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国库吃紧,朕只得设千金台,暂时让有功臣子以及恪尽职守的官员日子好过一些。” “当下朝廷海贸得利,朕自然要恩济朝臣。” 待朱标说完,李善长仔细琢磨了好大一会,旋即也忙拱手称颂。 不得不说。 此时朱标提高官员俸禄的时机,把握的相当精准。 倒也不全是因为老朱不在京城。 方才朱标允准蓝玉请求,不仅拨款一千五百万给凤阳三司,更是拿出四十万两用来赏赐工匠。 如此朱标厚待匠人,自不会说。 而且对倭战事告终,大军半月后便要返京。 加上先前征讨高丽,待大军抵京之后,朝廷也必然要对一众武人勋贵论功行赏。 至于百姓。 从始至终,朝廷待百姓都是极厚。无论是先前发售低价粮,亦或是如今准许百姓更改户籍。 老朱家对百姓从来都是没的说。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文人心中岂能没有微词? 先前大明国库困乏,朝廷不仅对外用兵,对内更是稳定民生。 诸多文臣见朝廷恩待百姓,厚待将士,体恤匠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可如今战事已解,朝廷逐渐安定,甚至国库也充盈了起来。 倘若朝廷依旧对文人不加恩待,那些文臣心中自然有些失落,甚至逐渐与朱标疏远也未可知。 而眼下朱标增加朝臣俸禄,却也是稍稍安抚了文官。 让这些文臣明白朱标并没有忘却他们,在朱标心中更没有亲疏远近之分。 不得不说,朱标这个皇帝当的确实比老朱要更加柔和一些。 毕竟若是换成老朱,他才不会考虑诸多平衡,那些个文臣敢有异议,老朱自然也不会客气。 “陛下当真是不一样啊!” 心头触动之下,李善长鬼使神差默默说道。 当看到朱标有些疑惑的盯着自己,李善长顿了一下,旋即笑道:“陛下待下温和,考虑周祥,当真乃是仁君。” “不过老臣还有些许疑惑。” 见朱标微微颔首。 李善长清了清嗓子,认真问道。 “敢问陛下,接下来我朝便不再用兵?” “眼下诸国正大力发展军备,相互之间也必多有摩擦。” “老臣以为应当时不时的让我朝将士出境操练一二,也省的有些狂悖之徒在其他诸国那里得了便宜,便妄想从我大明身上抠些好处。” “韩国公这话甚合朕心。” “不过我朝刚经历数次大战,若此时再对外兴兵,朝臣怕不是要非议,百姓也会感到厌倦。” “所以当下,朕倒是不打算对外兴兵!” 本以为朱标当真是要休兵止戈,暂缓兵事。 李善长刚准备称赞朱标仁德,却见朱标眼神古怪,饶有深意的盯着他。 “陛下是.....” “老臣明白!” 不需朱标说明,李善长当即拱手领命。 待二人走出谨身殿,蓝玉有所不解,忙看向李善长问道。 “韩国公,您方才说明白,究竟明白了什么?” “是这样.....” 李善长刚准备同蓝玉挑明,可一想到蓝玉如今长进颇多,甚至不用朱标开口都已然平息宋濂、李俨等文臣心中非议,敲定给凤阳三司下拨巨款的事。 李善长顿了一下,转而出声引导道。 “梁国公,方才老夫担心接下来若无战事,我朝将士安享太平,懈怠军武,故而向陛下进言时不时操练军武,也算是为了震慑其他诸国。” “敢问梁国公可还记得陛下方才如何回答?” “嗯.....” “甚合陛下心意?” 李善长微微颔首,继续问道:“那陛下紧跟着说了什么。” “我朝经历诸多战事,眼下再次用兵,朝臣百姓心有倦怠?” 当看到李善长摇头,蓝玉完全弄不明白,此刻已然有些不耐烦。 “还请韩国公莫要捉弄末将。” “并非捉弄。” 李善长顿了下,随即便也不再打什么哑谜。 “陛下说,眼下为顾及民生,不可再对外用兵。” “可陛下却是没说不能用兵,倘若是收拾我朝境内兵祸呢?” 