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腊月。 天元十四年进入尾声。 初一。 大朝会后。 宇文衍从太极殿回到两仪殿。 棋儿端来一碗姜汤,喝了暖暖身子。 正当他来到茶室,准备坐下泡茶。 墨言急匆匆地进来。 沉声禀报: “陛下,綦毋怀文前辈怕是不行了……” 宇文衍闻言脸色一变,蓦地站起身来。 跨步就往外走。 没有老人家就没有“灌钢法”。 就没有天元系列的神兵利器。 若不是綦毋怀文祖孙三代和他的弟子们。 就没有后来的冶铸司。 皇帝纵马急驰,想要见上最后一面。 来到府上。 綦毋干将,冶子,以及一众弟子已经满脸凄色地围在了榻前。 他们没想到皇帝会来。 感动之余纷纷躬身行礼。 宇文衍径直来到榻前坐下,握住老人家冰凉的枯手。 綦毋怀文脸色苍白。 听到声音的他,眼睛费力睁开一条细缝。 嘴角抽动,微微上扬。 “前辈,挺住,你还没见到蒸汽机和热气球呢!” “陛,陛…下……” “您…说行,那,那就一定…行!” “老…臣,臣这辈子,能遇明君,有,有所作为,死而…无憾……” 綦毋怀文使出全身气力,断断续续地说完这些话。 紧紧握了下皇帝的手掌。 喉咙咕噜作响。 望着床前儿孙两人,以及一众弟子,还有十余位曾孙辈。 嘴角上扬,满眼欣慰。 随后。 目光看向一直视其为长辈的大周天子。 眸中露出一抹笑意。 毫无遗憾地缓缓闭上了眼睛。 一代科学巨匠綦毋怀文前辈——溘然长逝! 享年86岁! “前辈,一路走好!” 宇文衍起身,长躬良久。 所有眷属和弟子跪地痛哭,哀声一片。 “着礼部安排丧葬事宜!” “追赠綦毋怀文前辈为襄国公,棺盖龙旗,于冶铸司立像传世……” “谢陛下!” 干将和冶子感动万分,跪谢皇恩。 此前。 宇文衍就曾授予綦毋怀文“华夏炼钢之父”的美誉称号。 现在又追赠国公爵位,棺盖龙旗,立像。 一个冶铸大匠能获得帝王如此厚待,绝对是亘古未有之事。 虽说追赠的爵位不能世袭罔替,那也是莫大的殊荣。 綦毋怀文去世,朝野内外引发轰动。 三省六部大佬,皇帝近臣全都亲自上门吊唁。 包括已经致仕的蜀国公尉迟迥,郕国公梁士彦。 朝中文武百官这才知晓,这个冶铸大匠竟然如此被看重。 民间开始流传他的故事。 说是家里用的每一把菜刀,每一个铁锅。 以及曲辕犁,铁制农具等。 都有綦毋怀文的一份功劳。 很多人也才知道。 金色天元系列神兵利器就是出自前辈之手。 对于天下工匠而言。 綦毋怀文被厚待,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鼓舞。 为国! 为民! 则会被朝廷善待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前辈停棂十四天。 谥号“达”! 于十六日出殡,下葬! 京城万人空巷。 官员,商贾,学子,百姓自发上街,为其送葬! 宇文衍伫立内苑神龙塔顶层。 俯视整个长安城。 凝望送葬队伍出春明门而去。 …… 回到两仪殿。 宇文衍收拾好情绪。 前辈高寿终老,说来也是喜丧。 他能做的,就是让冶铸司大放异彩。 以此来追思这位冶铸巨匠。 昨日。 天元十四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各部衙署汇报全年政务,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展望来年。 吏部奏报了各级官府和官员的考核情况。 一些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朝廷予以表彰。 全国张榜通告,并且登报传颂事迹。 除了授予荣誉勋章,还有丰厚的财物赏赐。 朝会上。 宇文衍宣布取消调税,也就是丁税或人头税。 此前。 夫妇两个劳力的自耕农。 每年要给朝廷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从此以后。 朝廷只对自耕农征收田税。 田税包括田赋和田租。 田赋就是土地税。 根据土地的等级和面积,征收一定量的粮食。 均田制下,一夫一妇的自耕农家庭,需要缴纳粟谷二石。 田租,则是以土地的产出,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 之前是二十税一,宇文衍下诏降为三十税一。 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商贸蓬勃发展的情况下。 国库收入对农税的倚仗也在降低。 只要朝廷愿意,就可减免农人的税赋。 而且。 取消人头税,对于人口增长也是大有裨益。 没有丁税,人们敢于生更多的孩子。 减轻百姓负担,促进消费,增加社会活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宇文衍正将大周从传统农业之国,逐步转变为农商并重的国度。 以农稳商,以商促农。 坚持两条腿走路,共同推动中原王朝稳步向前发展。 朝会上,还确定了来年一项重要政事。 那就是由户部牵头,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大索貌阅”。 也就是人口普查。 “大索”就是清点户口,登记姓名,身份信息,相貌等。 “貌阅”则是当面核对年龄面貌,清查以“诈老,诈小”逃避赋役的情况。 核实准确后,制作“名牒”腰牌。 此举主要是对统一后的大周人口情况进行一次摸底。 为以后制定移民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去年。 所有总管回京,宇文衍下达了各级军事衙署一律禁止参与商贸的诏令。 今年,则是所有刺史回京。 除了面圣朝奏,就是与户部商议户口清查之事。 这些天来。 各道刺史已经陆续抵达长安。 二十日。 皇帝在两仪殿召见了一应刺史和三省六部大佬。 君臣见礼后,众臣入座。 宇文衍起身,一脸笑容地说道: “南北统一以来,各道开荒垦田,劝耕农桑,大力发展手工业。” “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商贸与日繁荣。” “诸卿治理一方,劳苦功高,朕心甚慰……” 皇帝首先肯定了他们治理地方的表现。 接着。 又鼓励一番,并提出了一些要求。 “臣等谨遵圣命!” 众臣拱手应答。 “此次大索貌阅,旨在核实我朝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 “不得大张旗鼓扰民,影响百姓正常生产生活!”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