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后,琉球使团在礼部侍郎徐元梦带领下来到华人运动会场。 眼前占地数里、数丈高的场馆气势恢宏,青灰色砖石垒砌的阶梯层层叠叠,飞檐下嵌着通透如冰的琉璃观景窗,阳光穿透时折射出斑斓光影。 "这...这当真人力可为?"琉球使团年轻随员攥着记录用的绢帕,声音发颤。 年长的通译摘下眼镜反复擦拭,"莫不是误入了仙宫?" 尚志伟伸手抚过石柱上精美的运动浮雕,触感细腻如脂,"两年前初见水泥路面,我以为已是奇景,不想今日..." 场馆外的商贸街人声鼎沸,西洋座钟与珐琅彩瓷比邻而陈。 使团医官指着药铺橱窗里的消毒酒精瓶,皱眉转头问尚志伟:"这小小一瓶,闻着刺鼻,怎会有祛毒之效?" 徐元梦闻言抚须而笑:"此乃酒精,寻常伤口擦拭,可杀灭致腐病菌。 疫病流行时喷洒街巷,能阻绝病气传播。 此前天花肆虐,正是靠它遏制蔓延。"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小瓶演示,指尖蘸取少许在众人面前点燃,蓝色火焰转瞬即逝。 "将酒精注入特制灯盏,便成了酒精灯,在新式学堂的实验室里,常用来加热试管、蒸煮器皿,比炭火更洁净高效。” 尚志伟望着跳动的火苗若有所思:"如此神物,若传入琉球..." 尚志伟盯着跳动的火苗,目光闪烁:"此等神物,若能传入琉球..." 徐元梦洞悉其意,淡笑道:"只是当下酒精产量微薄,价如黄金。 琉球采购可享九折优待,聊表天朝情谊。" 尚志伟神色骤变,刚要摸向钱袋的手顿了顿。 听闻一小瓶竟要百枚银元,原打算采购数十桶专供王室的念头瞬间打消,只草草取银象征性的买了几瓶。 街头突然掠过一道身影——有人骑着两轮车疾驰而过,木轮碾过水泥路面发出清脆声响,惊得众人纷纷避让。 "这叫中华自行车,寻常百姓都能骑。"徐元梦微笑解释,袍袖轻扬指向远处。 尚志伟目瞪口呆——只见两轮车架上,人坐上去竟能自行飞驰,当真是奇物。 尚志伟刚欲开口求购,却听徐元梦报出价格:"一辆九百银元。" 尚志伟喉间一滞,此行所携银两用度大半,清廷未赏分毫,再添这笔开销,归途盘缠都要成问题,只得强压下念头,讪笑着移开目光。 尚志伟望着平整宽阔的街道,十余次访清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从《中华日报》创刊开启民智,到新式学堂书声琅琅。 从天花疫苗普济众生,到眼前这座气势恢宏的运动会场…… 尚志伟不禁长叹:"大清气象日新,琉球可学之处,何止万千!" 街头空地上,百姓家孩童追逐蹴鞠,笑闹声此起彼伏。 徐元梦抬手示意,目光投向尚志伟:"九月运动会近在眼前,藩属齐聚,皇上盼着与诸位共襄盛举,不可懈怠。" 尚志伟闻言立即整衣肃立,恭敬行礼:"徐大人放心!年初接旨后,我王便命世子尚穆全权督办。 开春便在琉球全境张贴告示,广纳田径、角力、骑射等民间能人异士。 如今已遴选出百余名健儿,每日于那霸港校场集训,还重金聘请大清教头指导。" 尚志伟话音微顿,神情略显拘谨:"只是琉球孤悬海外,器械匮乏,训练之法也难及大清完备。 出发前,世子特意嘱托我向大人请教赛事细则。 若能得些新式训练之法,琉球必铭记恩情。" 徐元梦抚须轻笑,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递过去:"早为贵国备下了,这是运动会竞赛规程与评分细则,另有几幅新式训练器械图纸。 明日可随我去城南百姓自发组织的'健身社',那里的民间教头虽出身市井,却琢磨出不少新奇训练法子,跳绳练脚力、抛沙袋增臂力,连卖豆腐的汉子都能举石锁五十斤,说不定能让你们有所启发。" 尚志伟双手捧过尚带墨香的书卷,指尖微颤:"谢徐大人厚待!此番回去,定将大清之先进所见悉数禀明国王。 琉球虽小,也要在运动会上赛出风采,不负皇上隆恩!" …… 养心殿内,檀香萦绕。 礼部尚书杨名时手持奏折,神色凝重:"启禀皇上,自开放通商以来,西洋传教士于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广设教堂,已达九十八处,受蛊惑入教者逾万人。" 杨名时顿了顿,指尖轻叩奏折:"更有甚者,近日闽浙多地频发教民冲突,传教士竟公然禁止信徒行祭祖之礼,悖逆我朝纲常伦理。” 弘历指节轻叩龙案,陷入沉思。 身为洞悉历史走向的穿越者,弘历比谁都清楚,传教士们绝非仅为布道而来——办学授业、悬壶济世的外衣下,是刺探国情、收揽人心的算计,山川地理、民俗物产,皆成其密报内容。 然而大清盛世表象下,科技制度已显颓势。传教士携来的算学精要、天文奥秘,恰是破局之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前弘历开埠却不禁传教,正是要以西方新知为刃,劈开蒙昧枷锁,在市井烟火里厚植新政的生长沃土,为革新铺就康庄坦途。 弘历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轻叩扶手,沉吟道:"朕开放口岸,意在广纳西学、启迪民智。 西洋教堂借行医授课之便,确让百姓接触到算学、医术等新知,此乃善举。" 