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军粮失途(1 / 1)

“混账小子,让你叫门都不会!” 蓝玉也当真是不满常森这混账小子,让他叫门却弄得跟上门打架一般。 看着被自己一脚踹出去好远,最后摔了个狗啃泥的常森,蓝玉眉头一横,愈发没好气道:“滚起来,给刘公子赔不是!” “舅父.....” “你小子又找揍不是?” 见蓝玉说着便要抬腿朝自己走来,刚站起身子的常森忙后退几步,随即忙冲刘琏抱拳道:“方才失礼,还望勿怪。” “可我当真不是来找麻烦的.....” 没有理会常森那略带委屈的小声嘀咕,刘琏转向蓝玉恭敬拱手道:“梁国公见谅,家父正在打点行礼,今日暂不见客。” “虽是如此,还望公子前去禀报一声。” 蓝玉说着,将一枚桃叶形状的玉坠递到了刘琏跟前。 刘琏虽是不解,可碍于蓝玉情面却也只得回房禀报。 只不过当他踏进正堂的一瞬,却见自家父亲从书案前站起身子,冲他没好气道:“这三道奏疏便是为父留给你的。” “你自己多加斟酌,适当之时呈至御前,陛下见后必会重用于你。” 看着自家儿子那有些呆滞的表情,刘伯温还是忍不住,再次出声劝说道:“琏儿,你并非多智之人,今后于朝堂的存身之道还是那恪尽职守四字!” “父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 刘琏顿了一下,继续道:“父亲,梁国公登门拜访,还给了儿子这个。” 就在刘伯温盯着那玉坠沉思之时,却听刘琏很是疑惑道:“梁国公本是武将,先前更是与父亲有些私怨,按说陛下送父亲还乡养老,梁国公自然不是前来送行的。” 还不等刘伯温开口,刘琏猛的一顿,大惊失色道:“父亲,蓝玉此时过府怕不是来落井下石的!” “父亲切莫出府,儿子这便奏明京兆府.....” 看着刘琏那很是沉不住气的模样,刘伯温努力压制怒火,沉声斥道:“蓝玉乃是国公,又有一品将军衔,京兆府尹才不过三品。” “若蓝玉当真是来闹事,你去求助京兆府又有何用?” “那.....那儿子这就去禀明陛下.....” 见刘琏因这等小事便要求见进宫,刘伯温双眉一横,有些不耐烦道:“梁国公此来并非挑衅。” “早年太上皇在位之时,为父曾求助太后娘娘,放为父还朝。” “当时便是以桃叶为信,代指落叶归根。” “如今蓝玉过府,恐怕应是如今的皇后娘娘效仿太后,过臣下府邸,出言安抚。” 语罢,刘伯温整理袍服的同时,冲刘琏说道:“将院中奴仆带到后院,同为父一起拜见皇后娘娘。” 不多时,刘伯温快步走出房内,于院中恭敬叩拜道:“微臣拜见皇后娘娘。” 在刘伯温的跪拜声中,常氏这才从马车中缓步走了下来,走入院中。 “诚意伯快快请起,今日过府叨扰,还望诚意伯莫怪。” “微臣不敢,此乃微臣之幸。” 待至中堂。 常氏抿了口茶看向刘伯温道:“诚意伯打算何时启程返回青田?” “娘娘以为今日启程如何?” “诚意伯竟如此不愿于京中久待?” 常氏语调平静,缓缓说道:“两年前,本宫代雄英向先生行了拜师礼。” “如今雄英马上到开蒙年纪,先生却要离京返乡?” “嗯.....”刘伯温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应答。 这两年来他都一直被朱标那颇具巧思的奇谋异政所震撼,两年来也从未歇息片刻,故而竟将为雄英小殿下开蒙这事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如今被常氏猛的提起,刘伯温却也有些不知所措。 见常氏确没有说笑,刘伯温深吸口气,看了眼刘琏道:“皇后娘娘明鉴,微臣老迈,才学不足,实难堪当为太子蒙学大任。” “刘琏乃臣自小带在身旁,若臣确有教人之能,犬子如今也不至于碌碌无为。” “诚意伯果真不愿为雄英开蒙?”常氏没有理会刘伯温的推脱,再次出声。 也就在刘伯温沉吟之时,常氏微微摆手,随即却见蓝玉将常森、刘琏带了出去。 