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陈朝竟敢接纳西梁臣民,属实不把大周放眼里,战吧!” 尉迟迥虎目圆睁,铁拳紧握。 “臣等推演无数,考虑过出兵时,西梁反水,不曾想萧岩、萧瓛二人如此心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老臣还真希望陈叔宝硬气点,收到国书后别怂!” 李穆和韦孝宽胸有成竹,余生唯一期盼的事或许就是南北统一了。 自古言战,讲求师出有名。 国家统一。 本就占据大义,唯成败论英雄,无人敢有非议。 陈朝若是不理会国书上的合理正当要求,正好给了大周一个出兵的理由。 战争的导火索。 往往是由无关痛痒的小事扮演,有的是突发状况,有的是人为制造。 “陛下,臣亦力主出兵。” “但战争无小事,需做最坏的打算,一旦久战不决,该如何应对?” 乐运此时说这样的话有些不合时宜,却让亢奋的众人冷静了下来。 也就他这种抬着棺材上朝也要劝谏周宣帝的主,敢于泼这样的冷水。 宇文衍听了,开始也有几分不悦。 实现统一大业。 就应当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气魄。 有兵锋所指,摧枯拉朽的必胜信念。 可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没错。 战争无小事。 一旦陷入持久战,刚刚喘口气的万千百姓又将回到苦难当中。 “承业,每次推演你都在场,以我朝实力,绝无不胜之理。” “再说了,凡事无绝对,逢此数百年未有之机遇,何须瞻前顾后。” “一个字,干他娘的……” 尉迟迥不乐意了。 作为战场上的猛人,他最见不得婆婆妈妈那一套。 “蜀国公,你那是四个字!” 乐运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却是没和他争辩。 “你甭管几个字,两个字也是干他娘的……” 两人对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 “郧国公,申国公,你们意下如何?” 宇文衍一脸笑意,征询二人的意见。 他们德高望重,真正的国之柱梁,小皇帝想要出兵必须得到两人的支持。 “回陛下,臣盼这天久矣,若得偿所愿,死而无憾!” 韦孝宽作为正统汉臣,对于国家统一,再现强汉,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 “老臣亦是如此,能实现武帝遗志,九泉之下有颜觐见先帝了……” 两人已是七十五六岁的高龄,对此早已迫不急待。 “好,既然诸位均无异议,那便定下来了!” “接下来,咱好好商议出兵事宜……” 宇文衍龙颜大悦!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休养生息,操练兵马。 终于到了结束神州大地分裂数百年局面的历史时刻。 经过几个时辰的讨论谋划,定下基调。 随即传召六部大佬,继续商议具体细节。 如此重要的统一战事。 必定是举全国之力,朝中各部须通力配合,容不得半点差错。 吏部尚书宇文贞,户部尚书于翼,礼部尚书宇文善,刑部尚书宇文椿,工部尚书宇文贤。 五人初闻出兵决定,当即亢奋起来。 自从宇文衍挫败杨坚矫诏夺权阴谋,强势亲政以来,统一之事便成了朝堂共识。 大周以武立国,以战发展壮大。 对于战前准备,有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准则。 经商议,一致决定秋收之后发兵。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正好用于战前动员,以及粮草、战备的运输。 至于出兵策略,拟定以西、中、东三路大军同时进发。 “陛下,出征将领您可有决断?” 王轨立于疆域图下,讲完兵部推演的战略战术,望向小皇帝问道。 平陈统一之战,谁都希望能披甲上阵,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在座的知道他们是基本无望,能放几个族中后辈随军就知足了。 帝王的权力制衡术,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何况。 兵部开始战事推演后,宇文衍就让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他们全程参与。 皇帝心中所想不言自明。 “西路军以杨素为行军元帅,下设两路大军,率水军从永安下水。” 宇文衍早在天元元年(581年)就派遣杨素于长江上游永安三峡段打造战船,训练水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四年已过,利刃出鞘就在当下。 朝中大佬也是后来才知晓,皇帝这么早就开始布局平陈之事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小皇帝才九岁,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在过于妖孽。 不过,亲近的大佬们早已见怪不怪,内心还多了几分崇敬。 “杨素六年前曾随郧国公南征,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此路元帅他是当得……” “嗯,陛下慧眼识珠,杨小子和贺若小子都成长起来了,已经能独当一面!” 王轨和韦孝宽都非常认可二人的能力,其他人也点头称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四人是中生代将领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历史上,他们都是平陈之战的绝对主力。 贺若弼和韩擒虎还因抢首功一事,在杨坚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拔剑相向。 杨坚为了制衡两位悍将,厚此薄彼。 重赏贺若弼,恩遇有加,对于最先攻入建康城,生擒陈叔宝的韩擒虎却轻拿轻放,一笔带过。 使得贺若弼恃宠而骄,目空一切,口无遮拦,最后祸从口出,被杨广赐死,不得善终。 如今,两人分别为河北道和辽宁道总管,镇守一方,平陈大业和他们无缘了。 “中路军以郯国公王轨为行军元帅,元胄为行军总管,下设三路大军,屯兵江陵,随时渡江南下。” 宇文衍此话一出,连王轨自己都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点他的将。 其他人也是一愣,随即一想,也就释然了。 小皇帝这是为以后做打算,故意给王轨刷一波军功和威望。 毕竟。 韦孝宽,李穆,尉迟迥年纪都不小了。 一旦三人离世,需要一个能镇住场子的朝臣顶上来。 目前来看。 满朝文武,也就只有王轨资格最老,威望最高。 作为武帝近臣,陪同先帝东征西讨,能征善战。 为人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待人以诚,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宇文衍居正阳宫时,便利用肥皂营生向宣帝开口把他要了过来。 和颜之仪,乐运一起,是最早追随他的朝臣,深受其信任。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