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哥哥再见!” 小明达趴在赢世民的肩膀上,面无表情的冲他摆手。 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淡然。 仿佛刚刚那个眼里发光、主动请求拜师的孩子只是幻觉。 而李北玄站在书房门口,表情有些痴呆。 “佐官?我草……佐官是个啥?” 李北玄一边摸着下巴,一边陷入穿越以来最深的一次文化断层。 毕竟他只知道大佐。 这佐官是个什么玩意儿,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佐官……佐……辅佐之佐? 听着有点古怪啊。 说不上来是官大还是官小,但“佐”这个字嘛…… 一听就知道,不是主角,是配角。 八成就是那种跑腿端茶倒水写笔录整理奏章、伺机背锅的杂项型选手。 李北玄皱着眉回忆。 但不管是在《至尊红颜》还是《大明宫词》之类的电视剧里,都没见过这个官。 八成是自己历史知识盲区了。 毕竟他穿越之前,看的最多的是军事小说和综艺节目,要弄清各种官职什么的,真挺难为他。 不过说到底,这是个官啊。 挂个名,领俸禄,不用上工地,不用背锄头,可能还管饭。 听着就比种地舒服。 既然如此,明天就去礼部那边打听打听。 看看这佐官到底是干什么的。 要是清闲点,最好是那种“每日一跪、月终领钱”的闲散差事,他就勉为其难当一当。 反正俸禄谁会嫌多? 要是再附送一间带花园的小值房、几个不用指挥的办事吏员,那就更妙了。 但要是那种,天天对着文牍材料抄抄写写、随主官出门干活、还要凌晨五点到衙门点卯、下班后还得写政务心得的劳神差事…… 那就算了吧。 他不图仕途,图的是清静和饭碗。 万一进去天天得帮人写章、审表、对数,那就不行。 官可以当,但不能当得太辛苦。 在他李北玄的价值观里,朝堂仕途不如小酒一壶,河边晒太阳。 所以这事儿明天再说,不急。 先摸清情况,再决定干不干。 …… 第二天一早,李北玄便懒洋洋地出了门,赶往礼部。 礼部在皇城东侧,临街而建。 青砖红柱,门匾上的“礼部”二字为太宗御笔。 刚劲有力,颇有威严。 而李北玄刚站到门口,便有小吏前来迎接。 “定远伯大人?请!尚书大人吩咐过,一有您到,立刻请至后堂!” “陈叔叔也在?” 李北玄眨了眨眼,顿时有些好奇。 而此时,后堂书案之后,坐着一位面容清癯、身着紫袍的中年人。 额头宽阔,气质斯文,正是礼部尚书陈平。 “哈哈!你小子,今天落到我手里了吧!” 陈平一见李北玄出现,顿时乐了。 而李北玄抽了抽嘴角,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赢世民为啥突然叫他来当官? 这佐官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最重要的是…… 陈平为什么一副摩拳擦掌要收拾他的样子? 他这几天造什么孽了吗? 没啊! 想到这里,李北玄顿时理直气壮。 “那咋了?你打我撒?” 陈平:“……” 看着陈平一脸无语的表情,李北玄嘿嘿一笑:“陈叔叔,我昨儿刚得个佐官的名头,实在不知这差事干啥的,特来讨教一番,您别吓唬我啊,万一我辞了咋办?” 陈平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其他五部的尚书,都憋着想把李北玄划拉到他们那边去呢。 万一他跟李北玄开玩笑开冒了,把他吓唬走了,让那五个老狐狸捡了便宜,那他不亏得慌? 想到这里,陈平笑了一下,伸手请他落座,又亲自倒了杯茶,推过去道:“这佐官还挺复杂,你先坐,且听我慢慢道来。” “哦。” 李北玄一屁股坐下,端起茶盏,认真听讲。 “所谓佐官,其实并非正式官名,而是对一类辅助职务的通称。正史中并无佐官一职,但在实际政务中却极常见。” “若是以礼部为例,下辖四司:主客、仪制、祠祭、贡举,各司皆设郎中、员外郎。” “其中郎中为正官,员外郎便为佐官。” 李北玄一听这话,顿时恍然。 看来他昨晚猜得没错,佐官就是个打辅助的。 而陈平继续说道:“员外郎虽是佐,却也分主次,事务繁简不一。如贡举司之员外郎,每逢岁试、会试、殿试,皆要经手大批案卷、文牍,可谓繁忙,而主客司的员外郎,则多处理四夷朝贡、国书翻译、礼仪接待等事务,平日里反倒清闲些。” 李北玄边听边点头,脑子里慢慢描出画面。 他现在大致明白了。 这佐官其实就是副科长、副主任一类的角色。 平时辅佐正职,官职不高。 但也能参与政务。 关键是挂了编制,领了俸禄,干得好还能升官发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我现在被授佐官,指的是哪一个司下头的?” 李北玄问。 而陈平微笑:“陛下御笔亲书,说你对典章礼制不甚了解,且才入仕,不宜骤授重任,故拟将你挂在祠祭司下,授散秩员外郎,协助整理祭祀礼仪、山川社稷名册之类,不常外出,亦无定时。” “……” 而李北玄听到散秩、不常外出、无定时这几个关键词后,眼睛顿时亮了。 “也就是说,我可以偶尔露个脸,写两份文书,剩下时间在自家院子种菜写字晒太阳?” “……大致如此。” 陈平笑着点头,“若无大典国祭,祠祭司确实较为清闲,不过嘛……” 听到这话,李北玄顿时眼皮一跳。 “陈叔叔,你等等。”李北玄连忙制止。 陈平不解:“嗯?” 李北玄尬笑一声:“就是这个……这个不过能不能删掉?我这人最怕不过、然而、但是这类词,听多了容易心慌。” “……你别急。” 陈平有些好笑地摆摆手,“这个不过,其实也不算坏事。” “虽说祠祭司平日事务清淡,但偶尔也需外出查访地方祠庙、祭坛、社稷坛、山川神位之类,有时是奉旨勘查,有时是巡视奏报。” “不过这类差事,除非年内有大事,例如修新庙、平定蛮夷、封禅大典、迁改祭次之类,不然一年也未必能轮到一次。” “我只是给你提个醒,让你知道知道而已。”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