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着李世民愈笑不笑的样子,无语至极。 堂堂亚洲州长,天可汗,大唐皇帝因为内帑多了十五万贯这副样子,也是郁闷。 看来这大唐皇帝是真的穷。 不过他也是有些心疼,听说早朝世家联合起来弹劾,李承乾当即下令,让及时彩那边将十五万贯送进宫。 再怎么说大唐还是李世民说的算。 想要让李世民扛下压力,李承乾觉得还是要贿赂贿赂。 毕竟长安城暗渠和下水道疏通,还要从李世民的内帑出。 为了能够继续赚钱,李承乾也是狠狠的心疼一把。 李世民注意几道视线注视着自己,知道这表情有些不符皇帝的威严,轻咳两声转移话题道: “咳咳,那这钱朕就收下了,正好要疏通长安城的暗渠和下水道。” 随后李世民上演了花式变脸,立即严肃了表情,丹凤眼散发出了威严。 “太子,这卫生部确定能防止瘟疫?” “确定。”李承乾虽然感觉自己这个便宜老爹很丢皇帝的份,但很多事还需要用到,所以回答问题也不失几分恭敬。 李世民微微颔首,想到公厕,他又好奇的问了一句:“至于太子你所说的公厕,朕并不觉得有太大用处,国库空虚,朕的内帑也是拮据的很,此事还是暂时放一放吧。” 事有轻重缓急。 本来他可以直接拒绝,看李承乾主动送了钱给自己,李世民也是解释了一番,以免误会。 只是这个解释,永远高高在上。 一句没钱,被李世民说成了国家大事一般。 李承乾撇撇嘴,可公厕的用处他还是争取了一番。 “父皇,公厕是预防瘟疫重要的环节,而且能便利百姓,此事还望父皇应允。” “这……”李世民皱紧了眉头。 瞥了眼殿外的一箱箱铜钱,抿了抿唇。 这十五万贯疏通暗渠和下水道也就勉强够维持,要是再建如此之多的公厕。 按照李承乾的规划,108坊建造公厕需要五百数。 虽然不知道建造的成本几何,可一看数量,李世民都咂舌不已。 “此事就不能缓一缓?”李世民咬了咬牙。 语气低了几分,还是希望李承乾能理解他。 不料李承乾摇摇头:“不能。” 这种事情能一次性办,凭什么要分两次。 长孙皇后好奇的问了一句:“承乾何为公厕?” 一旁的李世民看李承乾一副不妥协的样子,撇撇嘴:“你跟你母后解释吧。” “诺。” 李承乾跟长孙皇后解释了公厕和化粪池的原理。 讲解的还算详细。 听的李世民也是皱眉不已。 什么细菌他听不懂。 但听说细菌就是导致瘟疫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有孙思邈做背书,他瞬间犹豫了起来。 在花钱和防止瘟疫之中纠结。 不怪李世民有这样的想法,毕竟瘟疫并没有发生,而且长安城上次发生瘟疫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加上手头并没有多余的银钱,就让李世民很纠结。 可又害怕李承乾所说的瘟疫到来,而且在长安城数十万人当中爆发。 届时肯定是灭顶之灾。 长孙皇后倒觉得公厕是有必要的,只是化粪池这新事物感到了好奇:“承乾,这化粪池南崖村用了吗?” 问这话,长孙皇后也是有私心的。 如果南崖村都用了,不但说明了好用,而且是必要性的。 同样也是替李世民问的。 好用之物,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肯定就不能纠结银钱了。 长孙皇后太了解身边这位陛下了。 任何忧愁的事情,只要了解一二,便能想到李世民烦恼之事。 李承乾被问懵了,只能摇了摇头:“回母后,南崖村并未使用化粪池。” 不是他不用,属实忘了。 而且去年建房子的时候,本身就人手欠缺,化粪池这东西也没有弄出来。 去了曲江池之后他才想起来化粪池之物。 这回答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给弄无语了。 和着你在这里说化粪池好处,南崖村你自己的地盘也没弄。 李承乾尴尬的扯了扯嘴唇,怎么会看不懂两人看自己的眼神,只能解释:“父皇,母后。并非儿臣不用,而是化粪池此物儿臣并未研究,只知道原理。而南崖村人口并不多,暂时也用不到此物。” 额….. 好像有几分道理。 南崖村才多少人? 长孙皇后又好奇的问道:“未研究,何以知道原理?” “儿臣是在一本古籍之中发现,记载此物乃海对面之国人口密集之处使用。”李承乾解释不明白,只能又瞎扯到古籍之中。 “古籍?”长孙皇后皱了皱眉。 很明显不太信。 李承乾从小不爱看书,李世民不知道,她这个后宫之主会不知道? 可属实李承乾过于造孽,虽然不爱看书,但提出的问题把所有的老师都难住了。 最后也只能随李承乾的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读书吧,懂得倒挺多。 除了写的字不行,其他的似乎无师自通一般。