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人才对于夜郎国很重要,那些大臣也都觉得很重要,但是,你让外来人来侵占他们子弟的地盘,只为了让这个国度更强盛些,他们却不愿意。国之大局人人会说,如果不关乎自身的利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得慷慨激昂,但是,如果跟自身的利益形成了冲突,他们优先考虑点,一定会是自身的利益。
这是朝堂死结,这亦是人性死结,这绝对不是面前这两个老头能够解得开的。
而且他们还拿不到桌面上来说,因为那些反对的大臣说辞同样冠冕堂皇:圣道治世,正大光明,至大至正!挖他国之根,断己国子弟之路,哪一条都非圣道正途!
这番话,每个字都闪着圣道的光芒。
但是,却也充分体现出林苏当日所作出的那个论断:圣道治世,但取所需!
圣道就是个框,其实也是……什么都可以朝里面装。
两位大员沉默良久,曹大人打破沉默:“周大人可知,还有一事,涉及赤国,亦是林苏带来的……”
“何事?”
“林苏上元夜入大隅,掀起一番风云,但是,他所停留的时间不过区区数日,随后他就入了赤国,这一入赤国,赤国的风浪不比大隅小,实际损失甚至更为直接。”
周大人大惊:“你细细道来……”
曹大人详细讲解……
林苏入赤国,伪装成诗圣圣家弟子诸葛清风,到东宫拿到太子路引,入问心阁,盗取问心阁的祖莲,问心阁顶层高手尽皆出动,未能拿下此子,随后,问心阁找太子兴师问罪,太子百口莫辩之际,召开同心阁之会,太子、二皇子、火族、问心阁、诗圣圣家代表齐齐到场,但就在这么盛大庄严之会上,问心阁突然出手杀了太子,掀起一场足以改变赤国国运之大变,赤国皇帝当场下令,十万御林军离京,绝灭了问心阁……
目前赤国朝堂,已经乱成一锅粥,朝堂大清洗,军事大撕裂,一时之间,已经作好准备越过青盘江的大战戛然而止!
周大人全身颤抖:“先毁大隅国运,再消赤国国力,两次运作,两国国运齐变,这就是此子的手段?他已经着手剪除大苍四邻?”
第924章 滴水观外一顿揍
曹大人也大惊:“周大人也认为,赤国之事,乃是此子旨在消除赤国国力的行为?”
“自然如此!”周大人道:“他入大隅,大隅阅兵生大变,必是他之所为;大隅文庙被毁,导致科考取消,亦必是他之所为!赤国问心阁之灭,是他所为,引发问心阁之灭的‘太子被杀案’,同样是他所为!”
曹大人大惊失色:“周大人,此言可是有证据?”
“此子行事,滴水不漏,如此犯忌之事,焉能给你留下罪证?但是,曹大人,你可知道智道行事与世道行事有所区别?”
“何种区别?”
周大人道:“世道行事,论迹!智道行事,论链!”
何意?
一般人行事,需要看证据,证据,就是迹!
但智道之人行事,你不能只看证据,因为智者的证据,你根本找不到,你只需要看逻辑链条,看结果!只要这结果是吻合他的初衷的,那一定就是他做的。
林苏在大隅铁血军团阅兵式前三天入大隅,指向性清楚无比!
铁血军团是干嘛用的?
就是拿来杀戮大苍的!
林苏愿意看到吗?
显然不愿意!
所以,阅兵式上发生任何事情,你甭管林苏在不在现场,甭管有没有留下蛛丝马迹,这事儿一定是他干的!
文庙被毁,李炽绝对不愿意看到,但林苏愿意看到,所以,这事儿也是他干的。
赤国问心阁被灭,是他起的头,结果是他愿意看到的,那么,与此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是他干的!
这就叫论链不论迹!
论迹你找不着,论链你可以看得更清楚!
这一出,不仅曹大人目瞪口呆,就连林苏都是无语抚额……
我c你祖宗八代的周某人,你还真是蛮横得很啊,但比较神奇的是:周某人作出的判断,跟真实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这看着是野蛮不讲理,但透出的却偏偏是智道思维。
“周大人,你退出朝堂,隐居滴水观,看来是对的,抛开朝堂杂事的干扰,一门心思钻研智道,才能将世事看得更清!”曹大人站起,深深一礼:“相爷让老朽专程前来问计于大人,假如林苏真有铲除四邻之心,我夜郎如何应对?”
这番话出口,林苏的酒杯停在了空中……
因为这番话中有两个关键词,让林苏感觉到有点意思……
第一个关键词是:退出朝堂,专修智道。
说明什么?
这位周大人原是朝堂大员,但现在不是,不是朝堂大员,但对于别人的“大人”之称也根本没有拒绝,而且他也口口声声称对方为“大人”,这说明他的隐居,其实并非真的隐居,只是暂时抛开朝堂杂事。
第二个关键词是:隐居滴水观。
滴水观,是他曾经在瑶池会上接触到的一个宗门,也是他此行的一个目标……
那个周大人微微一笑:“相爷从林苏下手对付大隅和赤国之事中,解读出本朝的危局,心系朝堂安危之心,老朽表示佩服,但是,老朽的判断,却有几分沮丧。”
“沮丧?”曹大人脸色微变:“大人预感到在接下来的林氏入侵中,我朝危机难解?”
周大人轻轻摇头:“恰恰相反!老朽觉得我朝根本就没有危机,正因为没有危机,才感觉沮丧。”
曹大人目光闪动:“老朽不明白大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