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便说道:“大将军,这价格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之前跟他们够买那些土豆的时候,就问过他们,听说他们那边是产量大国,可因为这量产太多,反而导致价格低廉,粮食产量极大还卖不出去。
如果我们能够和他们大量收购的话,他们不仅能用最快的船只给我们运过来,甚至可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我们,但他们也是有购买需求,如果我们有些货物和他们交换的话就更好了。
我之前和那些商队购买物品的时候,都是用货物跟他们交换的,他们特别喜欢我们这里的瓷器,用一件瓷器,就能买到很多的粮食了。”
大将军闻言,也是欣喜异常:“张大嫂,此事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苏锦玥说:“大将军,你尽管放心好了,不用担心粮价的问题,更何况我们南唐盛产瓷器,若是官窑出品的,价格会更好,他们都会愿意高价收购,用瓷器也能换购到大量的粮食。”
大将军一拍桌子:“那可真是太好了!张大嫂,你能不能看怎么和那商队的人联系上,让他们尽快给我们送至少一千石粮食过来,不知道是否可以?
以南唐现在灾情如此严重的情况,这一千石恐怕还是不够的,之后还得需要继续采购,但目前武建城库房里的银子也不多了,要采购更多也是采购不了。
本将军自会上报朝廷,让朝廷尽快拨银下来,这样就能继续采购更多的粮食了,不过这一千石先到,至少可以暂时应急,压制粮价的不断上涨。”
“这自然是可以的。”苏锦玥说:“但这粮食只运到码头,大将军你恐怕还得安排人手到南港码头接粮,至于粮款,可以到时候交付。”
“那没问题,武建军有足够人手可以安排。”大将军说:“而且南港那边也有南港军驻扎,可以让他们帮忙安排将士们去卸粮,这些事,你就不用担心了,只要有粮就好,别的事,我们这里都可以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苏锦玥笑道:“大将军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大将军又问道:“那这粮食要多久能送到?如今南唐国内不少地方的粮价已经是涨到了之前几十倍的价格,很多平民连温饱都已经成问题了,这粮食再供应不少,那粮价还会继续涨的。”
苏锦玥自然不会自己就直接给大将军一个时间,免得让人生疑,于是便说道:“这件事,我得回去和他们联系,让商队安排送粮过来!他们的大船走海上速度倒是挺快的,以前我跟他们购买土豆的时候,往往都是十日左右能到。
若是情况紧急,让他们加急送的话,应该还能更快一些。
主要是他们自己国内粮食产量太大,也想尽快销出去,咱们能跟他们购买,他们一定会尽快送货过来的。”
“那好!”大将军也是急迫:“既然如此,张大嫂你何时方便动身,我让陈都尉送你回去。”
苏锦玥忙说道:“雷大将军,我是随时都可以动身的,不用劳烦陈都尉,借我一匹快马即可。”
“那不成!”大将军当即摇头:“快马送给你都没事,但一定要让陈都尉护送张大嫂你回到张家村方可!”
苏锦玥知道大将军担心自己的安危,便也不再拒绝,并说道:“也罢,不过我也正好在武建城也待了好些天,是该回去看看了,待我到药田和儿子交待一下,便可马上动身回张家村了。不知道陈都尉是否可以安排?”