当堂内只剩常氏与刘伯温二人之时,却见常氏再次出声道:“陛下放诚意伯还乡一事,本宫也有耳闻。” “只是想来若诚意伯离京,陛下诸多策论便无人言说,更无人能辅佐一二。” “皇后娘娘.....” “诚意伯所虑,本宫自然明白。”不等刘伯温开口,常氏继续道:“眼下我朝正是锐意进取之时,陛下为达成我朝鼎盛之景,其心也是急切。” “故而当下若非陛下决策不当,却不可有过多阻力。” “只是诚意伯,你精通杂学,朝中唯你可辅佐陛下。” “陛下对你器重之心,你也明白。若似你们君臣二人未成一段佳话,饶是本宫看来,也觉可惜。” 常氏缓缓起身朝门外走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言至于此,是留京城亦或还乡,全凭诚意伯心意。” 语罢,常氏便也不再多言,径直便朝门外走去。 也就在常氏即将踏出房门的一瞬,刘伯温赶忙拜道:“谢皇后慈恩,微臣愿以教导太子蒙学为由,忝居京城。” “嗯。” 常氏闻言微微颔首,却也没有多说便朝门外走去。 而看着常氏离开的背影,刘伯温一时恍惚,竟从常氏身上看到了当年马皇后的影子。 天家两代人,两代皇帝陛下重用于他,两代皇后都曾挽留他继续留朝,为国效力。 他刘伯温何德何能,担的起如此殊荣! 此间也唯有尽心竭力,燃尽心血为国效力。 车驾不停,直入皇宫。 常氏刚回宫便径直朝坤宁宫走去。 也是看到常氏的瞬间,马秀英抬眸笑着望去,笑着说道:“丫头倒也是为难你了。” “先前我替你们父皇出宫安抚刘伯温,如今标儿继位,却换成你出宫劝说。” “孩儿不觉委屈。” 常氏走到马秀英身旁,蹲下身子有些不安说道:“娘,兄长没有明说,孩儿自作主张让刘伯温留在京城。” “兄长知道后不会怪罪孩儿吧。” 看着常氏小心翼翼,生怕朱标因此不悦的委屈模样。 马秀英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开口道:“标儿和你们父皇一个脾气,都是极要面子却又口是心非之人。” “你出宫劝说刘伯温,标儿闻言虽有可能不悦,但事后想想,他还是要多谢你。” “嗯.....” “尽管宽心便是。” 将手中纳好的鞋底放在桌上后,马秀英看向常氏,继续说道:“朱家这爷俩都是一个秉性,心里再怎么不愿,可面上却偏要装出个云淡风轻。” “况且你与标儿从小一起长大,他自然不会因此怪罪于你。” 听到这话,常氏这才放心了许多。 与此同时,谨身殿内。 朱标正书写策论,着手解决接下来谷贱伤农带来的挑战之时。 刘保儿神色匆匆,快步走到殿内,匆忙禀报道:“启禀陛下,韩国公、郑国公等几位大人求见。” “言说....言说沈家运往倭国前线的军粮出现差池.....” “快传!” 片刻功夫,李善长、常茂、詹同、李俨等人快步走入殿中。 不等几人行礼,朱标当即看向常茂问道:“沈三石运送前线军粮出现差池?” “是...是....” “一月前沈家店铺将三十万石粮饷送至倭国前线,可前线却说并未收到粮饷。” “想来是....是运粮舰船海上遇难,故而未能按时抵达。” “臣以为不然!”常茂刚一说完,李俨立时开口道:“一月前那批军粮户部查验发现竟有短缺,还是臣出面问询,沈家店铺方才补足。” “微臣以为,沈三石另有他心!” 李俨所言朱标全当没听到,转而看向几人下令道:“即刻从临海粮仓重新拨发粮饷,运往倭国前线。” “如今倭国战事正值紧要之时,粮饷之事断不能有半分差池!” “微臣领命!”李俨刚准备离开,却又好似想到了什么般,开口说道:“只是陛下,如今朝廷既要供给前线军粮,那抛售低价粮一事.....” 还不等李俨说完,朱标一道冷厉眸光直直看了过去。 也是这一瞬间,李俨自不敢多说,忙转身朝殿外走去。 “不消事的东西!”朱标心中暗暗想道,如今供给前线军粮才是当务之急,这李俨竟还想着非议沈三石,还想着继续劝阻自己停售低价粮。 当看到朱标怒气未消,眸光依旧很是犀利。 常茂赶忙开口说道:“陛下无需担忧,据沈三石所言,十日前他便接到军粮未能顺利抵达的消息。” “十日前,沈三石便也再次筹集粮草,发往倭国。” “宣!” 