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几位官爷,我不告了,我真不告了,这还不行吗?”胡巧玲又急又怕的,她现在哪敢去衙门啊。
那官兵瞥了她一眼:“现在是你告不告的事吗?现在是有人要告你!”
“不是,婶婶……”胡巧玲哭喊个不停:“婶婶,你帮我说句话吧,我不能去官府,爹娘要是知道了,他们会打死我的。婶婶,我错了,我不该乱说话的,你就让他们放了我吧……”
那些官兵根本没理会胡巧玲的哭喊,直接把人给拽走了。
这些官兵本来就是武建城的巡防兵,刚管家要去报官的时候在路上遇到才请他们回府,这些巡防兵的脾气可都不小,管你什么小媳妇大姑娘的,只要犯了事在他们这里都一样。
文秋娘这刚收拾好了东西出来,就看到胡巧玲被带走了,有些茫然,然后问张文:“阿文,胡巧玲是怎么了?”
张文没好气道:“她自找的,别管她。”
苏锦玥也说道:“她那种人,不给她点儿教训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好好的非得没事找事,有什么都是她自找的,不用管她。”
张文就问苏锦玥:“娘,那咱们还要收拾东西回去吗?”
苏锦玥好气又好笑:“说你们两个也真是厚道,说什么都信呢!这是我们的家,凭什么我们走,让她住啊,要走也是她走啊。行了,不用在意这种人了!
现在官府的人已经把她带走,应该很快就会和她家人联系上了,至于后面的事,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文秋娘轻声道:“娘,胡巧玲刚才说她是逃婚出来的,这事不会是真的吧?”
苏锦玥叹了口气:“就算是真的,她不想嫁到牛港镇,跑来这儿跟我们闹有什么用,咱们也管不着她家里的事啊!这跟你大伯家那妹妹的情况又不一样,那是咱们自家人,而且你大伯母也不想让她嫁那个人,我才去找你婆婆说事的。
胡巧玲这嫁不嫁人,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这都能让咱们管吗?我总不能跑去她家跟她爹娘说,他们家胡巧玲不想嫁,让他们取消这门婚事?
我哪有这立场说这话,胡巧玲跟咱们又没半点儿关系是不是?
她真要不想嫁求她父母求他们胡家村的族长里长,他们还能管管,我这隔村隔江的,还管得这么多,是不是也太搞笑一点儿了?
别人还不说我多管闲事呢?这是不是以后村子里哪个不想嫁入了,还跑来找我帮他们出头啊?月老都没我这么忙了不是?咱们哪管得了别人家这么多事啊。
这胡巧玲婚事怎么样,轮不到我们这些不相关的人操心,行了,别想那么多了,回房去吧。”
这府里没事了,苏锦玥便又和张文一道去了药田,过了两日,怕家里有事要忙,张文一家三口便又回了张家村几天,毕竟现在张武他们兄弟几人都没在家,家里也就只有太公一个人,要不是有林班主在村子里帮忙,苏锦玥他们肯定没法子在武建城里住着。
张文他们一家都回去了,偌大的府里也就只剩下苏锦玥和易筠,这小玉不在了,易筠还挺惦记的,时常问苏锦玥小玉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天苏锦玥和易筠一起去药田,在路上看到一个少妇牵着两小孩,易筠就满脸羡慕的:“哎,妹妹,这小玉什么时候才回来呢,都回去好些天了。”
苏锦玥无奈笑道:“这我也不知道啊,因为最近稻谷也快成熟了,可能他们得等收完稻谷才回来了吧?”
“那不是还要好久啊……”易筠想了想就说道:“那要不咱们也回张家村去吧?”
苏锦玥忙道:“姐,那乡下地方,你怎么住得习惯呀。”
第五百七十章 这商队靠谱
苏锦玥真是无奈又好笑的,这易筠真是天天惦记着小玉,天天问呢,这还想要去张家村了?
“那村子里可不好住,姐姐,你住不习惯的。”苏锦玥说。
易筠有些郁闷:“唉,可我真是想看看小玉啊,都好些天没见她了。这样真不知道小玉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妹妹,你就不想小玉吗?”
“想呀。”苏锦玥笑着说道:“我也想回去呢,可是姐姐你也看到了,现在这药田里的事也挺多的,我一时半会儿的都走不开。”
现在这药田正在加紧开垦了,另外还有之前种了药材的,这药苗长出来了,也有各种问题的,有些人比较会种的,药苗就长得比较好,一些照顾不好的,药苗都出问题了。
这几百亩地的,每天都有不少问题,她也真是走不开,不然苏锦玥还真是想回村子里的。
武建城虽然热闹,但她觉得在村子里住着还舒服呢。
看到易筠那闷闷不乐的样子,苏锦玥便安慰道:“姐姐你也别急,这没几天就开始收稻谷了,等收完稻谷,阿文和秋娘肯定会带小玉回来武建城的。”
易筠想了想,又问道:“要不我也去帮忙收稻谷吧。”
苏锦玥好笑不已:“姐姐,这收稻谷很辛苦的,你真做不了!你看看你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哪干得了这些活呀,别了!万一手受伤了,那可是很疼的。”
易筠佯装生气:“我哪有这么娇弱啊。”
“张大嫂!”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苏锦玥回过头,又惊又喜:“凌大人,原来是你!你回来了!”
凌文义这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我昨夜刚回到。”
看到凌文义回来,苏锦玥便问道:“是不是北方的灾情已经稳定下来了?”
“是啊!”凌文义点头:“如今这粮已经供应上了,北方灾情也慢慢稳定下来了,现在就是在朝廷帮忙那些灾民重建房舍了,但也得花不少时间!我跟那位季大哥也商议过了,他可以帮我们加急送一批冬天的物资过来,帐篷、棉被棉服这些,过半个月能送到,就可以发到北方去了。
有了这些物资,至少能让这些灾民冬季稍微好过些,不至于被冻得这么厉害。
这些物资安排完之后,会继续运送粮食过来,如今灾情得到控制,南唐各地物价也是有所回落了!”
凌文义说完,自己都有些感慨:“这次灾情这么严重,能渡过这一难关,张大嫂你可是功劳最大的。”
苏锦玥笑道:“我有什么大功劳啊,这辛苦的事可都是凌大人你做完了。”
“那可不是这样说的啊。”凌文义摆手:“这要不是张大嫂你能联系上这货商,给我们低价供应粮食和物资,咱们这次的难关还真不知道怎么过,可不知道有多少灾民会被饿死冻死的了。”
苏锦玥笑道:“这我可真不敢居功,而且就算我不认识这些货商,南港镇也可能会有人联系上他们的呢。”
凌文义可不乐意了:“那可不成啊!这是大功!皇上说了,有重赏的!反正等这边事情办完之后,张大嫂你跟我一趟帝都,领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