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骇人听闻的数据(1 / 1)

用水力带动纺纱机和织布机,用天然的动力代替人力,这并不算是特别稀奇的事情。 因为人们很早就有在利用了,比如灌溉用的水车等。 而用水力来纺纱和织布,这倒是让朱元璋马皇后等人大开眼界。 刘基道:“效率要比人力要高不少,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朱元璋马皇后侧耳倾听。 刘基继续道:“因为水力不稳定,雨水充沛的时候,机器运行得就比较顺畅,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就不能运转了。” 听了刘基的话,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朱辰说的一个东西。 烧开水。 烧开水是最常见的事情,但就是这最常见的事情,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且稳定的动力来源。 就拿纺纱机和织布机来说,水力不稳定,但如果是烧开水的话,那岂不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提供动力,驱动纺纱机和织布机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愈发期待朱辰说的那个烧开水的装置了。 只是现在他还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烧开水的装置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震撼。 因为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的不稳定性,所以,除了水力纺纱厂和织布厂,松江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纺纱厂和织布厂,星罗棋布。 在这其中,无数的工人日复一日的挥洒着汗水,不断的生产出纱锭与布料,同时他们自身也获取了比以往更多的收益。 因为棉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对体力的要求不高,所以不仅是青壮年,就是老弱妇孺也都可以参与其中。 在一些厂区,朱元璋就能看到一些十来岁的孩童参与生产。 不过他并不以为意。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这不算什么事,他小时候也是几岁就给地主家放牛了。 而有的厂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更是实行二十四小时运转制度,三班工人倒着干,人休机器不能休。 松江府的生产,让朱元璋等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撼。 用热火朝天已经不足以形容,可以说是疯狂。 因为生产出来的布,就是银子,就是利益,利令智昏,利益永远都是令人疯狂的。 参观完纺纱厂和织布厂后,朱元璋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松江特区的收成大概多少?” “前不久刚统计出来,给户部报上去的数据是一千三百多万两。” 听了刘基的回答,朱元璋错愕的张大了嘴巴。 “这么多?” 朱元璋已经有预感会不少,毕竟去年正是因为松江特区的几百万两弥补了朝廷国库的一部分亏空,今年应该会更多。 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要知道,大明朝廷一年的税收合并其他收入不过才两千多万两,现在松江一个特区就占了一半。 这如何不骇人听闻? 难怪就连扬州城的劳动力都被这边吸收了,扬州城就算再繁华,拿什么和松江特区比? 就是京师也不行。 一个地区就占了一个国家一半的收入,这放眼历朝历代也都是绝无仅有的。 事实上,自从打开海外市场后,松江特区的棉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进口棉花,生产成为布料,再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周边各大大小小的国家。 松江特区的布料因为量大便宜,所以在庞大的廉价布料市场可以说是没有对手,所向披靡。 所到之处,当地的传统布料市场都被摧枯拉朽般推倒,进而被松江的廉价布所占领。 可以说,除了大明国内,整个东亚地区,都在松江特区的控制之中。 而且随着棉纺织业的急速发展,海外贸易也跟着被带动起来。 而海外贸易同样带来了巨额的收益。 松江特区仿佛形成一个暴风眼中心,将周围的一切都卷进来,而且越来越猛烈。 朱元璋能够感觉到,松江特区正在往一个超级大城市发展…… …… 从松江府回来,便又到了每年年底的小朝会环节。 在小朝会开始之前,户部应该是最忙碌的部分,因为他们要统计大明朝一年的收支,以及做好来年的预算。 此时,户部正在紧张的计算着,一本本账本,堆满了每一个户部官吏的案头。 当看到松江特区报送上来的数据时,统计的小吏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当一千三百多万的数据还是清晰的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松江那边报错数了? “杨大人,您看松江特区报上来的这个数,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小吏捧着账本向户部尚书杨思义请教。 杨思义放下手中的笔,接过来定睛一看,身躯不由得一震……喜欢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上古戒灵 一世战神叶玄 我有一具葬天棺 都市阴阳逆袭录 穿成反派的金手指后,我把他掰正 童话崩坏后,我成了恶魔猎人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 记忆缝补师与时间锚点的守护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