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中。 王轨提及了党项部落充当向导,收集、运送粮草的事迹。 颇有几分为其请功的意思。 “陛下,没想到那个党项部落,竟然如此明事理。” “郯国公他们从青海湖东岸,一直打到西岸,他们功劳不小啊。” 颜之仪这深受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 对于友好势力,向来都是以礼相待,恩遇有加。 “只能说党项部落的首领是个明白人。” “都是为了明哲保身,不一定就对大周有多少认同。” 蜀国公作为纵横沙场一辈子的将军,对周边势力的小心思看得很清。 “陛下,您准备如何赏赐党项部落?” 乐运也想看看皇帝如何看待这个羌人部落。 “党项人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有功必赏。” “封党项首领为西平郡公,忠勇大将军!” “赐常乐坊府邸一座,供其进京居住。” 宇文衍说到这,四位大佬也是纷纷点头。 皇帝向来大方,对于有功之臣都是不吝赏赐。 可接下宇文衍的话,却让几人大吃一惊。 “党项所部,不论是贵族平民,全部分散迁出青海道。” “诏令郯国公,强制执行,无任何回旋余地!” 宇文衍望着舆图上青海湖的位置,掷地有声的说道。 历史上,党项人建立的西夏。 占据了河西走廊在内的整个西北地区。 包括贺兰山下的西套平原。 他可不希望解决土谷浑后,又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更大的麻烦。 “陛下,这是为何?” 四人面面相觑。 不知道皇帝为何会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势力如此忌惮? 要知道。 此举有可能给中原王朝造成“过河拆桥”的不良影响。 “党项人并非主动归附,而是被重金收买。” “朝廷设立青海道后,朕绝不允许任何地方势力的存在。” “能在立国数百年的吐谷浑眼皮底下保持独立性,说明党项部落是有野心的。” …… 宇文衍总不能说,几百年后党项人会强势崛起。 只得罗列了几条,他不想党项人好过的理由。 “陛下英明!” 皇帝都说到这份上了,几人也没再纠结这事。 大家只是在乎大周的利益得失。 至于党项人是何种下场,他们一点都不关心。 “吏部把青海道的各级官员名单确定下来。” “任命下达后,便可以出发了。” “是,陛下!” 颜之仪,乐运,尉迟迥,宇文贤笑呵呵地应了下来。 什么叫自信? 这就是自信! 战事还没完全结束,就已经把吐谷浑的地盘给安排了。 这就是统一的中原王朝所具备的底气和霸气。 在谁的拳头大,谁就能开疆拓土的背景下。 作为华夏天子,若是无动于衷,那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浅,不干正事。 四位大佬离开后。 宇文衍喝着功夫茶,摇头晃脑地哼着欢快小调,甭提有多开心。 拿下吐谷浑后。 其掌控下的鄯善郡,从此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鄯善郡。 位于敦煌以西,两者接壤。 这里曾经是西域鄯善国的地盘。 鄯善国,还有个响亮的名字——楼兰。 东汉,汉昭帝时。 楼兰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反复横跳,夹缝求生。 楼兰王受匈奴挑拨离间,威逼利诱,多次拦杀汉使。 汉昭帝诏命出使大宛的傅介子前往责问。 正好匈奴使者正和楼兰王把酒言欢。 傅介子当即诛杀了匈奴使者和楼兰王安归。 立其弟尉屠耆为新王,改国名为——鄯善。 448年。 北魏灭鄯善国,置鄯善镇。 之后。 北魏分裂,鄯善地盘被吐谷浑占领。 从此。 中原王朝的疆域直接延伸到了西域地带。 …… “陛下,礼部尚书宇文大人来了。” “宣!” 这时,墨言上前禀报。 不一会,宇文善进殿。 君臣见礼后,宇文衍给他倒上一杯热茶。 “陛下,会考结果出来了。” 宇文善说着,呈上册子。 宇文衍接了过去,当即翻阅起来。 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达到百万,比去年增加了二十万人。 录取了二十万进入县学,成为童生。 参加郡试的学子翻了一倍,有三十万人。 录取了1500人为秀才。 首次举行道试。 有一千多人参考,录取了150人。 这些秀才从此成为举人,可进入各道设立的书院深造。 可以选择官方书院。 也可去朝廷授予办学资质的私人书院。 因为道试乃是首次举行,参考人数不多,录取比率偏高。 以后。 随着秀才的人数增加,道试的录取率也会下降。 举人的地位相比秀才高了一些。 在书院学习三年以上,通过资格考试,便具备了郡学先生的资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人还不能做官。 不过。 有一定的机会进入郡县衙门任职。 不像历史上的举人那般。 考上后直接咸鱼翻身,一介白身秒变老爷,可以做官了。 这也是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喜极而疯的原因。 宇文衍想要的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而不是遴选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虽说举人社会地位不是很高,但朝廷对于考取者会有相应的财物奖赏。 户籍所在的道、郡、县衙署也有一定的奖励。 就算学业到举人就止步了。 以后成为一名官学的先生也是不错的。 当下。 先生的社会地位是极高的。 哪怕一个蒙学、私塾先生,也可和县令平起平坐。 是受世人尊敬,礼遇的对象。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 考上秀才,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县学以下的先生。 也算是某种程度的阶级跨越了。 就算做不成先生,只要学好珠算和统计法。 也能谋一份账房的差事,那也是不错的出路了。 “不错啊,许国公。” “参加县试的学子逐年增加,说明各县的蒙学,乡学有长进。” “对于表现好的郡、县,以及从事教学方面工作的官员或先生。” “都要张榜、登报公告,予以嘉奖。” 宇文衍看着自己推行的官学,以及考试制度逐渐完善。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宇文善吩咐道。 “回陛下,遵照您的意思,每年会考后,都有先进衙署和个人的评选。” 宇文善现在是彻底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这是要另辟蹊径,摆脱朝廷治理国家对世家贵族人才的依赖。 如今。 社会安定,皇权稳固,军事强大,朝野满意,民心所向。 就算世家知道其中用意,宇文衍也不怕他们出什么幺蛾子。 若是有哪家想来试探一下皇帝的底线,胆敢出手。 宇文衍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让这些所谓的千年世家见识下百花开尽百花杀。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