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露出了微笑,对李世民拱手道:“父皇,不错,这就是儿臣让人最新研发的蒸汽船。” “蒸汽船?”李世民满头疑惑。 从未听过此船。 能够自行行驶的船。 李承乾解释道:“其实从雷霆炮研制成功后,儿臣便让人一直研发这蒸汽机,有了蒸汽机,不止能够节省了人力,还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 “这蒸汽船就是利用了蒸汽机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无需船桨,一样可以使船前行,而且速度还能够调节。” 嘶!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世间,还有如此神物?无需人力,便能够使船自己前行?” 活了一辈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之物。 镇国神器。 没错,这简直是镇国神器啊。 李承乾还介绍道:“没错,父皇,蒸汽机不止能够运用在这船上,比如炼铁、载具、织布等等都能运用,只是如今刚刚研制出来,还未曾用到所有的领域。” “不过父皇请放心,最难的蒸汽机已经研发成功,那么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相信用不了十年,整个大唐都会焕然一新。” 更多的他都没有说。 挖矿有挖机,再也不用几万劳力去挖矿了。 还有火车,一旦有了火车,运送军粮什么的,可以节省一大笔。 曾经几个月的路程,有了火车半个月就能到达。 但是这李承乾没有做过实验,也不敢有保障。 李世民闻言,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还有如此之多的用处。 “那......那是不是说,如今大唐能够制造这蒸汽船了?” 刚才李承乾所说,还没有研发出来,只是时间问题,可如今摆在面前的蒸汽船不已经研发出来了吗? “额.......”李承乾迟疑了片刻,随后拱手道:“父皇,这只是一个模型,想要运用到船上,还需要一段时日,需要在原有的贞观战船上做改进。” “另外就是要是装了蒸汽机,那么船载人的数量会大大的降低。” 这一点李承乾早就考虑过了。 如今的贞观战船,已经是木制船,最大的承受极限了。 再往大了造,木头根本吃不消。 说不定遇到点什么风浪,整艘船就会被肢解,没有抵抗能力。 所以李承乾已经想好了,先让黑达利用蒸汽机来建造最新规格的炼钢厂。 炼钢厂所需要的占地非常的广泛,目前南崖工业园就很合适。 可南崖工业园轻工业太多,先要把一部分轻工业转移。 闻言的李世民激动地情绪冷静了下来,目光炯炯的看着水池中‘吭哧吭哧’在自己前行的蒸汽船模型,忽然问道:“需要多久?” “父皇,儿臣有一系列的计划,之前未告知父皇,那是因为太过逆天,如今蒸汽船的成功,儿臣认为到了该告诉父皇的时候了。”李承乾低着头道。 那些想法的最大阻力就是蒸汽机,如今蒸汽机已经研发好了,那么告诉李世民,也能希望得到李世民的支持。 李世民微微颔首,没有责怪李承乾。 还认为李承乾有了担当。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最起码不会有了想法就来邀功,而是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再来禀报。 身为皇帝,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听那些天花乱坠的想法。 “准了。”李世民双手负背道。 李承乾撇撇嘴,心中腹诽不已,但还是解释道:“父皇,蒸汽机可以运用到炼铁上,如今大唐开采的铁的工艺是天下最成熟的,也是最多的,可儿臣觉得还不够。” “儿臣想要建造一个炼铁厂,然后建造炼钢厂。父皇还记得,儿臣之前跟您说过的铁甲船吗?” 铁甲船? 李承乾不说,李世民都要忘记了这个东西。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他身为皇帝要忙的事情也实在太多了,可如此逆天之物,李世民起初是不信的,铁在水中还不往下沉。 但李承乾的模型告诉他,铁在水中并不会下沉。 “记得。”李世民故作淡定的回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记得就好办了。 “儿臣打算建造铁甲船。” “嘶。”李世民再次倒吸冷气,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承乾,觉得自己这儿子是不是步子迈的有些大了:“太子,你有这一份心,是好的,可大唐从未制造过铁甲船,而且需要用多少铁?你知道吗?如何制造,你知道吗?” 这些李承乾当然不知道。 可他相信古人的工匠精神,第一艘铁甲船的诱惑,谁人能挡? 李承乾拱手道:“父皇,这些儿臣不知,但儿臣愿意倾其所有,支持天下工匠来建造铁甲船,一旦铁甲船问世,那么大唐在未来千年都不会再有对手,绝对是海上的王者,有了铁甲船才能够征服大海。” “难道父皇就没有想过,从大唐出发途径西域到达萨珊王朝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要是有了铁甲船两个月时间,就能够到达萨珊王朝,这途中节省的时间有多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儿臣给父皇的天下地图,父皇可还记得?” 