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便是李承乾承诺要亲自送阵亡将士骨灰去烈士陵园的日子。 说到做到,今日早朝,李承乾便没有去,而是早早的站在了承天门举行送葬仪式。 古人的送葬仪式非常繁琐,需要做法事等等。 因为起的早,李承乾都快等的打瞌睡了。 围观百姓也是非常之多。 他们看着李承乾恭敬的站在一旁,身穿素衣,表示非常钦佩。 不少的学子都把李承乾当成了膜拜的对象。 特别是昨日的那两首诗,瞬间火遍了长安城,还有昨夜宫中的大唐万万年舞台剧,不少人都抢着去购票,要去看看。 “真是太子殿下啊。” “太子殿下说到做到,真乃君子也。” “没见太子殿下都身穿素衣吗?看来,这不是做戏,太子殿下是真心的。” 。。。。。。 百姓之间议论纷纷。 身为皇太子,竟然身穿素衣给阵亡将士送行。 自古以来,闻所未闻,旷世古今啊。 有的文人觉得李承乾这做法有违皇家礼制,皇太子只能为三人披麻戴孝,一位是太上皇,另外就是陛下和皇后了。 如今虽然没有到披麻戴孝的地步,可身穿素衣,已经是有违礼制了。 可百姓却没有这么觉得,李承乾越这样,便说明皇太子是心系百姓,爱惜将士之人。 更受到百姓的拥戴了。 “毕~英灵上路~”在道士们法事结束,大喊了一句。 李承乾立马回神,亲自举起了灵幡,走在了队伍最前头。 从承天门走过朱雀大街,再从朱雀门走出长安城。 一路并未让人代劳,全程都是自己走。 两边百姓也是纷纷让开了道路,跟在了送葬队伍的身后。 延绵数里。 看着李承乾额头上都出了细汗,王泉心疼的说道:“太子殿下,要不我来吧,您去歇歇?” 太子马车一直在队伍后面跟着,随时做好让李承乾休息的准备。 可李承乾却摇摇头,坚持举着灵幡道:“这是为大唐牺牲的英灵举幡,怎么能让你来,孤亲自来。” 话毕,他脚步又加快了一些。 从长安城出发,走到烈士陵园足足五十里路。 光靠走,这么长的队伍,恐怕要走一天一夜。 可不少的长安城百姓,依旧是跟着。 队伍中不乏有英灵家眷,有的是小娘子捧着骨灰盒,有的是孩子捧着骨灰盒。 周围全由东宫六率的将士护卫着,不让其余百姓靠近,以免打扰到了这些英灵。 仿佛数千英灵就在身旁一般。 太极殿,朝会。 王珪见李承乾不在,又开始搞事情:“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强撑着身体道。 昨日喝的实在是太多了,今日又早早的起来,属实脑瓜疼。 王珪捧着笏板道:“听闻太子殿下今日身穿素衣,将阵亡将士送往烈士陵园。按皇家礼制,皇太子是不能给平民送陵,哪怕是按朝廷礼制,也是不行的,还请陛下阻止太子殿下此番行为。” 闻言,李世民深深皱眉。 看了眼武将最前列,还真没发现李承乾。 “张阿难。”李世民喊了一声。 “臣在。” 李世民脸色有些黑,毕竟老子还没死,他这个皇太子送什么陵? 送也就送了,毕竟昨日答应百姓的,可是身穿素衣是什么意思? “去,把太子给朕喊回来,简直是胡闹。” “喏。” “陛下。” 就在张阿难应声的时候,裴寂捧着笏板连忙站了出来道:“太子殿下身穿素衣,并无不可。皇家礼制是披麻戴孝,朝廷礼制也未曾有名言,太子殿下不能给百姓送陵。” “皇家礼制只是说,太子不可给太上皇,皇帝,皇后以外之人披麻戴孝,素衣并不算披麻戴孝。朝廷礼制说的是皇帝不能够送陵,并未名言皇太子不能够送陵。” “况且太子殿下此事能拢聚大唐百姓之民心,臣觉得谏议大夫王珪这是在胡搅蛮缠。” 王珪一听,连忙上去跟裴寂呛声。 “裴寂,可朝廷礼制也也未曾明言皇太子可以送陵,皇太子是何人?怎可为平民送陵?” 一口一个平民。 这两个字彻底刺激到了武将们。 秦琼是第一个站出来的:“胡说,那些都是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士,都是为大唐丢了性命的将士,什么就是平民了?” “就是,俺看你王珪就是闲操心,没事找事。”程咬金看自己二哥都出来了,肯定是要力挺到底。 何况他也没觉得太子做错了什么。 人家裴寂都说的那么清楚了,人家太子也没有越矩啊。 李世民听的本来头疼的头更疼了,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道:“玄龄,克明,你们如何看?” 闻言的二人深深皱眉。 只能说制度不够完善呗。 