皇宫巍峨,九重宫阙连绵起伏,琉璃瓦在光线下流光溢彩。 养心殿。 应乾帝坐龙椅之上,威严赫赫。 殿内的重臣其实不多。无非是忠勇侯,杨尚书令,顾傅居,以及三个皇子。 忠勇侯一向看不上杨尚书令,站的他很远。 顾傅居被赐座,眉眼深沉。 应峙应承应殷立在一处。 应峙身姿笔挺,自从伤腿后,他还是第一次参与政策议事,颇有些扬眉吐气之意。 应承自赐婚被应乾帝看重,不至于唯唯诺诺,但也惶恐。 倒是应殷便是心里不满,可处事落落大方,不故意出头,也不会被人忽略。 殿内气氛算不得好,应乾帝一言不发,听着杨尚书令为国为民的长篇大论,谁也不知他心里想的什么。 直到,魏昭入殿。 应乾帝起身,亲自来迎。 “归之,你可算来了。” 他走的很快,甚至屏退魏昭身后的公公,亲手去推轮椅。 “身子可还好?朕瞧着你又清减了些。” “算起来,朕也多日不曾见你了。” 魏昭一手压在把手处,试图起身,可他太虚弱了。 “臣不敢劳您……” 应乾帝腾出一只手,去按魏昭的肩,让他安心坐着。 “这些小辈里头,朕最看重的便是你了,归之何必见外?” 忠勇侯看看应乾帝,又看看坐在不动的顾傅居。 只觉得!顾傅居这厮不争气。 应峙都酸死了。 应殷若有所思,嘴角带笑。 应承缩小存在感。 杨尚书令年纪虽大过魏昭,过来拱手作揖:“将军。” 魏昭扫了他一眼,惊讶。 “杨大人瞧着,着实老态。” “可是朝中之事过于操劳?虽是鞠躬尽瘁,可你也得顾好身子啊。” 他很委婉。 忠勇侯却噗嗤一声:“我也觉得他有点秃。” “杨大人虽说才回京不久,可丁忧期间一直操心国事,这不,一回来就整顿六部,如今又是一再提议修建沟渠堤坝。” 杨尚书令:? 他心里有气,可不表现在脸上。 “两位折煞了,实在是臣为君分忧。谁不知圣上最是在意民生,仁德济世。” 这一番马屁,应乾帝很是受用。 他笑了笑,让宫人给魏昭上茶点,这才回龙椅坐下。 “修建一事,的确刻不容缓。这几年兴修水利,也的确比往年少了些水患。” “子民安居乐业,方为正道。” 他说到这里,话音一顿。 “只是每年都建,压力不小啊。” 他如往常那样:“归之,你怎么看?” 真把他当财神爷了。 以前魏昭懒得计较。 多多少少都会漏点。 他的漏点对别人来说就是很多了。 魏昭也不在意那些堤坝质量不好,几年就得重建。 他恨不得军事上,应乾帝不能把他怎么样,农业水利工程上,大晋又缺不了他。 这时候,金钱往往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圣上说的是。” 魏昭:“只要是为大晋好的,臣一向没意见,可是……” 魏昭不时轻咳,这一咳就怎么也停不下来。 他好似一下子喘不过气来,痛苦下,面色煞白。 顾傅居微微拧眉。 不等忠勇侯过去,应殷快其一步,拍着魏昭的背,又把一旁的茶水递过去。 “归之润润嗓子。” 魏昭喝了几口,才有片刻缓解,虚弱:“多谢五皇子。” 应殷:“怎还同我客气?” 应乾帝面露担忧,吩咐身后的涂公公:“去,去往御膳房那边催一催枇杷露。” “老奴这就去。” 涂公公笑:“都知您疼爱将军,一早向御膳房下了吩咐,他们如何敢怠慢?想来也是在送来的路上了。” 一个个装模作样的恶心人。 恶心人,谁不会啊。 魏昭见涂公公退下,这才继续道。 “臣这身子也就这样了。” “这几年养着魏家军,又不懂生财之道,祖辈留下的基业也快用的差不多了……。” 魏昭:“底下还有魏家军要养,如今身子这样不争气,顿顿都得珍稀药材养着,不怕圣上笑话,手头上实在拮据。” “实不相瞒,今日过来,还想厚着脸皮向圣上讨要这年度的军饷。” “可水利民生是大事!” 魏昭:“臣义不容辞。” “少吃几顿药,只要死不了,挤挤总能捐些出来。” 这话一出,应乾帝的眼神就犀利了不少,带着审视。 以前魏昭从来没对他这般放肆过。 这话要是传出去,也不知别人怎么想他一个帝王! 杨尚书令是他的心腹,自上前一步。 “魏将军,这上京都知,尊夫人身上首饰从不重复,价值千金。” 魏昭微笑,不语。 “啪嗒”一声。 顾傅居把手里的茶盏放下。 涂公公是这时候进来的,身后是端着枇杷露的小公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顾傅居身子微微前倾,带着压迫:“我家姑娘早些年吃了苦,如今戴些首饰,让杨大人眼红了?” 小公公上枇杷露时,听了这话手一抖。险些将手里的碗砸了。 涂公公斥:“你是如何办事的!” 小公公吓得忙跪下:“奴才愚笨,实在是想到外头的传言,这才失了神。” 忠勇侯:“什么传言?让你这般失态?” “就……” 小公公有点不敢讲,可被忠勇侯盯着,僵着身子道。 “就……杨家姑娘街上骂将军夫人穿的破破烂烂,连小乞都不如,没有家教,丢人现眼,不如……不如去死。” 这话一出,魏昭倏然沉脸。 顾傅居死死盯着杨尚书令,猛地站起身子,朝应乾帝跪下。 “圣上!” “臣丢失爱女,分离多年,本就悲恸。杨常正儿女绕膝,叫人艳羡,其女娇养,不提别的,每年生辰宴就大办特办,臣之女却受尽苦楚,这实在剜臣的心啊。” “如今爱女回来了,却还要被人欺辱。臣身为朝中重臣却无能,照样庇护不了她。” “臣之女佩戴首饰,杨家不乐意,恨不得斥其奢靡。可在杨姑娘眼里,那些首饰都是些破烂货色。” “臣竟也不知杨家,竟有这般泼天的富贵。只怕比国库还要充盈了吧!” 他知道当年火灾是应乾帝授意。 应乾帝也清楚顾傅居知道。周家满门抄斩便是应乾帝敷衍给顾傅居的交代。 本以为就过去了,没想到又被提及。喜欢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