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大道直通天际,圣光之下,抱山全身银光闪烁,他终于破了文路!
他破文路,是因为他用实际行动给圣言“因此施教”诠注了崭新的内容。
圣典之中的“因材施教”其实是一个典故,说儒圣的两位弟子请教儒圣。
其中一人说:师尊,我如果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是不是要立即施行?
儒圣言:是!你该立即施行。
另一名弟子也问他同样的问题:师尊,如果我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是不是要立即施行?
儒圣言:不,你得等一等,看一看。
第三个弟子不解:师尊,两位师兄问了同样的问题,为何你的回答截然不同?
儒圣笑道:前面那位,是一个性格优柔寡断之人,所以我鼓励他想到了就做;后面那位,是性格急躁之人,所以我劝他三思而后行。不同的人,不同的教导,视为因材施教。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由来。
儒圣本意是面对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教导方式。
但在海宁,因材施教四字,被注入了完全不同的内涵——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施行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抱山充分理解了这一点,将“因材施教”四个字的边界大大拓宽!
所以,他完成了圣言新注,他破入了文路!
圣光灌体结束,林苏满脸笑容:“抱山先生,当日我留先生在海宁住上三年,承诺你若不能突破文路,我为你装满壶中酒,送你万里行,今日你突破了文路,我的酒是不是省了?”
抱山破入文路,林苏发自内心地高兴。
关于他的文路,还要追溯得很遥远的过往,那个时候,天是黑的,水是黄的,林苏还只是个秀才,陈姐还是处……
当时为了将抱山这个大名士拐下,林苏给他许下了“文路”之约,于今,事隔两年,终于成了!
哈哈哈哈……
抱山仰天大笑:“你个臭小子当时用文路画个大饼,将老夫一拐两三年,如今还想把酒给我省了?想得美,酒的配额直接翻倍,一个月十坛。”
第541章 将拐骗进行到底
丁大儒、任太炎面面相觑,眼睛里也都有了热切。
他们也是大儒,他们也渴望破入文路。
抱山破入文路刺激了他们,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努努力……
林苏看着他们贼绿的眼神,有点怕他们扑过来扎堆儿跟他寻求灵感,带着陈姐赶紧走,进了术班。
一进入术班,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人群中跑了过来,扑嗵!
“师尊!”
身后的一群人同时围了过来,外围几个老师微微一惊之下,也同时跪下:“拜见恩师!”
陈姐唰地一声跑得老远,将轻功都用上了……
“都起来!”林苏轻轻挥挥手,将外围的老师们召唤起来。
他面前的那个孩子没起来,脑袋抬起来了,脸上全是开心的笑容,正是他的弟子杨春。
“杨春,你也起来!”
杨春起来了:“师尊,你怎么来了?”
“过来瞧瞧你的学业!”林苏敲敲他的脑袋。
“师尊,春儿已经会破解圆方之题了……”杨春很得意,旁边的几个老师也围了过来……
恩师,小师弟的算术是最好的,连弟子都及不上他。
恩师,小师弟特别用功,每天晚上最后睡的人多半是他。
恩师……
七嘴八舌中,杨春乐开了花。
林苏笑了:“你们也别左一句右一句地夸他了,这孩子尾巴都上天了……”
众人全都笑了,杨春抓脑袋,不好意思……
“大家该干嘛干嘛去,我带杨春走走!”
他带着杨春漫步而上,一步步登山……
众人不能跟随,唯有陈姐,离着七八步跟着……
“杨春,我曾经答应过你,你在术班学一年,如果能够跟上进度,我会教你一些东西,现在你至少是跟上了进度,也实现了你我的约定,接下来,我可以教你一些东西,说说看,你想学什么?”
这个问题突然抛出来,杨春懵了……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其实也想了很多……
他每天刻苦学习,只为实现师尊给他的那个条件……
他也想过,如果师尊肯教他东西时,该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