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一门二王一侯(1 / 1)

成化二年四月,春回大地,京师紫禁城内,朝日初升,金銮光照。 朝廷颁布重令,于朝鲜故地设立“大明辽东东路都指挥使司”,设官驻节,掌军政粮储,直辖于朝廷。 自鸭绿江起,沿海而东,至朝鲜三浦诸港,千里疆域尽归大明版图。 昔日藩属,如今列入州县。 中朝千年格局,自此改写。 战后论功行赏,朝堂之上,百官列位,君臣肃然。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武国公徐华。 他年近花甲,领大军东征,一月平定朝鲜。 火器阵、铁骑阵、三日破平壤,半月下汉城,兵锋所至,百姓不扰,军纪严明,堪称古今罕见。 他曾统军灭瓦剌,平北虏,又领东征之师,靖夷裨国,文武并举,德望兼备,天子亲书“功盖七朝”四字,赐之金简,加封“武成郡王”。 如此前徐闻所说,此战之后,徐华解甲归田。 这也是他能受封郡王的主要原因。 其二,内阁首辅徐谦,封建安侯。 徐谦调度有方,制敌于未乱。 早在战争未起之时,便力主出兵,缜密筹划,协调军粮火器、调集南北兵马、稳固京师根本。 其谋远,其断明,世称“纸上调兵第一人”。 又在战后推行辽东六郡治策,安民心、定税制、遴良吏,为平定之地立法如天。 建安侯之名,众望所归。 其三,靖虏将军徐林,加封“太子太保”。 徐林年少持节,掌中军之权,勇毅绝伦,破建州三卫,斩敌酋于阵前。 其兵风如火,其将令如山,朝鲜之战,其为左翼先锋,以火器开道、铁骑压阵,一战破平壤,一夜入汉城,战功赫赫。 于是,徐氏一门,公侯王齐列,一时天下震动,百官侧目。 “徐家,一门二王一侯,忠勇三代,盛于唐室韦苏、宋时韩氏。” 朱见深皇帝亲自下诏,公开表彰徐家三代: “越王徐闻:忠德厚载,九朝顾命,为国谋政,镇压权奸、整肃朝纲,乃大明定海神针!” “武成郡王徐华:平定瓦剌,荡平朝鲜,功盖天下,堪称当代战神;” “建安侯徐谦:明镜高悬,刚直不阿,内理中枢,清纲肃纪,佑国安民;” “靖虏将军徐林:年轻有为,勇猛果敢,北战女真,南破朝鲜,名动四海。” “其家风,其血脉,其忠义,实为大明楷模!” 群臣齐呼“天朝有臣若此,社稷无忧!” 朝会之后,有言官上奏: “越王府三代为国尽忠,屡建奇功,封公封王已尽,已无更高爵位可赏,既如此,不如赐其封地,一来慰功臣,二来也安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立刻在朝堂上引发热议。 “如今朝鲜平定,地广人稀,正好可以封为一地。” “越王功勋盖世,如今若不加赏,难免让天下忠臣寒心!” “授地不为私,实为国家之恩,皇恩浩荡,岂可吝惜?” 就连一向持重的内阁次辅于谦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徐家功劳实在太大了,要是搞不好,可能会盛极而衰。 皇帝现在还小,万一长大了翻脸不认人,拿废帝朱祁镇之事说事,越王府可咋办? 毕竟朱祁镇是成化帝的亲爹,谁能说得准? 见群臣进谏,龙椅之上的成化帝朱见深目光中满是感慨。 他自即位以来,朝政波澜不断,而能有徐家三代辅佐,才稳住了社稷根基。 如今国家初定,百姓归心,正是施恩抚将之时。 朱见深沉吟片刻,终于亲口下诏:“朕原也有此意,越王历经九朝,忠心可鉴,今朝鲜地已定,虽物产有限,但足以安养英贤,可允其一地,或由子孙代管,以为国家屏障。” 话音一落,百官齐呼“圣明”,以为此事就此定局。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越王徐闻起身,对着皇帝躬身一拜,谢绝了封地。 那一刻,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朱见深起身相问:“相父何以如此?” 徐闻老态龙钟,却精神奕奕,声音坚定: “老臣非贪疆之徒,朝鲜虽定,乃万民之地,非可私据,昔日臣受国恩重用,已是莫大荣光,今若因胜一战便封土称地,实惶恐难安。” “若陛下一定要赏,臣不敢推辞,但请赐臣一愿。” 朱见深心中一动,点头问:“相父想要什么?” 只要眼前的老人开口,皇帝二话不说应下,哪怕是派人去寻那长生不老药。 徐闻缓缓抬头,目光中依旧透着年轻时那股铁血之气,语气坚定: “近日倭国又在东海一带生事,骚扰海疆,扰我海贸,倘若陛下真愿赐地,臣不取朝鲜,愿取日本为封地,他日请命出征,荡平倭患,靖我海疆,方才心安。” 此言一出,朝堂震动! 文臣面色骤变,武将惊愕交头接耳。 谁都知道,那倭国并非如今的朝鲜可比,其地隔海,其人悍勇,征之不易。 便是蒙元三次征讨,也是失败而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越王竟敢主动请命前往,真是胆识过人! 众人正不知如何应对,只听皇帝朗声大笑: “好!好一个徐家三代,老将不倦,志在四海,朕岂能阻相父壮志?” 一句话,定下基调。 那一刻,朝廷之上,无人不佩服越王徐闻的胸襟与气魄。 从此,徐家的声望登上顶峰,朝野上下无不称道。 百姓私下议论:“这世上真有不为富贵、只为国家的忠臣,天子是朱家,肱骨却是徐家。” 士人敬仰:“文有徐谦,掌中枢,整纲纪;武有徐华、徐林,扫夷狄;老一代越王徐闻,更是九朝定策之人,他们徐家,是撑起大明的四根柱子!” 京城街头甚至传出一首民谣,被人刻在茶馆墙上、写在书生扇面: 一门三代将与相,风骨清忠气自香。 天下若无徐家子,辽东未必属吾邦。 若问人间忠与义,徐门当作百世纲。 百官争相献诗、书院争相讲徐家事迹,孩子们在私塾念“徐华斩敌三万、徐林夜破汉城”。 连普通百姓都知道:这个天下若没有徐家,怕是真不安生。 然而徐家却始终低调。 王府门前不加雕栏、不设仪仗,府中不修私庙、不竖功碑,甚至谢绝了大批赠礼拜访者,门下清简如旧。 有朝官前往拜谒,被门子婉拒,只见府门上挂着一副对联:“不求传名万世,只愿无愧此生。”喜欢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