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城者,坟茔也。 在《西京杂记》中,夏侯婴掘地得石椁,上有铭曰"佳城郁郁",后来佳城便成为墓地之雅称,沈约就有诗“佳城郁遐望”。 张栻父子之墓,便在宁乡官山。 张栻在理学中地位甚高,号称“朱张并立,如日月之行天”,十多年前,杨廷和还为张栻墓撰写碑记,难怪冯驯慎重相问。 张宜正躬身回道,“老朽先祖是为南轩公捧砚之青衣,南轩公驾鹤之后,家祖便于墓前结庐,不再归蜀。” “哦!”冯驯明白了,这老人先祖是张栻的书僮,在张栻死后,便为其守墓,后人繁衍至今。 “你是南轩先生身旁典籍郎之后,年已鲐背,还能如此向学,不负师旷为学之意,亦不负南轩先生“学问不可一日间断”之功,可称我名教之吉瑞!” 看着张宜正惊喜的眼光,冯驯柔声笑道,“你的卷子本府取了,你且回去休憩吧!” “多谢府尊提点之恩!” 张宜正的声音有些哆嗦,出去的脚步发飘,仿佛脚下踩了浮云。 听得张宜正被录取了,李步蟾由衷地为他高兴,半个时辰之后,午时将尽,他的卷子也誊录完毕。 只是略略检查一遍,李步蟾收拾考篮,起身交卷。 冯驯接过考卷,面无表情地看了首题,眼中闪过一道异样的色彩,转手将考卷递给柳安如,波澜不惊地道,“柳教授也看看这份卷子,看答得如何?” 柳安如拿着卷子,并不去看,先对李步蟾笑道,“李生今日答得如此之快,有李东阳之风啊!” 对着这枚教授,李步蟾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正色道,“学生何德何能,敢望李阁老项背,不过是心正笔正耳!” 李东阳天赋异禀,天顺八年殿试时年仅十七岁,但他发挥出色,竟然第一个交卷,因年纪太小,被皇帝亲自面试,当场对答如流,被取为第四名,二甲第一,传胪。 李步蟾对柳安如深具戒心,哪里敢接他的茬,便以柳公权的故事相对。 唐宪宗元和三年,柳公权参加进士科考试,第一个交卷,主考官问其为何答题如此飞快,柳公权的回答便是“心正笔正,故速成。” 柳安如淡淡一笑,似乎听不出李步蟾的阴阳之意,低头看起了卷子。 冯驯并没有接着看后面的卷子,而是看着柳安如,等着他对文章的评价。 柳安如看文章与冯驯不同,他看得很是仔细,刚开始是还有些漫不经心,没多久便郑重了,接着他的目光便牢牢地盯着卷子,仿佛有个木匠,用锤子将铁钉钉进了木板,再也拔不出来。 两页呈文纸,被他翻来覆去读了三四遍,白净的脸上微微泛起红色,良久之后,他才轻呼一口气,起身将卷子放回到冯驯的案上。 冯驯的嘴角挂起一丝戏谑的笑意,“柳教授,此文写得如何?” “对于这篇文章,下官的意思,就是一句话,”柳安如看看李步蟾,满是欣赏之色,“文气浩瀚,如长江大河!” 李步蟾眼睛一缩,这老小子居然说我的好话了? 面对冯驯那若有若无的笑意,柳安如诚恳地道,“读此美文,纵然身处鲍鱼之肆,亦能闻兰芷之香也!院试过后,李生当入府学读书!” 冯驯笑容一敛,在府试的考场上说院试,这合适么?之前还觍着脸说什么侧重,就是这么个侧重法? “府学为时尚早,不是生员,如何能入府学?” 柳安如看着李步蟾,热切地道,“李生之才,院试必矣!纵有万一,亦可充附!” 府学入学,秀才是硬性门槛,没通过院试者,绝不能入府学读书,不是生员冒入府学读书,按《大明律》,轻则杖责,重则流放。 但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地方因人才不足,允许优秀童生暂附府学旁听,这就是“充附”。 不过,充附的童生只是旁听生,需要通过院试之后才能正式入学。 柳安如火辣辣地看着李步蟾,让他有些发愣,这位不是一直对自己有所成见么,怎么突然转风向了,自己又不是美女,至于这副眼神? 一旁的冯驯倒是洞若观火,柳安如这点小心思,也没什么难猜的。 之前想为难李步蟾,一方面是卢藏的因素,还有一方面,是当年毛伯温任湖广巡按之时,训斥了长沙府学,让柳安如吃了瓜落。 之前李步蟾有些许才名不假,但那只是对联书法,那都是小道,难成大器。 但今日的八股文可就不同了,就这篇文章,莫说童试,就是放到乡试,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甚至放到会试,也可一观。 当年李东阳乡试中举是十五岁,杨廷和中举是十二岁,眼前的李步蟾十三岁,文章比之他们当年,毫不逊色! 岳麓书院能有如今的光景,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出了李东阳么? 有了李东阳,才有了他的学生邵二泉,有了邵二泉,才有了他的学生湛若水。 一脉相承下来,才成就了岳麓书院之名。 柳安如在府学教授的位子上蹉跎多年,眼前突然出现这般人才,他当然想收入府学了。 面对柳安如的橄榄枝,李步蟾装聋作哑,当没听见,别说现在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就是真过了院试,自己也不可能跑府学来读书。 冯驯也调过头,来看李步蟾的第二道答卷。 他首题跑偏,给出了《大学》,第二道四书题,却是中规中矩,出的是《孟子》,题目是“耕于有莘之野”。 这道题出于《孟子》的“万章上”,原文是“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意思是伊尹隐居时躬耕修德,后来受商汤三顾茅庐,再三聘请才出仕。 伊尹这位贤相,在四书中存在感并不强,其他三书都未提及,只有《孟子》有,不但有,还出现了十一次,称其为“圣之任者”。 冯驯抬起头来,一副不认识的模样,“安化李步蟾?” 李步蟾正色答道,“学生正是。” 冯驯点点头,“听闻你擅长对联,我出一上联,若你能对,本府便取了你的卷子。”喜欢大明第一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第一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