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天地,并不适合这些圣人,为何?因为他们数千年前破界而来,来时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没有一人破入圣人之上的那个境界。
说明什么?说明这片天地的天道,不是他们自己的天道,天道不曾眷顾他们,他们在这片天地,只是笼中客!
这个立意一起,林苏转眼间站到了这些圣人同样的高度。
其次呢?
这七十二圣人,并由他们创立的七十二主宗,经过数千年演化,已经变成了三千宗门,异域之人繁衍生息,亿万里山河已经变成了拥有百亿人口的巨大国度,这些人中,有异域来客,在异域后裔,同样有当地土著,这些土著其实是正宗的人族,只不过,千万年演化中,早已失去了血脉的正统,几乎全是杂……种。注,并非骂人。
最后,这片天地,似乎没有出过真正的人雄,所以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只有一些大小城邦,无数世家大族,管理一片混乱,没有国君,没有律法,有的只有宗门规矩,势力规矩,江湖规矩。
这也难怪,有圣人所在的地方,抬手间毁天灭地,什么国度能够立得住?
什么法律能管得了他们?
所以,这整片天地,就是一片铁血丛林,真正信奉的,就是实力为王,有实力的,占山占水占人,没有实力的,要么归顺要么灭亡。
幸好,也还有些与人族世界相通的东西。
比如说,元气石作为通用货币,可以实现货物的自由流通。
比如说,宗门为了开枝散叶,也会讲求自己的脸面,也会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底线,只要别人对它没有威胁,宗门弟子行走天下也是挺讲道理的。
甚至于,这里也还有文道。
不过,文道不是修行,文道,只是让人明白事理的东西。
如果说文道跟那边世界有相通之处的话,那就是:世人对于文人也颇为向往。
于是,那些江湖行走的侠少,也喜欢摆出文人的作派,换来江湖路上少女的青睐……
前面江面上,就有一人,坐着一条法器飞舟,手摇折扇尽显文道风流,林苏目光落在他的肩头,这肩头有一只鼎形印记,显然是一个宗门弟子,而且他脚下暗流涌动,显然也是一个象天法地的修行人。
象天法地的修行人,凌空万里是常态,断然没有理由坐船,但他偏偏就坐了,目前的季节已是冬季,雪花都飘了,更没理由摇扇,他偏偏就摇了。
如果是在那个世界,林苏或许可以跟这文人作派的人亲密亲密,但是,在这里,他没这个理由,所以,他打算走人。
脚下一动,踏浪而行,走水路而入绝道山。
然而,他刚刚走出十步,前面的那条小船突然一横,挡在他的前方,那个少年郎折扇轻轻一开,扇了一扇:“这位兄台,可是从风临谷出来?”
“是!如何?”林苏道。
“身上有何种收获?尽数献将上来,准你离去。”少年人道。
林苏皱眉:“现在强盗也如此注重包装了吗?竟然包装成文人形象?”
“哈哈,圣人有云:道缘遍地,有心者求之!阁下从风临谷而出,身上之物完全不可测度,兴许某种天大的缘分,就在阁下行囊之中?错过了,岂非失缘?”
林苏缓缓点头:“行囊之中,或有机缘,一个或有,就是抢劫的理由!倒也有理!好吧,我……做这个强盗!”
后面六个字一出,林苏突然出现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脸色猛地一沉,但是,他的眼睛瞬间迷茫,因为一根手指准确地出现在他的眉心。
手指与他眉心一接触,他的意识全盘迷乱。
而与此同时,江水化剑,冲天而起,弄成一个隔断,阻断一切……
岸边,一个女子霍然回头,盯着这江面上突然升起的水花,眼有异彩:“剑世界?区区落花宗,年轻一代中竟然有剑世界?”
水花落,船上一团血雾悄然飘散,只有那个少年郎手持折扇,折扇轻轻一摇,血雾彻底荡平,他又恢复成了长河泛舟,斯文弄月的浊世佳公子。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位落花宗少宗主已经换人了。
林苏一指灭了他,读取了他的意识,换了他的衣服,蜃龙秘术之下,化为他的模样。
必须得说,林苏进入异域,几大神通共同作用,他的滑溜简直是匪夷所思。
蜃龙秘术,扰乱诸天的大神通,一旦施展,滴水不漏,化形术之极致。
精神力秘术,读取他人意识,伪装就不仅仅是形似了,而是神似。
林苏知道了这个人是谁,落花宗少宗主解语花!
这个名字,林苏表示甚是无语。
人如其名,此人之风流也是闻所未闻,创造的记录是每次下山,必睡十女以上,此番下山,他目前才睡七个,任务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第976章 风流人物解语花
解语花修的也是剑道,但剑嘛,跟这个骚包气质不怎么吻合,所以呢,他用十八把宝剑作为剑骨,制了一把剑扇。
他的剑道,也算是不凡了,至少在同一辈年轻子弟中,不算太差,当然,跟林某人比起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有点意外的是,此人为了斯文,还真的下了一番苦功,他的行囊中竟然有书,而且还不少,虽然林苏从他的意识中,解读不出什么文化底蕴,但人家随身带着几十本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书林苏第一时间用手指接触,让他有些意外。
这些书有的是修行人所写,有的是读书人所写,读书人所写的,文道底蕴竟然……不甚差!
有几本讲述世间道理的书,跟圣殿的第二梯队:典,有异曲同工之妙。
果然,天下间的学问是相通的。
在林苏最开始的那个末法世界,圣典的道理,跟九国十三州世界相通,而来自异域的学问道理,也跟这个相通。
人类进化之路,各个世界的进化之路,离不开书的指引,而书中的道理,也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