想到那张天下地图,李世民微微颔首,如今还挂在甘露殿,每日都要看一遍。 巴不得把每一处地方名字都记录下来。 这天下太大了。 李承乾见李世民点头,继续道:“天下如此之大,大唐难道要做井底之蛙,不出去看看,怎么知道外面的时间发展的如何了?光靠木船,要多少年才能把这天下看一遍?但是铁甲船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就能够看遍天下。” “哪怕不为了天下,为了母后,父皇难道就不应该支持儿臣吗?” “观音婢?”李世民一听,眉头紧皱:“这跟你母后有什么关系?” 感觉李承乾开始胡扯,为了他答应建造铁甲船,把长孙皇后都搬出来了。 李承乾却很坚决的说道:“当然有关系,母后身体不好,特别是冬日,长安寒冷,不适合母后长期养病,儿臣想着冬日的岭南温暖如春,要是有了铁甲船,从长安出发,顶多半个月就能到达岭南。” “皇爷爷和父皇,冬日也可去岭南过冬,儿臣一片孝心,天地可鉴。” 看着弓着腰的李承乾,李世民犹豫了。 孝心他是感觉到了,只是对长孙皇后的孝心似乎更多一些。 他似乎排到了全家的最后面,曾经的李老二,如今在李承乾心里,恐怕老三都排不上了。 可却是,李世民心动了。 早就听闻岭南的冬日温暖,不止是书籍之中,朝中在岭南带过兵的将军都如此说。 说明这事是真的。 可铁甲船耗费的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多,李世民又犹豫了。 “那你说说,铁甲船耗费多少银钱?需要多少人力?又想要朕给你什么?” 终于说到正题了。 李承乾嘴角不易察觉的勾起,低着头拱手道:“父皇,铁甲船目前不宜声张,儿臣想要把铁甲船建造的地方放在特区,然后就是炼铁厂放在南崖工业园,炼钢厂放在造船厂旁边.......” “等等。”李世民听出味来了,问道:“炼铁厂在南崖工业园朕能理解,为什么炼钢厂要放在造船厂旁边?” 这狗屁不想通。 如今这什么厂,那什么厂,李世民早就从张阿难那里听说了。 大唐一般称的是坊,可李承乾要称作厂,听着似乎霸气了些,李世民也就随他了。 可现在这造船厂在特区,炼钢厂在特区,就一个炼铁厂还在长安附近,也就是送铁要千里之遥。 怎么听都不合适。 李承乾微微一笑:“因为岭南那边的铁矿稀少,想要大面积炼铁,还需要找新的矿源。至于为什么炼钢厂在造船厂的旁边,那更简单了,造船厂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需要什么规格的钢都可以马上跟炼钢厂沟通不是?” 听着好像是这么回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然后呢,你想让朝廷做什么?” 对于铁甲船,李世民也是非常向往,唯一害怕的就是为了一艘铁甲船劳民伤财,没有必要。 一个时代该做一个时代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愚蠢。 李承乾嘿嘿一笑:“很简单,那就是希望父皇同意南崖工业园炼铁,而且批一些铁矿给儿臣,当然儿臣不让朝廷吃亏,原因给钱,多少钱父皇开价便是。” “若是朝廷的铁矿稀缺,那父皇也可以跟世家做做生意,买几个铁矿也成。” 这些倒是不难,铁矿朝廷就有不少。 可就当李世民放下戒备心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又说道:“然后就是父皇向天下发布一条招贤令,儿臣还缺少一万名工匠,特别是铁匠。” “什么?”李世民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他听见了什么? 一万名工匠,而且大部分还需要铁匠。 开什么玩笑, 他大唐哪有这么多铁匠。 可李承乾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直接回怼道:“父皇,您不要说没有,儿臣去查过了,大唐登记在册的铁匠人数超过了五万,哪怕是武德年间登记的,死也死不了这么多不是?” 李世民差点气笑了。 这逆子是全都调查完了,就等他一道圣旨是吧。 “一万名工匠没问题,铁匠最多两千,这天下铁匠还要给百姓锻造铁器,没有铁器百姓该如何下地?”李世民打了一个折扣。 “成。” 反正李承乾心里预计是一千名铁匠就够了,有两千更好。 随后这父子俩又开始探讨起了蒸汽机船。 对于蒸汽船的好处,李承乾也是详细的说了,不需要人力是最大的优点,而航行的时候完全靠煤炭。 只要煤炭充足,转悠整个天下一圈也不成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载重和防御。 如今的战斗远攻是弓箭,近攻是长矛。 有了铁甲船,这些根本伤不到铁甲船。 哪怕是火攻,抛石也不怕。 钢铁根本不畏惧火,除非温度特别高的火,但那种根本不可能,在大海中有火也要被熄灭。 剩下的就是抛石了,钢铁会惧怕石头? 顶多两个坑罢了。 而且李承乾还说了自己的计划,哪怕是不为了征服天下,那也要让大唐的铁甲船出去转悠转悠,给大家看看大唐的战力,让他们认识认识大唐。 这一点,李世民也是非常的认同。 对于外交,李世民一直都是非常积极的。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