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和李道宗、秦琼准备去看看王梁屈忽。 一路上还询问道:“太子殿下去哪了?” 回大营之后,就没看见太子殿下的身影,属实有些奇怪。 救护的士卒闻言,回应道:“回禀将军,刚才和徐军医回来的时候,发现太子殿下正往战场那边走去。” “什么?”这可把段志玄吓了一跳。 扭头就要去找李承乾。 太子怎么能去战场,那里可都是吐谷浑士卒的尸体,万一有吐谷浑士卒是晕过去,起来袭击太子怎么办? 不料李道宗拉住了段志玄道:“太子殿下身边肯定是跟着猛虎营,不必太过担心。” “也对。”段志玄点点头,但仔细一想,还是说道:“某还是不放心,江夏郡王,王梁屈忽一事交给你,我还是去看看要紧。” “这样也好。”李道宗倒没有推辞。 战场这边。 夕阳西下,战场还有一大半未清理。 纥干承基蹙眉劝道:“太子殿下回营吧,天色渐黑,不太安全。” 刚才一路上走来,发现很多吐谷浑士卒在装死。 白天还好,若是晚上,有人对太子殿下不利,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承乾自然也不会拿自己安全开玩笑,点点头道:“走吧。” 正好回去询问一下俘虏了多少吐谷浑士卒。 好安排将俘虏送回长安,经过审判之后,这些俘虏就能够送去大唐需要建设的地方,一起建设大唐。 低廉的劳动力啊。 想想都美滋滋。 回去的路上,李承乾正好遇见了急匆匆赶来的段志玄。 “樊国公,你怎么来了?”李承乾诧异道。 段志玄微微有些气喘道:“太子殿下,见到你可是太好了。” 听着这话,怎么感觉好像....... “是营中发生了什么事吗?”李承乾不解的问道。 “那倒没有。”段志玄看着李承乾毫发无损,也就松了口气,然后道:“某这不是要跟太子殿下汇报一下情况嘛。” “俘虏抓了三万余,吐谷浑士卒大概死了有一万余人,另外受了伤,按照太子殿下救治的要求,大概能够救回来五成。” 五成? 那也就是说将近四万人。 那可是四万劳动力啊。 李承乾蹙眉想着道:“大唐这边伤亡如何?” 呼~ 说起这个,段志玄略微有些骄傲道:“大唐伤亡千人左右,能够救回来的应该占七成。” 也就是一仗死了三百人。 三百人啊。 李承乾眉头皱的更紧了。 可这是避免不了的,打仗死人也是非常正常的。 何况是这种大型战争,死了三百人已经是很低的伤亡了。 “既然如此,樊国公劳烦你将情况上报去长安,然后将伤亡的将士运送回鄯州,俘虏一并运回鄯州,将士遗体不易保存就火化了,这边孤也会让郑玄毅准备一些木盒安放骨灰。” “俘虏的话,孤已经安排好了,会有顺丰镖局押送回长安城。” 段志玄挑了挑眉,没想到后续太子殿下已经安排好了,而且还不需要他们出力。 “如此甚好,夜幕马上来了,太子殿下还是随末将一起回城吧。” “好。” 回到了大帐之中。 李承乾这才想起来:“王梁屈忽情况如何了?” 闻言的段志玄一愣,没想到太子殿下已经知道此事了。 “江夏郡王已经去看了,待会儿估计就有消息了。” 说曹操,曹操到。 李道宗正好走进来,听见了二人的对话,随即回道:“王梁屈忽已经醒了,不过受伤比较重,恐怕这几日是不便行动了。” “樊国公,接下来是休养几日,还是大军明日开拔前进?”李承乾看着沙盘问道。 二十万大军要是继续前进的话,恐怕要走一日多,才能走到西海的位置。 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在西海西边,他们如今在西海东面,想要跨越西海肯定是不成的,没有船只。 那只能绕过西海。 绕过西海的话,需要两日的时间。 吐谷浑大大小小数十座城池,哪怕拿下王城,拿下吐谷浑以北大半疆土也没什么用。 以北大多数是荒漠,真正发达的区域,则是在西海南面。 说起正事,段志玄表情严肃了起来,指着沙盘道:“若是大军向北而行,不出两日便能抵达西海放牧场,如今窦奉节率领一万骑兵守在那边。” “末将的意思是,向北,然后绕过西海,直击伏俟城。” “伏俟城是吐谷浑的王城,一旦王城拿下,定能够打击他们士气。” 李道宗和秦琼微微颔首,觉得不错。 而且最主要西海向北都是沙漠,只要打下伏俟城,那么以北疆域就尽数归大唐所有。 