言至于此,李善长顿了一下,转而看向蓝玉沉声说道。 “陛下乃是天子,一言一行关乎国本,甚至诸多大事起因、结果都要记入实录,以传后世。” “所以有些话,陛下不能说,只能从我等臣子的口中说出。” “如今老夫还在朝堂,可过了三五年老夫辞世,届时就是你蓝玉为陛下分忧了!” 语罢,李善长拍了拍蓝玉的肩膀,转而大步朝前方走去。 而听到方才那番话,蓝玉沉吟数秒后,忙冲李善长的背影喊道。 “韩国公,可是云南?” 冲蓝玉挥了挥手后,李善长便先他一步离开了皇宫。 而此时站在廊道上的蓝玉看着李善长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看朱标所在的方向。 心想自己在天子信臣的道路上,终究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好在朱标很少同他打哑谜,有些时候见他不懂,朱标更是会掰开揉碎了和他解释。 尽管如此,蓝玉心中却也打定主意,日后当愈发仔细听朱标说的每一句话,毕竟将来这个哑谜没准还真要自己来猜。 次日朝会。 大军凯旋以及朝廷得利颇丰的消息,昨夜便传遍京城,更是传入在朝官员的耳中。 甚至朱标打算提高官员俸禄之事,不少朝臣都已得到了消息。 所以此时殿上群臣一个个脸上更是止不住的笑意。 见状,朱标多了几分玩心,转而看向殿内群臣明知故问道:“诸卿个个面带喜色,难不成是有什么喜讯?” “启禀陛下!” 就在众人面带笑意,相互对视之时。 却见詹同之子詹徽忙出宫拜道:“臣闻我朝征倭大军现已凯旋,灭倭一战大胜而归。” “臣斗胆已尺寸之才,书写万字表,以彰我朝将士勇猛,以表陛下千秋之功。” 见朱标微微颔首,詹徽这才命人将昨夜写好的万字表文拿起上来。 当看到长逾三丈,宽达一丈的表文。 朱标微微颔首,出声赞许道:“詹卿才思敏捷,以此表贺,朕心甚慰。” 就在朱标说完,刚准备示意刘保儿宣读旨意之时。 却见詹徽再次朗声道,“臣闻我朝海贸得利颇丰,心知吾皇英明天纵,另有万字贺表献上。” 又是一封长逾三丈,宽超一丈的贺表献上。 朱标微微颔首,便冲刘保儿示意宣旨。 可也是此时。 就在刘保儿手捧圣旨,刚上前一步准备朗声宣读之时。 却见詹徽猛地跪在地上,朗声请命道:“微臣斗胆,求陛下暂缓增加朝臣俸禄一事!” “嗯?” 此话一出。 李善长、宋濂,以及都等着涨工资的一众朝臣纷纷目光不悦,回身看向詹徽。 而此刻詹同更是满脸骇然,竟不知自己这儿子又是搭错了哪根筋。 “陛下,犬子无状,还请陛下息怒。” 语罢,詹同狠狠瞪了詹徽一眼,打算将其斥回去。 可让詹同没想到的是,无论他再怎么眼神示意,眼下的詹徽似是铁了心般,再次朗声请奏道。 “臣詹徽万死,求陛下暂缓增加朝臣俸禄一事。” 听到詹徽重复请奏。 不用朱标出声呵斥,文臣最前方的李善长表情不悦,当即质问。 “小詹大人因何劝阻陛下施行仁政?” “小詹大人应该清楚,此次海贸售粮,我朝得利颇丰。” “国库充盈,抽出些许用于增加朝臣俸禄,有何不可?” “小詹大人莫要忘了,殿上诸公多出身寒微,少有似你这般出身世家,不需为散碎银子发愁!” 面对李善长的呵斥,詹徽眸光犀利,迎着李善长的目光便看了过去。 “韩国公此言差矣,下官一年前便被逐出詹家,这一年来更是以朝廷俸禄过活。” “也正因如此!” 詹徽冲着龙椅上坐着的朱标郑重拱手,愈发大声奏道。 “臣这一年来,仅在银钱上并无家中支持。” “故此,臣这一年聊有心得!” 詹徽故意顿了一下。 可等了数秒,无论朱标还是李善长,亦或是殿内群臣都无人追问他有何心得。 詹徽清了清嗓子,自己继续往下说道。 “臣这一年,对武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感触更深。” “自打被父亲逐出詹家,先前好友、朝中同僚便少有登门。” “时常独处之下,臣方能时常自省,自警其身。” “小詹大人莫不是要传授我们修身之道?” 听到李善长不咸不淡,更是略带讥讽的话。 詹徽顿了顿,转而冲李善长恭敬拱了拱手。 “下官德行有亏,才学更是不比殿上诸公。” “下官如何敢言修身之道。” “那你.....” 就在李善长准备开口的瞬间,却听詹徽立时打断道:“只不过!” “在下却知我朝俸禄,足够一家所用!” “正因为没有亲朋同僚相互宴请,臣那些俸禄不仅足够臣平日之用,更是能攒下许多。” “下官斗胆,敢问诸位大人!” “诸位皆以为俸禄不足用,可诸位可敢言说,你等的俸禄究竟用于何处?” “嗯?” 被詹徽这么一说,原本群情激奋的殿内众人,此时竟有些不敢直视詹徽的目光。 毕竟人情往来,宴请同僚,他们将俸禄花在这上面,转头却跟皇帝叫屈说俸禄不够用,属实是荒唐了些。 只不过。 待詹徽说完,李善长却微微凝眉,出声质问道:“小詹大人,人活于世,总有亲朋故友。” “闲来小聚,也乃人之常情。” “小詹大人总不能要我满朝臣子都似你这般,断亲断友,孑然一身吧。” “这....” 当听到李善长竟提及自己被逐出詹家,说自己乃是断亲断友的无义之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詹徽面露不悦,当即便要反驳。 只不过不等他开口,却见李善长轻笑一声,转而环顾在场群臣继续说道: “况且陛下拟定增加朝臣俸禄,乃是恩待臣下。” “小詹大人以为俸禄足用,自可将多余钱财施予百姓,也算小詹大人一份功德。” “韩国公这话,下官却是听不懂了。” 詹徽冲龙椅前的朱标拱了拱手,旋即满脸正色缓缓说道:“下官从未说过要我朝官员成那无亲无义之徒。” “下官方才所言,也不过是说朝廷俸禄足够我等官员一家之用。” “只要少些吃酒,少些宴请,朝廷给的俸禄也是足够。” “况且!” 微微瞪了李善长一眼,詹徽毫不客气,立时说道:“况且下官有此谏言,皆出自公心。” “下官是不愿陛下被人蒙骗,误以为我等官员俸禄低微,可实际上却有朝臣将银子花在宴乐之上!” “身为朝臣,立于殿上,我等臣子难道不可警惕自身?” “我等所得每一分俸禄,皆出自民脂民膏,倘若用于吃酒宴乐上,岂不是让百姓闻之寒心?” 李善长闻言还欲同詹徽争辩。 可也是此时,却听龙椅上坐着的朱标轻哼一声,语气淡淡道。 “詹卿这话说的极是,太上皇亦说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待朱标这话说完,李善长以及殿上正期待增加俸禄的一众群臣,此刻心头都不由一紧。 反观詹徽更是立时躬身拜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标放弃增加朝臣俸禄,心中落寞之时。 却听朱标语调清冷,继续说道:“朝臣俸禄,出自百姓。” “詹卿方才所言,可是在斥朕慷他人之慨,搜刮民脂民膏,讨好朝臣!” “嗡~” 听到这话的瞬间,詹徽大脑一片空白,立时跪在地上。 当看到朱标面沉似水,此刻一双眸子正默默看向自己。 詹徽更是立即将脑袋抵在地上,连忙请罪道:“回禀陛下,臣断无此意。 ” “臣断无此意啊!” “陛下宽厚,恩待朝臣,欲增我等俸禄。” “然朝廷待我等臣子已然恩重如山,如今俸禄若无酒宴足够我等臣子日常之用!” “微臣贸然劝阻,乃是担心陛下受人蒙骗,乃是担心有人将银钱用于宴乐却反过来向陛下哭穷!” “陛下明鉴!” “还望陛下明鉴!”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