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浓的过年氛围中。 大周百姓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除夕。 大年三十这天。 皇室成员欢聚一堂。 今年只有赵王宇文招,以及郢王宇文衎,莱王宇文术在长安。 在外的其他王爷全都没有回京。 不过。 随着公主,皇子的增加。 皇宫也是越来越热闹。 宇文芊芊比宇文玥大五个月。 两位公主过完年都虚岁7岁了。 皇子弘比她们小一岁。 萧婕妤所生的二皇子宇文拓,十月初二刚满周岁。 皇三子宇文汉,皇四子宇文征仅相隔一天出生。 刚刚满月没几天,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两位公主年龄更大,也不是文文弱弱的性格。 但却被皇子弘拿捏得死死的。 俨然一副唯弟弟马首是瞻的态势。 过年一如既往地吃喝玩乐。 燃放鞭炮后。 年夜饭开动。 从年龄最小的孩子喝椒柏酒开始。 萧淑妃用筷子沾了一点,放在宇文征的嘴唇上意思了一下。 宇文拓人小鬼大,趁萧婕妤一个没注意。 伸手端起玉碗喝了一大口。 结果,下一刻就吐了出来。 辛辣的味道刺激得小嘴呼哈作响。 那想哭又强忍着的小表情,逗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吃年饭,欣赏大型宫廷乐舞。 发红包。 观看烟花,打铁花。 守岁。 皇子弘寸步不离地跟着宇文衍,问这问那。 为什么要过年? 世上真的有“年兽”吗? 守岁守的到底是什么? …… 年后。 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年,欢度新春佳节。 年初八。 休沐结束,各衙署恢复坐班。 宇文衎,宇文术两兄弟进宫辞行。 太皇太后李娥姿,太后朱满月拉着千叮咛万嘱咐。 让两人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皇帝都同意了两人随刘焯出海,她们也不会再多说什么。 自从杨丽华当年被杨坚挟持出宫,一去不复返。 这么些年来。 朱满月的所做所为称得上“贤太后”之名。 将宇文娥英,宇文衎,宇文术三人视如己出。 贤良淑德,胸怀宽广,不贪权力。 为皇帝儿子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皇室女眷关系和睦。 兄弟二人生母早逝。 从小由朱满月抚养长大,早已把她当成生母一般看待。 感受着浓浓的母爱亲情。 两人频频点头,一一牢记在心。 男儿志在四方。 既然他们选择出海增长见识,宇文衍也乐得成全。 把当初火器工坊苏玄为其打造的黄金双枪赏赐给二人。 一人一把,用作防身。 随着燧发枪铸造技术的逐步改进。 苏玄为皇帝新铸了两把短枪。 枪身更短,制作更为精良。 尤其不同的是。 枪管内刻划出了膛线。 使得威力和精准度大大提高。 但膛线刻划工艺颇具难度。 燧发枪的枪管更长,还不能轻易实现。 不过。 宇文衍相信。 凭借华夏工匠的智慧,总有一天能够攻克技术难关。 让每一把燧发枪都用上刻划了膛线的枪管。 兄弟二人早就知道皇帝的黄金双枪。 得到赏赐,爱不释手,喜欢得不得了。 兄弟两人躬身谢恩。 拜别皇兄,兴高采烈地出宫去了。 …… 元宵节过后。 正月十六。 两仪殿。 三省六部大佬联袂而至。 “诸卿这是有事?” 宇文衍看到一众大佬不请自来,心中也是有些疑惑。 当下。 除了倭国战事,也没有什么其他大事啊。 “启禀陛下!” “臣等有奏疏上呈。” 听到皇帝问话,众臣相视一眼,目光投向礼部尚书。 高颎见状,起身拱手呈上奏章。 墨言取了过去,送到宇文衍面前。 看到众臣一脸正色,想来事情不小。 接过经折装册子一看。 只见扉页赫然写着醒目的“立储疏”三字! 难怪一众大佬全都正襟危坐。 全然没有以往小朝会时那般随意。 打开册子,上书: 臣等惶恐顿首,谨奏为社稷根本事。 伏惟陛下乘乾御宇,圣德昭明,光宅四海,垂拱而治,兆民咸宁。 窃观三代之隆,莫不以立储为急务。 《礼记》云:“太子者,天下之本,本固则邦宁。” 今陛下春秋鼎盛,圣躬康泰,然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神器至重,不可一日无储。 皇子弘嫡出长子,年甫六岁,岐嶷夙成,聪睿天纵,实乃社稷之福,宗庙之庆。 臣等昧死以闻,伏望陛下早立元储,俾正位东宫。 使之朝夕训导。 受经学艺,习礼明伦,通晓治道,以养其德,以广其智。 早定国本,以固朝堂。 如此。 则百官知所归心,百姓得其仰赖。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宗庙幸甚! 社稷幸甚! 臣等谨奉表陈情以闻,不胜战栗待命之至! 原来。 一众大佬是来奏请皇帝册立储君的。 自古以来。 立储乃社稷之本,国之大事。 前几年。 皇子弘年幼,且皇帝尚未诞下其他皇子。 储君之事也就没有提上议程。 随着宇文拓,宇文汉,宇文征三位皇子出生。 诸位大佬均认为应该早定太子名份,以免节外生枝。 嫡出年长者,是为继承首选。 因而皇子弘的储君之位,名正言顺,毫无争议。 而且。 皇帝把宇文弘带到身边亲自教导,众臣亦是看在眼里。 坚定不移地支持皇子弘,也是符合关陇贵族利益的。 二皇子宇文拓和四皇子宇文征皆是萧氏女所生。 萧氏作为南梁皇室遗族。 想要被关陇贵族完全接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皇子宇文汉母族作为突厥人,注定了与太子之位无缘。 “尔等皆以为弘儿堪当大任?” 宇文衍神色如常,合上册子,扫视众臣问道。 “启禀陛下。” “皇子弘聪慧仁孝,天纵之姿,颇有几分您幼时风范。” “臣以为乃天赐圣嗣,当承大统!” 郯国公王轨,作为朝堂之上声望地位最高的元老。 能斩钉截铁说出这样的话语,也是看准了皇帝的心思。 颜之仪和乐运没有说话,却是向着宇文衍连连点头。 显然。 他俩完全认同王轨的话语。 宇文衍未置可否。 把目光投向兵部尚书宇文招。 立储关乎国本,也关系到皇室的未来。 赵王作为见证大周立国的初代王爷。 宇文衍也想听听他的看法!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