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外贸合作商行(1 / 1)

长安,甘露殿。 烛火摇晃,照的李世民的面庞忽明忽暗,奏折上的字也是忽明忽暗的。 殿外忽然下起了细雨。 李世民抬头听见雨声问道:“太子今日已经出发了吧?”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今日一早便已经乘船前往江南了。”张阿难躬身回应道。 可能是批阅奏折累了,李世民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走吧,去立政殿。” “喏。” 张阿难回应一声,便招呼着内侍们摆驾。 稀稀拉拉的雨点敲打在瓦片之上。 等李世民到立政殿的时候,长孙皇后还未入睡,坐在烛火前看着手中的书籍。 可心思早就飘向了远方。 具体去了哪,她自己都不知道。 李世民故意没让人通报,靠近了长孙皇后,想知道对方看的什么书籍。 可走近一看,发现长孙皇后停留在这一页,久久都没有翻至下一页。 “观音婢?”轻柔的喊了一声。 长孙皇后猛地一怔,扭头发现是李世民,连忙就要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李世民双手搂住长孙皇后的双肩道:“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 长孙皇后抿了抿唇,想到了什么,抬头眨眼关心的问道:“陛下可用过膳了?” 身为敬业的皇帝,李世民是经常忘记用膳。 又或者说是不饿就不用,要真的饿了才会想到用膳。 李世民颔首:“已经用过了 。” 说着,看长孙皇后心思重重的样子,明白了些什么。 “观音婢你是在担心承乾?” “嗯。”长孙皇后良久才轻应了一声,看向殿外的雨点:“听闻承乾今日一早便已经乘船去岭南了,如今下雨,也不知道承乾如何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何况李承乾坐的是船,如果没有下雨,她还没有如此担心。 李世民微笑安慰:“承乾大了,不必担忧。何况尉迟敬德和侯君集跟着,身边还有几百侍卫,他们肯定会保护好他的。” “嗯。” 虽然依旧担心,长孙皇后还是颔首点头。 这样的长孙皇后,李世民也不知道如何劝说了。 要说不担心是假的,他也是内心不平静。 可他不能表现出来。 如此优秀的儿子,李世民怎么会不担心呢。 未来大唐的希望。 李承乾越表现的优秀,李世民就越要给对方创造继承大统的机会。 这样未来登基,才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 “观音婢,夜深了......” 不等李世民说出休息二字,长孙皇后忽然忽然问道:“陛下,承乾去岭南,冯盎那边真的没事吗?” 身为皇后,有不少人弹劾冯盎这事,她怎么会不知道。 一旦属实,那李承乾这次去岭南,岂不是羊入虎口,相当于把太子送过去当人质吗? 听闻冯盎,李世民脸色铁青,也不太好看。 “给冯盎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对大唐太子动手。”来自天可汗的底气。 要是冯盎是个聪明人,那么他肯定不会拿李承乾来要挟。 毕竟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他冯盎说造反就能造反的。 一旦真这么做了,先不说他这个皇帝会不会御驾亲征,就朝堂内的武将都能够倾巢而出,一个冯盎根本不可能跟满朝武将抗争。 救太子的名声,可比灭一国的名声更容易青史留名。 长孙皇后抿着唇颔首。 听见李世民如此有底气的话,她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李承乾是大唐太子,冯盎带点脑子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换做李世民,那就不一定了。 最终,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终于带着担忧入睡了。 。。。。。。 细雨绵绵,一直下了三日。 天气也渐渐的有些降温。 李承乾终于到了江南吴郡码头,这里就是江南最大的粮食转运站。 有着这个名头,吴郡过往的商贾也是越来越多,找活干的百姓更是蜂拥而至。 加上码头的扩建,不少的商贾都开始布局水运了。 所以吴郡的码头非常繁忙。 站在船沿边的李承乾双手负背,看见了在码头排成一排的人。 旁边尉迟敬德道:“这码头竟然比渭水码头还要大,这吴郡俺也不是第一次来了,没想到码头竟然聚集了这么多人。” 这话说的李承乾还是有一些小傲娇的。 粮食转运站,就是一个经济的风向标,寓意着朝廷重视这里。 商贾最会投机的一批人,自然领会到了意思,会在吴郡布局。 商业的发达,带动了吴郡也是正常的。 船停靠好,李承乾带着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下了船,身后还跟着几百身穿明光铠的侍卫。 