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那位所谓的‘优秀’世子相较如何,是否将他彻底击败?” “我料想也是如此,这世间还有谁能与我儿相提并论?那赵弘毅小子与你相较,简直是天壤之别……” 汉王赵高煦在一旁絮絮叨叨。 赵瞻渊:…… 未曾料到,有朝一日竟会从这糊涂老爹赵高煦口中,听到他对另一人也用上如此贬低的称呼。 糊涂之人的糊涂之子,究竟糊涂到何种程度? “话说回来,我这鲁莽老爹虽然粗线条,但对我还不算太差。” “若真见他藩位被削,我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但这并非重点。” “最关键的是,一旦我们父子沦为庶民,流落民间,太子即位后,岂会让我们好过?” “如此一来,还未等到那永乐十九年的‘成神’之日,麻烦便已接踵而至。” “那岂不是更无法逍遥自在了?” “啧啧……” 事到如今,该如何是好? 赵瞻渊心知,想要撤销这场赌局,已是不可能之事。 眼下,唯有设法在不损及自己逍遥自在的前提下,闯过这一关。 “老爹啊老爹,你怎就如此冲动呢?” “罢了罢了,就这一次,处理了吧!” “若再胡来,我可不管了!” —— 正当赵瞻渊应付着糊涂老爹赵高煦之际, 皇宫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风暴边缘的太子东宫, 此刻除了镇定自若的太子赵高炽,眉宇间隐藏着一抹阴沉的少年英姿皇长孙赵弘毅, 还有许多大臣在场。 除内阁大臣外,朝廷高层,诸如六部实权官员,大抵已悉数到齐。 至此, 大明储君之位,因皇帝赵棣对汉王世子的偏爱,再次掀起波澜。 贵族背后,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 以至于这些年逐渐淡出朝堂,除了镇守边疆、参与战事外,几乎销声匿迹的贵族一脉,重新踏入了奉天殿。 甚至,在储君之争中,再次将宝押在了汉王一脉身上。 这一切,显然离不开皇帝赵棣的纵容,甚至是授意。 这让众多文官形成了一个共识: “皇上,要再次挑起大明的文武之争!” 而这一次, 帝王李煜,由偏重文臣,转向倚重武将。 此举令文臣群体警觉,同时也更加肆无忌惮。 他们公然现身储君居所,便是明证! 倘若追究,他们自有一套说辞。 “我们效忠的当然是陛下,但除陛下外,我们自然拥立正统的太子继位,及其嫡长孙李轩。” “此乃国之大计,与党派之争无关。” “我们,问心无愧!” 他们是否真的问心无愧,无人知晓。 但显然此刻,他们对得起对储君的称谓。 然而,他们刚坐下不久,正与储君父子寒暄,那边便传来新消息。 “陛下对内廷发难了。” “似乎因采购有问题!” 储君李弘微微蹙眉。 这些年,他的母亲,李煜的皇后王氏,身体每况愈下。 因此宫中事务多由他的太子妃赵氏,协助母后王氏处理。 如今陛下亲自过问内廷采购,这是对储君府的又一次打击吗? 李轩则想得简单许多,一脸惊愕。 “谁敢在宫中采购之事上动手脚?活腻了吗?” 年轻的他,只见到宫女太监的毕恭毕敬,哪会想到他们竟敢在皇家采购中中饱私囊。 反倒是储君一直心知肚明。 只是他也需太监为其服务。 毕竟,历史上的教训摆在眼前。 那汉武帝的废太子刘彻,不就是因与太监关系不和,导致在宫中孤立无援,甚至遭背叛,落得满门抄斩,仅余襁褓中的婴儿,在长安狱中长大,被狱卒收养的悲惨结局吗? 前车之鉴啊。 总之这些太监捞的钱不多,与和陛下对抗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陛下究竟意欲何为?” 大臣们开始面色阴沉地议论。 关注内廷采购,这本非昔日李煜所为。 可他偏偏做了。 这让许多大臣心生不悦。 并非因他们从中渔利,而是…… 这表示他们对李煜多年摸透的性情,又变得模糊了。 身居高位的大臣们,永远无法揣度君王的心思与下一步行动,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极度危险的。 恐惧开始在他们心中蔓延。 伴王如履薄冰。 曾几何时, 有人以为国君李渊是心智迷乱,才会提拔赵王之子李渊嗣。 也因其神志不清,才会将注意力从广袤草原转向海边的微小国度。 更因李渊心智失常,竟将册立皇太孙这等大事,与国家贸易挂钩,作为考核依据。 然而此刻, 国君雷霆手段整顿内宫,给他们以沉重一击。 