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棚环境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和一个瓮坛。 瓮坛是用来解决大小便的。 沈淮抬头看了眼屋顶,没有漏雨的迹象,这才把考篮里的笔砚拿出来,摆在桌面上。 傍晚,有巡逻士兵过来送饭。 每人一碗清水、两个馒头、一碗稀粥。 考前,沈淮就听说乡试伙食差,所以看到馒头和稀粥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意外,很平静的将馒头和稀粥吃完。 按照规矩,考生是要自备干粮和水的。 但乡试要连考九天,自带食物很容易嗖,而且考棚狭窄,在里面煮饭也不方便,出于各方当面考虑,饭食由官府统一安排。 当然,这饭钱是考生自费的。 这次乡试,一共有一千二百个人,从排队进场到找到位置,就花了很长时间,直到太阳落山,周围的动静才渐渐消停。 天色慢慢暗下来。 考场四周开始挂起灯笼。 沈淮没点蜡烛,而是借着微弱的光线,点了自制的驱蚊香,然后坐在位置上闭目养神,放空脑袋。 到了夜晚,周围断断续续传来动静。 大家都在拼桌睡觉。 沈淮也随大流拼桌,可空间太小了,躺上去很不舒服。 一米六五的身高,蜷缩在一米长的板面上,无论用什么姿势,都非常拥挤,但没办法,考场有考场的规定,不允许考生打地铺或者睡到考棚外面。 加上天气又热,蚊虫又多。 沈淮睡的不是很安稳。 感觉没睡多久就醒了,然后继续睡 ,没多久又被其他声音吵醒。 总之呢,这个觉睡的不好。 眼见天色已经蒙蒙亮,沈淮干脆起漱口洗脸,将桌子归位,摆上文房,然后在原地舒展筋骨,等待考试。 卯时三刻,有人过来点名,检查现场,确定考生身份无误,且没有携带违规物品。 没多久,巡逻士兵过来送水送馒头。 趁还有时间,沈淮赶紧把早餐吃了。 大致到了辰时两刻,考场的梆子声响起。 发卷子了。 厚厚的一沓。 一份题卷,一份答题纸,一份草稿纸。 沈淮先过一眼题卷,没发现异常,继续检查答题纸和草稿纸,确定无误后,才开始研磨。 这次的题量很大,一共十二道。 答题时间截止到明早卯时。 辰时一刻,所有考生必须停止答题,且离开考棚,并到指定区域排队出场。 也就是说,答题时间只有一天。 这对沈淮来说足够了。 第一场主要考经义和诗赋。 经义的内容,主要从四书里出的,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结合儒家思想进行写作。 有一定的格式,后世称为‘八股文’。 但这里还没达到‘八股文’的程度,只能说是雏形,格式也没有明清时期那么死板,不让考生自由发挥,只要不超出范围,你是可以写的。 第一道题,取自《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今有云 “性相近,习相远”,然又言 “上知下愚不移”,岂圣人之言自相抵牾欤? 若以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解之,当如何圆融其说?试析辨之。 题目不难,但想要写得出众,并不容易。 沈淮一边磨墨,一边整理思路。 等墨磨好,答题思路也捋得差不多了。 他没有打草稿的习惯,直接在答卷上写答案。 直到写完,才把答卷放到一边晾干,继续下一道题。 这题取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与《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和之道与阴阳变易之理,其同异若何? 试从天道推及人道,论两者如何贯通为用 。 沈淮稍作思考便在答卷上作答了。 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难。 而且,类似题目,他在青萍不知刷了多少,要是还觉得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老师,毕竟谢知县给沈淮搜集了很多真题和模拟卷。 正因为题目不难,沈淮才觉得自己更要认真作答。 对经典的理解和辨析,其实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但对知识的运用,对问题的思考程度,却不同。 想要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沈淮这么想的时候,也是这么做了。 审题,破题,答题。 一整个上午,他的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直到中午,巡逻士兵过来送饭,他才停下来,一边吃饭一边检查。 一共十二道题。 十题经义,两首诗赋。 他只写了五道经义题,还剩五题和两首诗赋。 下午再写五题,诗赋留晚上。 时间是够了,但很紧凑。 吃完饭,沈淮稍作休息便继续答题。 中午的太阳实在太大了,考棚又那么狭窄,人坐在里面,跟蒸笼似的,一点风也透不进来。 沈淮刚写完一道题,便热得不行。 他干脆把外衫脱下来,只留白色的里衣,接着把袖子卷起来,用帕子沾水,擦拭脸、脖子,最后把帕子贴到脖子上。 一通操作下来,感觉舒服了很多。 继续做题。 精神高度集中后,都忘了热。 可申时之后,太阳偏西。 沈淮所在的位置,正好西晒,阳光十分强烈,射在脑门上,热得好似能把人烤糊。 眼看还有两道题没写。 沈淮又将帕子蘸水,盖在头上。 感觉没那么热了,又继续写。 但太阳太大,还没写完一题,帕子就干了,只好得继续蘸水处理。 如此一来,沈淮答题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到了酉时(五点),还剩下一题。 眼看题目剩的不多,沈淮干脆停下来休息。 正要喝水时,附近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接着,一名考生被巡逻士兵抬出考棚。 那考生面颊发红,呼吸急促,明显是中暑了。 考场有应急措施。 像这种情况,有专门的大夫看诊开药,情况好转得快,可继续回考棚,情况不允许的,直接被送离考场,他的卷子,很快被收卷官收下,并进行弥封。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