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 李世民悠哉悠哉的逛到了立政殿,心情大好。 通传陛下来了,长孙皇后连忙起身相迎,微微躬身道:“臣妾拜见陛下。” “起来吧。”李世民高兴,轻扶着长孙皇后起身。 长孙皇后邀请李世民坐下,看着今日他如此高兴,不免好奇的问道:“陛下今日没在立政殿批阅奏折吗?” 就像是一个老母亲,担心自己的孩子逃学一般。 说起这个,李世民喝了口茶,骄傲的道:“朕将批阅奏折一事交给太子了。” “啊?”长孙皇后闻言一愣,眨眨眼道:“陛下,承乾还那么小,他能批阅奏折吗?” 见识过李承乾狗爬字的长孙皇后,都想捂脸。 怎么说自己这个娘字写得不能说是出类拔萃,可也是可圈可点。 就算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也是勤练飞白体,如今也是小有所成。 可怎么生出一个狗爬字的儿子。 这让长孙皇后十分懊恼,可也无可奈何,如今恐怕已经无人能够教李承乾了。 整个大唐,还有谁敢任李承乾的老师? 魏征、李靖名义上是李承乾的老师,可实际恐怕是亦师亦友吧? 有些时候俩老师,还要听李承乾的。 李世民却不以为然道:“今日上奏并无什么重要之事,就让太子练练手.......”朕也能歇息歇息。 没错,后面的话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可一歇息就停不下来了,歇息了一个月。 主要是人一懒惰就勤奋不起来。 哪怕半夜睡不着,李世民想的不是看奏折,而是骑着爱马兜两圈,感受一下年轻当将军时候的叱咤风云。 最多的就是带领着后宫嫔妃,没事去校武场去练练靶子。 最后玩野了,要不是长孙皇后的阻拦,李世民都要玩出宫去了。 不过好事也是接踵而来。 长孙皇后再次有了身孕,李承乾每日想逃避这批阅奏折一事,最终甘露殿都不去了,就躲在东宫。 可李世民却拿长孙皇后怀有身孕为由,照顾长孙皇后,直接让张阿难将奏折送去东宫。 无奈的打工人李承乾只能被迫营业。 如今他十分期盼的想要逃离长安,去潮州,去特区,去他一手打造的天地躲躲风头。 时光飞逝。 出发倭国的使团在一个月后已经准备好了,新式战船二十艘,老式战船五十艘。 使团加海军共计万余人出发前往倭国。 当然倭国使团回去的只有两个正使,其余的使臣和那些女子依旧留在了长安大唐会所。 这次使团的正使是唐俭。 要不是知道人数众多,唐俭还真不想去,以自己老了为由推却。 可知道新式战船和海军组织了上万人,这老头比谁都积极。 开玩笑,这哪是去出使的,这明显是去耀武扬威的,展现大唐军事实力的时候。 天上掉馅饼的事。 他还真不信,倭国还能拿自己如何。 在出发的前一日,李承乾便招来了楚二。 等楚二来东宫的时候,发现李承乾小身影都被奏折给淹没了,也是诧异无比。 突然觉得这太子好像不是何人都能做的。 这才多大点,天天就要对着如此多的奏折。 要是李承乾知道楚二内心所想,他绝对要上去跟楚二握手。 知己啊,伯乐啊。 “拜见太子殿下。”楚二拱手道。 李承乾推开了王泉刚整理的奏折,哗啦啦,一摞奏折到底。 眼底带着黑眼圈的李承乾这才看清楚楚二,有气无力的说道:“你来了。” 抬头看向李承乾,可把楚二吓了一跳。 这哪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子殿下啊,憔悴的样子,分明是一个小老头啊。 “殿下,您.......您没事吧?”楚二担心的问道。 李承乾自然明白对方问的是什么,摆摆手道:“无碍。” “明日你们就要出发了,此次使团的正使是唐俭,若遇到战事上的事情海军要自己掌握,切勿听从使团的。另外就是切勿所有战船都停靠在港口,除了使团乘坐的战船停靠港口之外,其余的战船必须要在十里开外,以免发生不测。” 闻言,楚二一惊。 “太子殿下怀疑倭国会趁机抢夺战船?”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李承乾就像是十分了解倭国人的特性,自己没有的就要去抢,新式战船别说倭国了, 哪怕是任何一个国家看了都要眼红,提前千年产出的武器,谁不眼红。 “别认为到了倭国,就可以放松警惕,切记那个时候是你们海军特别要注意的时候。” “此次出使倭国,从长安渭水出发,会先去潮州接收另外的十五艘新式战船,另外还有旧式的战船会跟着五十艘出发。” “孤还会让人派出十艘新式战船在你们后方百里处接应,若是出现什么意外,也好做个防备。” 如此详细的安排,楚二佩服的不行。 同时也是感觉大唐如今是越来越强大了,新式战船都可以派出三十艘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是亏了阎立德这一年在潮州努力的结果。 不止同时掌管着潮州十大造船厂,更是想出了更加简便的造船方式,提供了速度。 一年不到的时间,潮州十大造船厂便造出了三十艘新式战船。 要不了十年时间,大唐便能够建立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 楚二想了想, 还是询问道:“太子殿下,除了战事之外,都听使团的吗?” “没错。”李承乾微微颔首。 毕竟要给倭国人一个态度,唐俭有命令这支舰队的权力。 “若是发现有倭国人攻击战船,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就代表着倭国对大唐宣战,那么你们海军就要做好长期的战斗准备。” “首先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附近的城池,等待着朝廷的援军。” 这是李承乾最想要的结果,但倭国人不这么做,那么他也会让倭国人这么做。 李承乾想到了什么,对楚二招了招手。 只用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交谈。 旁边伺候的王泉只看见楚二一时惊讶,一时慌张。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交代了什么,让楚二如此。 次日。 大唐海军第一次出使,李承乾身为太子自然是要相送。 来到了渭水码头,看着五艘庞大的新式战船,为首的就是贞观战船。 李承乾吩咐过楚二,贞观战船比如他亲自指挥,这代表的是大唐的形象,代表的是皇帝的脸面。 若有损伤,唯他是问。 看着被几十号人跟着的两个倭国使臣,难波津守和多治比县守。 李承乾露出了和煦的微笑:“两位使臣,孤说到做到,如今就派使团出使倭国,孤希望你们能在倭国天皇面前好好的劝说,不然的话,大唐下一步如何对待倭国,孤可就不知道了。” 闻言,二人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可经过近一年的招待,他们已经没有了嚣张之色,同时也发现近一年大唐的变化。 太子权势也是越来越大,之前他们了解的大唐,竟然悄无声息的在发生变化。 五姓七望,关陇贵族,原本还想与他们打好交道。 可如今这些人的面都见不到。 看着二人不说话,李承乾挥挥手:“上船吧,带他们回家。” 回家? 这两个字让难波津守和多治比县守红了眼眶。 李承乾最后见的是唐俭,抿着唇对唐俭道:“莒国公,此次路途遥远,来回恐怕要一年之久。但请放心,大唐海军是这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孤有信心他们能够保护使团安全。也希望莒国公恪尽职责,早日与倭国达成目的,望公凯旋。” 听闻此言,唐俭瞬间蹙起了眉。 因为这话里带着很多意思。 看着时间不早了,唐俭只能拱手道:“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战鼓响,起航~ 所有的海军将士都站在了船沿,由楚二带领着对李承乾敬了一个军礼。 李承乾也是回应了一个军礼,并且露出了一个微笑。 这个微笑被楚二看在眼里,深深的回应了一个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楚二只是一个海军团长,而此时陪同唐俭出使的是一个海军师长。 所以楚二的权力有限。 可李承乾也答应楚二,要是计划成功,回来他就是师长,手握万人的师长。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