随着朱标声音落下,刘保儿不敢耽搁,亲自朝宫外走去传召沈三石。 也是这个档口,李善长上前一步,出声说道:“陛下安心,据臣所得军报得知,前线军中军粮尚未出现短缺。” “远途作战,前线军中更是有一月存粮。” “即便那沈三石十日前发出的军粮依旧未能顺利抵达倭国前线,此时李俨调拨的军粮,也能在二十日内抵达倭国。” “朕自然不担心前线军粮短缺。” 朱标看向李善长,甚是严肃道:“以太上皇之才,以军中诸位老帅之能,纵然朝中粮饷出现短缺,他们也能在倭国自给自足。” “只是韩国公!” 朱标眉头一紧,语调也愈发深沉说道:“我朝大船足可抵御海上风暴,海上航线也已成熟。” “按理来说,只要军粮从渤海湾运出,便绝无可能中途迷失,自是能顺利抵达倭国前线。” “况且整个大明都知沈家运粮乃是为供给前线,朕还真想知道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打军粮的主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李善长神情一怔,沉吟数秒后竟微微有些震撼之意。 他原以为朱标只是担心前线军粮告急,故而才会似方才那般失态。 可没想到朱标考虑的却更加长远。 真正让朱标在意的,乃是军粮为何失途。 明知沈家运送的乃是前线军粮,可依旧出了问题。 朱标在意的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换句话说,朱标真正在意的乃是皇权未能震慑到宵小纨绔! “陛下所言甚是!” 想明白这些后,李善长同样表情冷峻,正色说道:“倘若军粮是在出渤海湾,发往倭国的海上途中出现差池。” “那我朝当加紧研制更为坚固的新式战船,好抵挡海上风暴。” “只不过据微臣所知,秋日海上应比春日更加平静,虽有疾风却应该无甚风暴。” “运粮舰船又怎会迷途亦或是失事。” 虽然以常理来看,运往倭国的军粮有失,更大的可能是在海上遇难。 或者说从中作梗之人正是想让朱标如此以为。 然而朱标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 如今大明的舰船在陈汉大船的基础上,借鉴了朱标脑中的后世造船技术,按说足可抵御海上风暴。 更何况每艘舰船上都有大明的将士负责押运。 因此运粮舰船在海上失事的可能性极小。 更大的可能,乃是在运往沿海的途中,也就是在大明境内出现了差池。 正因如此,朱标才会如此重视。 面对海上巨涛,大明都有法子克服攻坚。 可在大明境内,却还有天威不至,国法不兴之处。 如此这般,朱标又岂能姑息? 不多时,沈三石在刘保儿的带领下,快步赶至谨身殿内。 前脚刚踏进谨身殿的门槛,沈三石当即跪在地上,仓皇请罪道:“罪臣无能,耽误军粮运送,请陛下严惩!” “尔何敢自称罪臣!” 李善长本就不喜沈三石。 当听到沈三石自称为臣,李善长当即冷呵出声。 然而面对李善长的质询,沈三石虽跪在地上,却仍开口解释道:“大人息怒,陛下曾授臣商会会长之职,官同五品。” “非小人妄言。” “哼!”李善长从鼻子中哼出一声浊气,旋即继续发难道:“你既以认罪,可知耽误军粮运送乃是抄家灭族的罪过!”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呜呜师姐我错了,不要这样对我了 古剑之洪荒三皇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卷王的六零年代 太古龙墟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如何逼疯高冷权臣 穿回现代来修仙 和大佬穿回七零 万古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