正常来说,皇太子确实不能够给外人送陵,可皇室礼制并未写如此详细。 朝廷的礼制也未曾说过皇太子不能够送陵。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都是不需要提的规矩,只是没写进去罢了。 房玄龄捧着笏板出列道:“裴仆射所言非虚,礼制之中确实未曾提及皇太子不能送陵一说,至于素衣......只提了皇太子除皇帝和皇后......驾崩外,不能披麻戴孝,并未提及不能穿素衣。” 听的李世民更头疼了。 皇帝是谁?不就是他? 皇帝皇后都健在,怎么就提到驾崩了。 怎么感觉总有刁民想害朕? “行了行了,此事既然礼制未提及,那就作罢。”李世民烦躁的挥了挥手,但有人提出来了,他也不能当没事人,对杜如晦道:“克明,关于皇室礼制和朝廷礼制这一块,以后一定要写明,写的详细一些。” “喏。”杜如晦应道。 唉,又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王珪眼珠子转了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道:“陛下,臣闻言太子殿下下令鸿胪寺使臣多留几日,这似乎也有些不妥吧?” 嗯? 一听事关使臣之事,李世民重视了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 王珪看李世民语气冰冷,连忙勾唇道:“陛下,今日鸿胪寺突然拦住了几位准备回程的使臣,说是太子殿下下的令,臣想着,事关重大,太子殿下如此行事,说不好会惹得那些使臣不悦。” 昨日人家才给了你一个‘天可汗’的尊号。 今日你的儿子就拦着不让人家走。 这事好吗? 李世民当然也清楚这里面的事不小,扫向了唐俭,皱眉问道:“唐俭可有此事?” 被提问的唐俭捧着笏板出列道:“确有此事。” “大胆。” 李世民直接吼道,指着唐俭道:“太子糊涂,你这个鸿胪寺卿难道也糊涂了吗?” “这......”唐俭也是有苦说不出,苦瓜着脸道:“陛下,太子殿下说暂留鸿胪寺内使臣几日,有事需要商议。” “之前接待使臣一事,陛下全权交由太子殿下处理,臣也不敢违抗啊。” 闻言,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 “有事需要商议?何事?” “臣不知。”唐俭叹息道。 李世民想到了李承乾好像说过,准备跟这些使臣做买卖,昨日都在忙或许没时间说,今日又要忙着送陵,难道是打算之后说? 可也不能够强留人家吧? 忽然李靖站出来道:“陛下,或许臣知道一些。” “哦?你说。”李世民挑了挑眉。 没想到这事李靖知道原由。 李靖拱了拱手,回道:“之前太子殿下曾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外邦使臣的臣服基本都是表面,想要实现真正的和平,最好是创建一个联盟。” “联盟?”李世民不解道。 “没错。” 李靖继续解释道:“联盟就是取一个名字,把周围所有国家全都加入进来,独立在任何国家之外。专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就比如今日高昌攻打康国,那么就由这个联盟出面去谈,如何和谈不了,那就会请求各国出兵剿灭之。” 越听,李世民越糊涂了。 如今他是天可汗,让周围国家臣服大唐,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看李世民不理解,李靖却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臣服大唐,会引起人的反抗,谁也不愿意做小弟。而联盟完全是靠投票选举,而且这样一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不管天下有多少个国家,但是在大唐周边可以形成一个和平的圈子,哪怕有强国出现,也能够一致对外。” 这么说,李世民倒是理解了。 意思就是给那些小国一点颜面,别总当作小弟看。 通过联盟,最起码名义上人家不是小弟,事实上,大唐还是可以操控这个联盟。 多了一道程序罢了。 “此事朕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