使他们意识到, 事情或许远超他们的想象,只是他们已难以捉摸李渊的真实意图罢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 “我们必须助皇长子登上皇太孙之位!” “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确保皇长子在此次比试中胜出!” 此刻,他们心中的敷衍、自保、隐匿才智的念头,瞬间消散。 但他们绝不会料到,这一切皆源于李渊从赵王之子李渊嗣心中听到的一句话, 所引发的连锁效应。 他们想不到会有如此奇妙之事发生,更想不到这样的理由竟能成立。 特别是, 不久后, 国君李渊斥责了太子妃王氏,令其代管后宫,结果却发生了太监虚报物价之事。 这更使人们坚信, 李渊是在针对太子一系。 “有了!就这样办,无论是贸易收益,还是征伐锡兰国,定要确保皇太孙之位不落赵王之子手中!” 一位大臣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在太子东宫,众人集思广益。 不意间, 赵王府亦是热闹非凡。 …… “骇人听闻啊!” “你看,一个鸡蛋三两银,一两重的韭菜竟要二两银,还有这个……” …… “孩儿,你看,内宫被这些人贪婪得千疮百孔!” “难怪皇祖父要整治内宫,他们罪该万死!” 赵王李暹的话语看似愤怒,但语气中却透着喜悦,再看他的脸庞…… 分明, 满面春风,正是如此。 “爹,可知赵王府一个鸡蛋几何?” 李渊嗣幽幽问道。 “……” 李弘煜的面色一怔,齐王府? 齐王府采购之事,我怎会知晓,我可是尊贵的亲王,又不是齐王府的管家。 “父亲,您可知道外面一颗鸡蛋,需花费几何银两?” 李辰渊接着问道。 “……” 李弘煜沉默了。 沉默笼罩了此刻的氛围,李弘煜的确不了解这些情况。 身为尊贵的亲王,他何必去操这些心? 难道不是只需关心美食吗? 养殖、采购、物价评估,乃至将其烹饪成佳肴,这些都是下属的职责。 我可是尊贵的亲王。 李弘煜本想理直气壮,但面对李辰渊那深邃的目光,心中不禁发虚,而且越来越慌。 “这些暂且放下。” “不过,父亲,如果祖父没有斥责大伯母,您还会如此愉悦吗?” 李辰渊继续缓缓说道。 李弘煜:“……” 哎,这儿子真是扫兴! 而且,你不是说暂且不谈这些了吗? “儿子,你说得对啊!” 齐王李弘煜原本沉闷的神情,瞬间变得异常兴奋。 “连我都不知道齐王府的采购状况,祖父是如何知晓的?他一直对张氏管理后宫非常放心。” “甚至多次公开称赞张氏。” “和张氏相比,大哥在祖父心中,简直不值一提!” 李弘煜伸出小拇指,嘿嘿笑道。 原本他并未注意到这些,但经李辰渊一提,他立刻反应了过来。 皇帝为何会对突然信任的人产生怀疑,甚至斥责她? 如他这般尊贵的亲王,绝不会去关注府中的采购之事。 偏偏祖父身为大明的皇帝,竟会关注这些细微之处。 为何? 祖父这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啊! 他已经极度厌恶太子了。 我齐王府这一次,定要崛起……不对,很快就不是齐王府了。 东宫,即将属于我们! 李弘煜野心勃勃,李辰渊也愣了一下。 其实他最近感觉有些奇怪。 为何自己的想法与祖父如此相近? 他认为,皇孙了解商业,对治国大有裨益,毕竟万物皆蕴含数学之道。 而祖父那边,不仅设置了经商的考核项目,还将内廷采购全部整顿了一番。 虽然现在的物价,还没有清末时那般离谱。 但在清朝末期,主要问题是国库空虚,否则那所谓的康乾盛世,物价定会更加高昂。 明朝的内宫采购,相较于清末,费用还要低些,其实已算不错。 至少负责采购的官吏,还没有那么贪婪。 经手此事的太监宫女,对皇室尚存敬畏之心。 “可父亲竟关注起了他不该关心之事,确实有些奇怪。” 然而,赵明渊心中的疑虑才刚刚萌生,此刻听到赵崇武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 或许, 父亲只是为了给太子父子一个警示? 毕竟,父亲这一次将我和父亲置于风口浪尖,显然另有图谋。 说不定未来的皇太孙培养计划,已经有了诸多备选。 “应该是巧合吧。” 想到这里,赵明渊感到满意。 一旁的赵崇武,更是满心欢喜。 因为不仅是太子东宫访客众多,赵王府亦是门庭若市。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