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终日的朝臣如今旱逢甘霖,终于盼到了能够有所作为的契机,自是不会轻易放过。
……
新皇登基前一夜。
“叩叩叩——”
沉闷而有节奏的敲门声突兀响起,惊破了夜的宁静。
有仆从匆匆自屋内赶来,开了门。
“林大人!” 众大臣瞧见林汉书的身影,纷纷起身,毕恭毕敬地对他行礼道:“深夜冒昧请您来此寒舍一聚,实是有极为重要之事,要与林大人共同商议!”
林汉书迈步进屋,巡视一圈,但见三省六部重要官员皆齐聚于此。再过几个时辰便是登基大典,此等关键时刻,众人却邀他前来,他心底不禁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但他久经官场,沉稳内敛。预感被生生压下,入座后直言问道,“当今圣上登基大典便在今日,诸位此时这般大动干戈,究竟是所为何事?”
林汉书于刑部任职数十载,亲手审问过的犯人不计其数,形形色色的人皆曾在他面前显露原形。他这看似平常无奇的一问,却令在场众人额头冒汗,如芒在背。
这句话中隐隐透着几分压迫之感,仿佛他已猜到众人请他来此的缘由,以及他对此事并不认同的态度,无形的威慑在屋内悄然弥漫开来。
已阔别十数载未曾齐聚一处的三省六部官员们,此刻正端坐在屋内,下人们垂首立在门口,恪尽职守地站着。
明明是喊人来商议要事的,但此刻四周却静得奇怪,唯有时不时传来的蚊虫嗡嗡声,在寂静的夜里突兀又令人心生烦躁。
户部尚书缓缓起身,他双手将韩立言辞呈的奏书摊放在桌上,动作略显沉重,反而衬得奏书的纸张在烛光的映照下有了光泽。
“韩大人本为北安王世子,如今大局尘埃落定,他决然辞官回王府,丝毫不为朝中功名利禄所动,实有拯救朝堂于危难之中的赤诚之心,我等自是对其钦佩有加。”
户部尚书的声音带着一丝真假难辨的感慨,和不足道的敬意。
林汉书冷眼瞧着众人面色凝重如霜的脸,心中知晓他们定是有所图谋,只是不欲多言,他开口道,“圣上已批复了韩大人辞官的奏折,诸位若是有话,不妨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一位官员言辞恳切道,“我朝于风雨飘摇之中艰难熬过十数载,至今军权却依旧牢牢掌控在权臣之手,下官日夜苦思冥想,实觉此事大为不妥。既然太傅一案已然真相大白,我等自当誓死为圣上夺回军权,使其尽归圣上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