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了李世民。 “之前儿臣已和父皇解释过古籍一事,如今的琉璃制造,贞观犁、造纸术、活字印刷、彩票等全都是古籍之中记载,甚至还有新式武器。” “因此书太过妖孽,儿臣看完以后便烧毁了,以防被歹人所得。” 长孙皇后半信半疑,但还是看了眼李世民。 后者闭眼颔首。 半信半疑是因为李承乾确实制造出了这些东西。 她思忖过后,还是问了一句:“此书为何名?” 打算问清楚,找人去查一查这本书。 如果真如同李承乾所说如此妖孽,定不能让此书流传到民间,以免威胁到李唐江山。 李承乾偷看了眼李世民,回答:“百科全书。” 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他内心还是非常想笑的。 确实是百科全书,里面什么都有,不是百科是什么? 其实李世民早就询问过书名,也让百骑司密探去调查了。 可最终没有结果。 不过想想此书如此神奇,恐怕也是孤本。 毕竟要是流传世间……李世民都不敢想象后果。 火枪、大炮、铁船等物,谁也不敢想象。 长孙皇后抿着唇:“既然化粪池南崖村并未使用,还是慎重为好,倒是公厕臣妾倒是觉得可以。” 这话让李世民瞪大了眼。 没想到长孙皇后竟然觉得公厕好? 长孙皇后安慰的说道:“陛下,听臣妾说完。黄白之物在乡间多用于田间肥料,以往长安城都是倒入渭水河,久而久之确实有不妥之处。” “如果公厕能够利用起来,专门让人将此物每日运出长安城,给予周边庄子,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么一说,不止李世民丹凤眼撑大了些,李承乾也是惊讶无比。 对呀,他怎么没想到。 总想着化粪池了,可长安城和后世那些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还是有区别的。 人口也是有差距的。 古代没有化肥,排泄物不就是天然的肥料吗? 浪费,不如拿去肥沃土地。 “母后英明。”长孙皇后果然是千古贤后,看问题都不一样,这话李承乾也是真心夸赞。 因为他心中很快有一系列计划了。 长孙皇后被夸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提出了这个办法,但还是有问题。 “虽然此法甚好,公厕好解决,百姓家和世家勋贵府上可就不好办了。” 闻言,李世民也是皱紧了眉。 确实如此。 公厕只要安排人拉走就行,可百姓和世家勋贵难道就不会继续往渭水里倒了吗? 反倒是李承乾这个时候拱手道:“父皇母后。儿臣有一法,不止能够将公厕钱赚回来,还能让国库多一项进账。” 有钱赚? 李世民连忙道:“什么办法?” 能充盈国库,是李世民这个皇帝最想做的事。 眼下有办法,他不得不激动。 “父皇,此法虽然不能给国库带来多少收益,可蚊子再小也是肉。”李承乾思忖一番道:“其实很简单,由朝廷出钱修建公厕,反正需要有人将此物运出长安城为何不能让人上门去收?” “嗯?”李世民一听,眉头便皱了起来。 上门去收黄白之物? 还能赚钱? 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 长孙皇后却眼前一亮:“承乾你的意思是让人上门去收,这让百姓就不需要出门去倒,每月交固定的税钱吗?” “没错。”李承乾露出了一个微笑。 李世民眉头丝毫没有舒展,看着母子俩心有灵犀,他却撇撇嘴。 这事怎么收? 拉着……屎,全长安城跑? 原本一处臭,现在全城臭? 想想那个味道,李世民都犯恶心。 李承乾详细的说了操作流程:“父皇,如每家每户5文钱,可按照坊市定价,世家勋贵的坊市可以每月收一贯。毕竟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哪怕是黄白之物,都觉得比百姓要高贵。” “既然高贵那就多收一些。要是长安城有一万户缴纳,一月最少都有百贯收入,每年有千余贯。” “除去工钱,还是有利润的。要是再把此物卖于长安城周边的庄子,也有一笔收益。” “在赚钱的同时,还能够解决乱倒的问题,不止防止瘟疫有效,还能够让外邦使臣看看大唐长安的繁华和干净。” 众所周知古代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绝对是脏乱差。 李世民也陷入了想象之中。 如果是展现大唐,那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气味问题,完全可以在宵禁结束之前。这在的话,等百姓醒了,气味早就消散了。” 妙啊! 唯一的担忧都解决了,李世民又觉得此法可行了。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