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除夕夜(上) 建元三年,新春佳节。 这可以说是华朝百姓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春节了。 自从华朝成立以来,除了极度偏远的区域之外,即便是以往多困顿的云南、广西之地,也因为华夏人民军起家于此,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得益于系统爆装的大量民生科技,以及华朝修建铁路、大兴土木、大力发展工业,老百姓除了种田之外,多了更多的讨生活的路子..... 老百姓的兜里着实攒了些银子。 而且缅中行省和暹罗交趾等地源源不断的输入粮食,加上红薯和马铃薯的广泛种植,老百姓几乎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所以这个春节,华朝的百姓们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处在快乐的氛围里。 即便是刚刚收复的关外蒙古草原,打倒了原先在骑在大家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之后,普通牧民们也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在这种举国欢腾的氛围下,京城朝廷中枢,却是愁云密布。 陛下接连几日不见百官,中枢之内各部的部长,政务院顾炎武为首的高级官员,还有牛甘俊、王大柱二人,每天吃不下睡不着。 除了盯着下属继续追查鞑子朝余孽,深挖京城和各地的官员腐败之外,这帮人每天就是不断地轮流去宫门口求见陈昊。 只是每天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陛下乏了,诸位请回吧......” 众人也不敢多打扰,只能悻悻而归...... 直到年三十的傍晚,事情终于有了变化...... ...... 因为陈昊回宫,对外界不闻不问。 顾炎武不得不牵头继续处理鞑子朝余孽一事。 就在他强打着精神,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坐上回家的马车后,他习惯性的靠着车厢壁,在马车一晃一晃的节奏里,抽空打了个盹儿。 等到马车停下,顾炎武原本以为已经到家,掀开车帘才发现,竟然被带进了宫里。 玄武分部的部长朱大常,恭敬的守在马车外面。 看见顾炎武从车里出来,立刻上前搀扶了一下,同时说道:“顾院长,陛下要见您!” 听到陈昊终于肯见自己了,顾炎武顿时激动的差点儿热泪盈眶。 他深吸一口气,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借着朱大常的搀扶下了车:“陛下在哪,快快带我去......” 朱大常自然能理解顾炎武的心情,当下立刻在前面引路。 没多会儿的功夫,两人就穿过几道偏殿,绕过御花园到了神武门门口。 “陛下不在宫里?” 出了神武门就算是宫城之外了,所以顾炎武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大常笑了笑道:“陛下就是如此吩咐的,顾院长跟着我就行.....” 听到是陈昊的安排,顾炎武不再言语。 两人沿着石桥过了筒子河,又穿过万岁门,进到了后世的景山公园之内。 又走了一段路,顾炎武终于看到了正站在亭子里的陈昊。 朱大常停住了脚,对着顾炎武说道:“顾院长,陛下在那里等您,我就不过去了......” 顾炎武点点头,他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 几十岁的人了,宛如十七八岁的少年,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陈昊身后。 “陛下......” 两个字叫出口的时候,顾炎武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这么多天来的担心、不安..... 种种复杂的情绪在他的心头环绕,仅仅说了两个字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陈昊回过头,整个人的状态却是和顾炎武想象的大不相同,完全是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看见顾炎武的反应,陈昊笑了笑,拍了拍顾炎武的肩膀:“老顾,这几天辛苦你了......” 一句老顾,让顾炎武忍不住回忆起两人相识不久,共同征战天下并肩作战的情景。 即便顾炎武已经是久经风霜,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陈昊自然知道顾炎武这几天心中承受的压力,没有去打扰顾炎武,而是抬手对着朱大常挥了挥。 朱大常立刻识趣的带着其他人,退到了更远的地方,既不打扰到这边,又不会离得太远...... 陈昊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站在旁边。 而顾炎武也很快收住了眼泪,稳定了情绪之后,有些郝然的对着陈昊说道:“陛下,我......” 陈昊再次笑了笑,随后说道:“老顾,你看那边熟悉么......” 被陈昊一岔,顾炎武也就顺着陈昊的话头,看向了陈昊指着的方向:“那里,臣似乎是第一次见......” 陈昊愣了一下,随后哑然失笑。 他也是有些想当然了。 现在并不是后世,这里也不是后世的景山公园,随随便便就能进来的地方。 之前的鞑子朝,这里也算是皇宫内苑,顾炎武一介平民,甚至还是鞑子朝廷缉拿的对象,怎么可能来过这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现在是华朝了,顾炎武如今已经在政务院身居高位,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也是第一次来。 陈昊重新开口说道:“看见那个土坡了吗,那就是前朝崇祯皇帝上吊的煤山......” “就那棵歪脖子树,就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用的,旁边吊着的是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顾炎武顿时吃了一惊。 崇祯帝吊死煤山的事迹,天下百姓都是有所耳闻。 当初光复京城的时候,顾炎武也曾短暂的回想起这一段大明最后的悲歌,不过转瞬就被繁多的政务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这前朝亡国之君的一席之地。 不过今日亲眼看到崇祯皇帝吊死之处,还是让顾炎武唏嘘不已,同时也有些惊讶:“这棵树还在这?没被鞑子砍了?” 陈昊摇摇头道:“天下人都以为鞑子得了大明的江山,会对大明的一切赶尽杀绝......” “结果万万想不到,就在皇宫之内,鞑子两任皇帝不仅没有砍掉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树......” “而且无论是鞑子的顺治皇帝,还是康麻子小皇帝,还经常到这颗树下来自省......” “他们时刻在提醒自己,绝对不能重蹈崇祯皇帝的覆辙......” “而当时的南明小朝廷在做什么呢.......”喜欢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