陈都尉拍着胸口:“一定把张大嫂你安全送回到张家村。”
苏锦玥又道:“不过回去之前,我还有件事想跟大将军说一下,也是和这灾情有关系的!我刚才也说了,听说北方水灾严重,除了家禽家畜,也有不少动物被淹死的,包括那些受灾的灾民。
这些被淹死的难民和动物的尸体,泡在水里那都会有发生疫情的危险,若是不提早准备,做好预防措施,极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瘟疫的。
有尸体的水都是受到了污染,若是流到别的地方,或者被其他健康的人或动物误食,那疫情就会不断的扩散。
现在北方那些逃难过来的灾民难保其中会不会有人已经染上瘟疫了,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小心,最好通知各府地,尽快安排好一个统一安置灾民的地方,能把这些灾民集中起来,至少可以避免疫情的扩散。
当然,不是说一定就会有什么瘟疫爆发,但现在我们做的这些事,也是有备无患的,若是等到瘟疫真爆发再来处理,就有些措手不及了。”
雷大将军听了苏锦玥说的话,也是连连点头:“张大嫂你说得很有道理,本将军会将此事一同上报朝廷,同时写信给各府地,特别是灾民多的地方,让他们更加需要小心。”
和大将军商议完事情之后,苏锦玥便赶紧离开了,她得马上动身回去了,而大将军也得在这几天时间内,凑齐粮款,送到南港,等着货船送粮食过来。
离开武建军军营,苏锦玥先到训练营去和雷悦说了声,她这几日有要事要办,就不过来教习拳法了。
随后到了药田,也和张文夫妇说了一下,只说有急事回去几日,并且回府里,也跟管家交代了一番。
安排好这一切后,苏锦玥和陈都尉便急匆匆的赶回张家村去了。
这快马加鞭的速度倒也快,终于赶在天刚黑下来,就回到了张家村,把苏锦玥送到后,陈都尉还得回平乡镇那儿等着,让苏锦玥一旦有什么消息就即刻到平乡镇通知他,这样大将军那边也好安排一切事宜。
第五百一十九章 灾情严重
苏锦玥回到张家村才发现,这一段时间没回来,张家村这边竟又多了不少北方逃难过来的灾民,现在朝廷暂时也没办法安置,能招工的都招过去挖河道,修大坝了。
早上和太公聊了一下,才这段时间,村里的事也是不少,清河那边一直都在加紧建工,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有时间的也都去工地干活了。
而太公也是没有闲着,差不多每日都要带村民上山伐木,这伐木有一部分是要烧炭,另一部分木头要留着来加固房舍。
这眼看着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了,朝廷已经在催交木炭了,除了要上缴朝廷的,还有一部分村子里还得留着下来分发给各家各户的村民,要保证每家每户这个寒冬都能有足够的炭火供应。
已经快到了稻谷收割的时候,但看到村子里那些农田的情况就知道了,今年这稻谷收成肯定是不好的,幸亏得之前不少村民已经种上了土豆,起码到冬天也能勉强的支撑一段时间吧。
就不知道那些当初不肯种植土豆的那些村民这个冬天要怎么过了,毕竟现在粮食紧缺,真的是想要买粮都是个问题,价格高还是其次,最大的问题是你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知道这事紧急,苏锦玥也没耽搁,吃了早餐就直接去了平乡镇,告诉陈都尉说她已经想办法和海上商队的人联系上了,他们答应在十日之内可以把粮食送到南港码头,到时候在码头直接收款就可以交货了。
按照大将军之前跟她说的那个数量,商队那边还答应可以给他们个优惠价,大米收三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陈都尉还有些不敢相信,一再和苏锦玥确认消息,确认清楚后,欣喜不已,飞快的赶回去报信去了。
苏锦玥告诉陈都尉,她在村子里还有事,会多逗留几日,过几日她会直接去南港码头,到时候就在南港码头见,这几日若是大将军还有什么事找她的话,可以直接到张家村来。
陈都尉离开后,苏锦玥又在平乡镇的集市逛了下,发现这里的物价也是涨了不少,但可能因为近武建城,又有武院在这儿,所以这物价倒不至于涨到非常夸张的程度,但粮食涨了几倍的价,这真的是已经让很多人接受不了了。
苏锦玥当然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花高价买辆,所以还是直接在商场那边买了两百斤的大米,又各买了十二只鸡、十二只鸭,十斤肉,请了个车给送回到张家村去了。
牛车帮忙把货送到了家里,太公这才刚喂了鸡鸭回来,看到苏锦玥又买了这么多东西,不由得眉头紧皱。
等到那车夫走了之后,太公就问了:“你咋又花那么多钱买这些呢?”
苏锦玥便说道:“爷爷,我这买的都是粮食啊、鸡鸭,都是要吃的吧,也不是在乱花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