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王驾抵达高丽时,耽罗岛的飓风正在酝酿,风卷尘沙扑打在牛皮帐上,发出砂纸摩擦般的刺耳声响。 营帐中央,大明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徐达,此刻却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粗布团,俊朗的面容上满是颓然与绝望。 而在他的铠甲沾满了泥土,那身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袍,此刻却皱巴巴地挂在身上,尽显狼狈。 堂堂大将军,竟落得如此境地,令人唏嘘不已。 恰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紧接着,朱文正大步踏入营帐。他一身崭新的锦袍,腰间的宝剑剑柄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衬得他英姿飒爽。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徐达身上时,英气勃勃的脸庞先是欣喜,但瞬间被怒容取代。 “放肆!这是谁干的?怎么能如此对待我大明柱石!”朱文正暴喝一声,那声音仿若洪钟,震得营帐内的空气都微微颤动。 六个守护士卒吓得浑身一颤,下意识地挺直了身体。 蓝玉从一旁闪出身来,神色有些慌张,额头上还冒着细密的汗珠。 "殿下容禀!"他扑通跪地,额角重重磕在青砖上,"寅时三刻卑职巡营,正撞见大将军将佩刀抵住咽喉,若不是卑职恰好来找大将军,再晚一步,他就抹脖子自尽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后怕,回想起当时那惊险的一幕,至今仍心有余悸。 朱文正眉头拧成了个“川”字,眼神中满是不满,先看向徐达,又瞧了瞧蓝玉,语气不善地问道:“那也不能把嘴也塞上啊?” 蓝玉赶忙解释,声音急促而紧张:“殿下,不塞上嘴他就咬舌自尽了,卑职实在是没办法呀。卑职也是怕大将军想不开,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才出此下策。” 朱文正一时语塞,沉默了片刻,才道:“行吧,算你小子一功,给你请个赏!” 他望了望徐达,实在不忍一个有功于大明社稷的将军沦落至此。 收到徐达的信件后,朱文正连夜登船前往高丽。 还好,紧赶慢赶,总算保住他的性命。 "都滚出去吧,我要跟大将军聊聊。"他挥了挥手,示意蓝玉带士卒们退下。 待众人退去,营帐内只剩下朱文正和徐达两人。朱文正上前,动作轻柔却又急切地解开徐达身上的绳索,拿掉他嘴里的布团。 徐达重获自由,却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并未起身,只是瘫坐在地,眼神空洞,喃喃道:“徐某百无一用之人,没保护好晋王殿下,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他的声音沙哑,每一个字都带着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仿佛一把把利刃,割着他自己的心。 朱文正蹲下身,与徐达平视,神色凝重,沉声道:“徐大将军,棡儿薨逝,本王比任何人都难过。毕竟是从小看大的弟弟。” “我初闻噩耗,心里恨极了倭寇!冤有头债有主,棡儿之殇,罪在倭寇,而不在于你徐大将军!四叔英明神武,怎么会想不到这一层呢?更不会无端问罪于你!” 徐达惨然一笑,道:“倭寇杀王,罪在不赦,可没能规劝于王,放纵其亲身犯险,我徐达同样罪责难逃!” 朱文正道:“徐大将军,你想差了!这几十年来,纵然四叔贵为主公,也多次亲冒矢石,鄱阳湖上,几乎陷于张定边之手,我朱文正更是差点死在洪都。” “朱家儿郎为国战死沙场,那是无上的荣耀。四叔虽会悲伤,但绝不会因此诛杀有功之臣。晋王的牺牲,四叔心中定然明白,您不必如此自责。” 徐达苦笑着摇头,眼中满是悲凉,说道:“就算现在不杀,此事始终是横在君臣之间的一根刺,哪天他想起来,觉得刺扎的疼了,还是会要了我的命。陛下的心思,我再清楚不过。” “这些年,我跟随陛下南征北战,除了你们朱家子孙,陛下疼爱有加从不苛责,有多少臣子死于君王一怒。从来伴君如伴虎,今日或许能逃过一劫,明日呢?” 徐达对朱元璋看的透彻,可谓入骨三分。 “今日一死报君王,总好过来日满门抄斩,鸡犬不留!” “你今日一死,就算把你徐大将军凌迟处死五马分尸,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朱文正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 “大将军,晋王是倭人杀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棡儿的命,要让倭人以举国性命来偿还!” “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三件事,复仇!复仇,还是他妈的复仇!要让倭人血债血偿,后悔生在这个世上!” “放心,本王定会全力保你。你是大明朝的擎天之柱,只要我朱文正在,就不会让你有事。你的功绩,四叔不会视而不见,满朝文武也都看在眼里。” 帝都,乾清宫。 龙涎香混着墨汁的腥气,朱元璋枯瘦的手指捏着两封书信,指甲深深掐进纸里。 朱棡的信笺上还沾着淡淡的海水气息,少年字迹力透纸背,稚气未脱的笔触里满是憧憬: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儿臣就要有自己的藩地了,那是一座高丽的海岛,名唤耽罗,等儿臣攻下此地,定要在岛上建一座高大的望海楼,到时父皇一定要来观礼……!" 另一封,是徐达的请罪折,徐达的字迹像被狂风撕碎的战旗,混合着干涸的血腥气,字字锥心。 寥寥百余字,朱元璋读了数次都未能读完,他枯瘦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儿子字迹,指腹抚过"父皇"二字时,突然剧烈颤抖起来。 记忆里朱棡十岁那年,攥着他的衣角,非要跟着去校场看骑兵演练。那时孩子的手掌还柔软温热,如今却化作了耽罗岛上一抔冷灰。 "烧成焦炭..."朱元璋想起徐达奏折里的字句,突然捶打着龙椅扶手,"我的儿,该有多疼啊!" 当读到徐达要以死谢罪,朱元璋出离愤怒了,怒吼声如龙吟虎啸。 “徐天德,你这个懦夫!咱不下令,谁也不许死!” 殿外内侍战战兢兢,膝行至朱元璋十步之外,举起手中奏折,上下牙直打颤。 “陛下,是……英……英王殿下行辕……发……发来的书信!” 朱元璋虎目圆睁,突然想到还有个侄子也远在倭国前线,心中巨骇。 三步并作两步,扯过书信便看。 我的正儿,你可不能再出什么事了!四叔受不了这个! 看到是大侄子的亲笔信,他这才放下心来,仔细读来,是朱文正告知他,自己和徐达已经亲赴倭国前线督战,要为朱棡,为大明讨还血债。 朱元璋怒喝一声道:“八百里加急!不!千里加急!召正儿返回长安,不许亲身犯险!” 信的结尾处,朱文正笔迹已经凌乱不堪,挂着点点泪水洇痕: 四叔,棡儿尸骨是否由军士们扶灵,送回长安? 朱元璋双目一闭,泪水滑落。 “棡儿说他很喜欢耽罗岛,即日起,改'耽罗'为'晋陵',就让他埋骨于斯,建宗立庙吧!”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