弘历眸光微凝,话音陡然沉下。 "若借传教之名,禁我子民行祭祖之礼、坏千年礼法纲常,便是触了底线。 ” 礼部尚书杨名时连忙跪地:"皇上!如今清华、北大等新学学堂相继而立,每年毕业学子上千。我中华莘莘学子聪慧勤勉,足以研习传播新学。 洋教以天堂地狱为饵,借施药义诊收买人心,更借教案干涉词讼。 如今竟妄图禁绝祭祖,此乃亡我华夏衣冠、乱我人伦纲常! 臣恳请立即重申雍正朝禁教令,将传教士尽数驱逐!" 首批留英学子,北京大学教员吴淑度叩首陈言。 "臣在英研习神学数载,深知宗教实为凝聚民心、塑造共识之重器,若强行禁教,恐激起反弹。 依臣愚见,不如另辟蹊径——皇上可知,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所藏《马可·波罗游记》,西洋学者在边角批注满是对我华夏造纸术的赞叹?" 言罢,吴淑度徐徐展开一卷泛黄帛画,燧人氏持火划破混沌的图腾在摇曳烛光中熠熠生辉。 "传教士宣扬亚当夏娃的创世传说,我华夏早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壮阔神话。 他们传颂诺亚方舟的救世故事,我们更有大禹疏浚九河的不朽史诗。 臣以为这些镌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文明密码,才是抵御异教最坚固的精神铠甲。" 弘历目光灼灼,轻抚龙椅扶手,他早有以中华文明重塑精神纽带之意,只是忌惮宗教对朝政的潜在威胁。 此刻吴淑度之言正合心意——或许该筹建一个官方组织,以文化传承为纲,既弱化宗教色彩,又能培育全民共同价值观,即便山河破碎,文明火种亦能绵延不绝。 弘历负手而立,眸光深邃如渊,方徐徐开口:"吴爱卿所言,恰中要害。 观夫华夏千年,佛教自天竺东渐,与儒道交融成三教鼎立。 伊斯兰教随丝路入华,于回疆生根。 本土道教更承黄老之学,绵延千载。 即便是明末传入之天主教,也曾短暂栖身。 此等宗教能跨越山海、穿透岁月,皆因暗合人性对精神归处之求索。" 弘历踱步至舆图前,指尖划过广袤疆域:"如今民间信仰庞杂——北地多崇关公武圣,江南奉祀妈祖海神,蒙藏尊奉达赖班禅,回部恪守清真教义,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如散沙难聚。 长此以往,非但难以凝聚人心,更恐为外敌所乘,借信仰分歧动摇国本。" "治水需因势利导,治心更当如此。"弘历转身时神色凝重。 "朕意不在禁绝某教,而在重塑文明主体性。 昔年佛教汉化,方有禅宗兴盛。 伊斯兰教入乡随俗,方得扎根中原。 今亦当以中华文明为根,熔铸各教精华,打造贯通满汉蒙回藏、超越教派之共同精神图腾。 唯有让百姓在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找到文化共鸣,在孔孟之道、老庄哲学里觅得精神依归,方能筑起抵御文化入侵的长城。" 吴淑度听得热血沸腾,重重叩首:"皇上以文明治心之策,既承千年道统,又应时代变局,实乃长治久安之根本!” 一旁的杨名时亦心领神会,旋即明悟皇上深意:此乃欲筹建官方信仰规制体系,以整顿民间信仰纷杂之态,重塑天下精神秩序。 弘历神色凝重,掷地有声:"朕意已决!即刻设立'炎黄协会',以'传承华夏文明,凝聚中华民族'为宗旨。 朕亲任会长,统筹全局。各省府州县遍设分会,遴选德高望重、赤诚爱国之士掌理。 虽无实职,但享朝廷特殊津贴,入会者须经多重核验,确保立场坚定、守道不移。" 弘历转向吴淑度时,语气转为殷切:"吴爱卿掌教北大,深通中西文明。 速率校内鸿儒,梳理华夏文明脉络——从盘古开天辟地、伏羲画卦启智,到炎黄结盟熔铸族魂,再至大禹治水、神农济世、燧人取火。 将创世传说与英雄史诗编撰成典,彰显我文明开拓创新之伟力与千年传承之厚重。" 吴淑度闻言,伏地叩首,额头触地良久方起:"臣蒙圣上重托,定率北大群贤夙兴夜寐,考据典籍、辨明真伪,将先祖精神凝于笔端。 誓以春秋笔法着成文明圣典,不负陛下所望,不负华夏千秋!" 弘历神色一肃,目光落在杨名时身上:"杨爱卿,着礼部即刻制定章程:其一,每年大年初一,各地官府须至协会分会场馆举行公祭,缅怀华夏先祖,懈怠者以渎职论处。 其二,分会场馆向民间免费开放,使万民皆可领略文明底蕴。 其三,敕令各府县学宫、书院,每年组织学子前往祭奠学习,聆听先贤事迹,传承文化根脉。” 杨名时伏地叩首,以额触地:"臣遵旨!必竭尽所能襄助协会诸事,不负圣恩!" 弘历神色渐缓,语气转为恳切:"炎黄协会既非崇奉神明之宗教,亦非争权夺利之政团。它是以华夏文明为经纬、以共同血脉为纽带的精神桥梁。 唯有让满汉蒙回藏各族同胞,都能在盘古开天、炎黄结盟的传说中找到情感共鸣,在大禹治水、仓颉造字的故事里汲取精神力量,方能消弭民间信仰分歧,凝聚举国人心。 如此,我大清方能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抵御外邦文化侵袭,永葆江山稳固、万代昌隆。"喜欢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