就在李承乾下船的时候,一半的码头都停工了。 “拜见太子殿下。” 由公孙达领头,身后四大家族和不少的码头工人都对李承乾异口同声喊道。 李承乾微微颔首,抬抬手道:“都起来吧,别耽误正常运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子殿下,宅院已经安排好了......” 不等公孙达说完,李承乾便插嘴道:“不用了,孤让你过来是调度船只的,直接说去林邑的船只什么时候有就行了。” 正常来往长安和吴郡的船只有十来艘,间隔的时间大概是四五天的时间。 因为下雨的缘故,水流湍急,所以李承乾也算是提早到达了吴郡。 而吴郡和林邑来往的船只都是大船,数量也更多,有二十来艘,间隔时间大概也是在五六天的样子。 公孙达提前来吴郡就是给李承乾调度船只的。 “回禀太子殿下,船只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不过还是先在吴郡休息一晚吧。”公孙达担心李承乾年纪小,身体吃不消。 坐船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可李承乾却面容严肃道:“孤在吴郡多耽搁一日,岭南那边僚人便会多作乱一日,到时候开垦出来的田地该如何?再说了马上要到第一批占城稻收获的时间,时间不等人。” “给大家安排用膳,用完膳便出发。” 听着李承乾肯定且不容反驳的语气,公孙达便答应了。 公孙达去安排膳食的时候,江南四大家族的家主都凑上前来。 王义率先道:“太子殿下,如今的吴郡,都亏了您的功劳啊。” 做珠宝的他,最近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那也是吴郡的商贾越来越多了,珠宝生意自然是水涨船高。 陆远方也说道:“多蒙太子殿下照顾,吴郡现在木料都是由陆家提供,包括这个码头也是陆家亲自监工。” 做木材生意的陆家,涉及面很广。 不止是木材,还接一些建造宅院的活计,毕竟这方面陆家是专业的。 同时吴郡新建的这个码头也是按照长安的方式来,招标。 最终陆家中标,当然是四大家族之间商议好的。 虽然顾崇义和张毅没有说生意的事情,只是上前问了句好。 可李承乾从两人的面容上看的出来,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最近没少吃饱。 “好了,大唐需要发展,商业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也算是给朝廷一个榜样,吴郡因为商业,比从前更加的发达了。”李承乾客套话说完了,忽然转变上了为难的表情道:“但商业发展,也是有瓶颈。大唐就这么大,百姓就这么多,想要更赚钱,还是要考虑出海的问题。” 出海? 四人同时一愣。 早就知道李承乾在做这个打算,而且还在鄯州建了工坊,专门供应西域丝绸之路,他们也考虑过。 可北方那边始终不是他们的地方,想要打通丝绸之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出海,倒是不错的选择,可他们谁也不懂啊。 所谓不熟不做。 如此大的家业,想要开展一个未知的领域,谁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李承乾自然明白四人的心思,叹息着说道:“出海的商机更大,可能未来赚的是如今的数十倍之多。特别是江南丝绸,在西域是畅销货,价比千金。可西域更远方呢?靠丝绸之路过去,想必是艰难无比,那么出海是唯一的选择。能不能吃第一口肉,就看你们的决心了。” 话毕,公孙达匆匆的跑回来了。 在吴郡处理粮食中转站的事情,熟门熟路,安排一顿膳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何况在吴郡也是有大唐会所的。 就在江边,新建的五层楼,大气无比,虽然没有长安那么夸张,可看上去已经是吴郡的地标建筑了。 “太子殿下已经安排好了。”公孙达恭敬的说道。 李承乾颔首,转头对江南四大家族的家主道:“你们考虑考虑,如果有想法的话,陆家做木材生意,可以在吴郡弄一个大一点的造船厂,海上贸易一旦打通,船只必不可少。” “同时你们四家可以合开一个外贸合作商行,手续孤给你们特批。以顾家的丝绸、王家的珠宝、张家的古董为起点,打通海上贸易。” 话毕,他便直接跟公孙达离开了码头。 留下四人在原地发呆,互相对视着,衡量利弊。 尉迟敬德和侯君集是第一次看李承乾谈生意, 竟然如此霸气。 就好像掌控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 末世神农系统 囊中妖 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 万世轮回:我可以无限重启人生! 穿成炮灰女配,靠龙傲天夫君躺赢了 开局被赐婚,我靠分身扮演幕后 搞钱难?我在人间画魂赚麻了 互换兽夫后,废雌被五个大佬团宠 恶毒女配成神豪,绝嗣大佬争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