西海以南也能够逐渐蚕食。 三面包抄。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指了指雪山的方向道:“大军打下伏俟城只是时间问题,但大唐一旦三面包围了吐谷浑,那么吐蕃那边会不会趁机来分一杯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可是历史上出现过的。 当初大唐拿下吐谷浑后,吐蕃就下来抢食。 导致吐谷浑一分为二,也让吐蕃为日后袭扰大唐建立了一个缓冲区。 原本吐蕃下来,因为醉氧需要适应。 可有了缓冲区,吐蕃就占据了优势。 而大唐也需要这里进行缓冲区,因为会缺氧,只有在这里习惯了缺氧,从而能够进攻吐蕃。 众所周知醉氧不会死人,缺氧是会死人的。 李道宗蹙眉道:“不太可能吧,咱们去吐蕃会受到影响,听闻吐蕃下来也会受到影响啊。”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因为大唐认为吐蕃下山会醉氧,所以当时都没有想过这些。 李承乾缓缓摇头道:“吐蕃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大唐将士上不去,那是因为没适应。而吐蕃下来,一下子接触到太多空气,他们就会有醉氧反应,同样是没适应。” “吐谷浑这片区域,就是缓冲区,若是谁能拿到雪山下这片土地,那么未来大唐和吐蕃对立,谁就会更有利。” 额....... 空气? 醉氧? 他们听不懂,但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段志玄便问道:“那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我们先要截断雪山要道?” “没错。”李承乾颔首。 可秦琼这时忽然指着雪山道:“若是吐谷浑不敌大唐,请求吐蕃出兵,在雪山下的将士,岂不是会被两面夹击?”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虽然吐谷浑损失了一半实力,但要是夹击的话,大唐士卒将面临很大的威胁。 李承乾鬼魅一笑:“翼国公,若是孤在每个据点设一百门雷霆炮,又该当如何?” 嘶~ 这...... 能如何,只能说太子殿下你富裕呗。 看着三人不说话,李承乾再次道:“进出雪山的要道也就那么几条,捡能够进出雪山最重要的四条路,安排一个炮团加五千骑兵,五千士卒驻守,你们觉得可行吗?” “那些小路只需要派人看守即可,一般很难通过大军,哪怕吐蕃冒险为之,我们也是能够有时间回援不是?” “要知道我们如今可是有五万骑兵,分出两万骑兵驻守,三万骑兵机动。” “一个炮团机动攻城,优势怎么都在大唐这边。” 这么一说,段志玄和李道宗都颔首的认同。 按照李承乾这样安排的话,确实可行性很大,而且还阻止了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吐蕃突然下来抢地盘。 若是真如太子殿下所说的话,那么雪山脚下这一片绝对不能让给吐蕃,对大唐来说太重要了。 “好,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办,某这就去给陛下写奏折,明日大军拔营前往西海放牧场。”段志玄道。 夜渐深。 李承乾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看着薛礼清洗干净了,没有血腥味,他露出了笑意。 吐谷浑的白天很热,夜里却很凉。 回到营帐,他便提笔开始给李世民写了战报,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同样的还给长孙皇后写了一份家书。 介绍着西海是如何如何的美丽,而且把大胜的消息也写在了里面,但没有写之后的计划。 毕竟长孙皇后身处后宫,有些事不说的好。 反正主打一个意思。 让长孙皇后安心,按时吃药什么的。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