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想历史人物,寻觅合适姓氏与表字。 思忖良久, 均未选出满意之选。 如何对? 究竟该如何应对? 时光悄然流逝。 周围人开始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 “解缙怎么这么久都没对出?” “他先前不是对得挺快吗?” “这上联与以往不同,难度颇高,解缙一时想不出也正常。” “这上联风格奇特,似有熟悉之感。” “你也觉得似曾相识吗?” “你说熟悉?难道是叶轩?怎么可能,叶轩怎会现身这市井之地,哈哈,别开这种玩笑了。” 灯笼的微光仅能勉强照亮周遭,与未来的灯火辉煌相比,实在相去甚远。加之叶轩一行被仆人簇拥,其身影被仆人壮硕的身躯遮挡,众人一时未能认出,这位便是“声名显赫”的考官叶轩。 许久,解缙长长地吐了口气,似放松下来,拱手让道:“这头名,归您了,我认输。” 惊叹之声随即四起。 “解缙竟认输了?” “五岁便能对对联的神童,竟会落败,真令人难以置信。” “那对手究竟是何方神圣?” 见解缙主动认输,店家迅速宣布了结果:“今日对对联的头名,便是这位兄台!” “恭喜兄台!” 店家郑重地将奖品递给了叶轩。叶轩对此满心欢喜,他参与此游戏,正是为了这枚簪子。 叶轩打开礼盒,簪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坠饰轻轻摇曳。尽管店家称其价值连城,但那不过是夸大之词,簪上的宝石,或不过是些漂亮的玻璃石。其价值,恐怕不过十两。 “娘子,这簪子赠予你。”叶轩递过礼盒。 沈蓉面露惊讶,随即掩嘴轻笑,满心欢喜:“相公,你如此费心,就是为了赢这簪子给我吗?” “怎么,不喜欢吗?”叶轩疑惑,沈蓉先前明明称赞其漂亮。 “喜欢,非常喜欢。”沈蓉笑道,“相公,你能亲手为我戴上这枚簪子吗?” 沈蓉取下发中一枚价值百金的簪子,递给秋月让她收好,而后朝叶轩明媚一笑。这枚簪子对沈蓉而言,或许并无多大价值,以沈家的财力,更奢华的首饰亦不在话下。 但这是叶轩赠予她的宝物。 在她心中,这簪子无价。 叶轩轻轻将簪子插入沈蓉乌黑的发丝间,沈蓉轻抚发间簪子,流苏轻摇,簪上红宝石在灯笼柔光下熠熠生辉,绚烂至极。 “怎么样?” “相公,好看吗?” 璀璨夺目,美艳不可方物。 叶轩目光微闪,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极美,与娘子极为相衬。” 沈蓉心中涌动着感动,暗誓定要为叶轩延续血脉。 然而,肚子迟迟未有动静,让她心生忧虑。 无论如何,若仍无消息,即便强求,也要让叶轩纳妾,绝不能因自己而断了叶家的香火。 沈蓉望着叶轩,心中暗暗决定。 酒楼活动落幕,人群逐渐散去。 叶轩望着美丽动人的娘子,心中赞叹,这簪子与她真是绝配,明媚端庄,光彩照人,又不失高雅。 解缙环顾四周,犹豫片刻,终是鼓起勇气上前。 “您可是会试、殿试及试官考试中的考官叶轩大人?” 叶轩被打断思绪,不悦地转过头,望向谦逊的解缙,点头确认。 “正是。” “果真是叶先生!” “叶先生,学生解缙有礼了。” 解缙连忙向叶轩行礼,他目前仍是士子身份。 叶轩身为官员,且曾是科举考官,更兼名声在外,解缙对他自是恭敬有加。 叶轩见这位历史上的才子对自己毕恭毕敬,心中暗自得意。 毕竟,朱元璋、朱标等人地位皆高于他,平日里难以显露得意之色。 如今,解缙遇到了一个当前地位低于自己,却将是未来朝廷重臣的人。 “先生真是博学多才,解缙自愧弗如。”解缙满脸敬仰地说,随后小声嘟囔,“难怪先生能想出那些独特的题目。” 叶轩未听清他的后言,见他夸赞自己,便也回以赞美。 “你年纪尚轻,却在对对联时能与我平分秋色,显然文采斐然。日后,在朝堂上定能有所作为。” 解缙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他没料到这位“声名远扬”的考官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心中满是喜悦。 “先生,我正打算年后参加童生试,考取功名,为国家尽忠。” “你怎会知道我想参加科举?”解缙好奇地问。 叶轩微笑不语,他对解缙的了解远不止于此。 他随口敷衍道:“哪个读书人不想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呢?你好自为之,好好准备考试吧。” 古代的科举之路艰辛,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即童子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县试和府试,方能称为“童生”。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即为举人,每三年一次,于子、午、卯、酉年秋季八月举行,又称秋闱,第一名解元。会试则是全国考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进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辰、戍、未年间, 举子们汇聚京师,参与会试,时值春日二月,故又称春闱。 通过者被封为贡士,榜首则为会元。 殿试,或称廷试,紧随会试之后,由皇帝亲自主持,常以时务策为题选拔人才。 中选者分三甲,一甲仅三人,赐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则赐进士出身,统称进士。 科举制始于隋朝,一度被九品中正制取代,至唐朝科目繁多,含秀才、进士、明字、明法、明算、明经、童子、道举、一史等常设科目,外加制科与武科举,后者专为选拔武艺高强之士,前者则为特殊才能者设。 宋朝科举历经改革,日趋完善,北宋文化由此达至封建社会巅峰。 至明朝,科举制度已成熟,以四书五经为纲,内容限于儒学经义,题目取自四书文句,文章格式为八股,解析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 童试至殿试,犹如现代之小学至大学,步步艰难。 考生需熟读背诵四书五经,精通八股文,方能有望登科。 整个科举历程,自童试至殿试,历时三年一轮回。 “嗯,我定会竭尽全力!” 受到叶轩的鼓舞,解缙坚定地点头。 他原本以为出题古怪的考官定是个性情奇异之人,但叶轩的平易近人着实让他意外,心中的忐忑也减轻了几分。 解缙自信满满,自觉满腹经纶。然而,面对叶轩所出的考题,他不禁有些自我怀疑,这些真的是普通科举所需的吗? 明朝科举重儒学经义,而非天文地理算术等偏门学问。尽管解缙才华横溢,但也仅限于儒学领域。 “年后便是童试,紧接着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会试时,说不定叶轩大人还会担任主考官……” 望着眼前的叶轩,解缙暗下决心,若遇叶轩出题,天文地理算术等题他必须掌握。时间尚充裕,除夕之后,他即刻回乡苦读,誓在会试前精通这些学问,届时即便叶轩出题,他也无所畏惧。 “若能亲身体验叶轩大人的题目,倒也是件趣事。” 解缙心中突生此念,欲验证叶轩的题目是否真的那般离经叛道。 而叶轩望着解缙,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是考官而非考生,不必为四书五经所累。 朱棣心怀壮志,誓灭高丽!道衍亲访叶轩! 除夕夜后,春节数日,叶轩在家中享受悠闲的假期。大明官员一年之中也仅有这几日闲暇,自当好好放松。叶府庭院内,叶轩悠然自得。 假山巍峨,高度超越常人,约两三米,乃匠人精心挑选灰褐色石块堆叠而成,其间路径蜿蜒,山势起伏多变。 山峰陡峭,山岭平缓绵延,崖壁突兀,山峦形态各异,山谷深邃,溪流曲折,诸多山景汇聚,犹如名山大川之微缩景观。 假山之间,叶轩与沈蓉及几位女子正进行投壶之戏。 投壶,即以箭矢投远处之壶,中者或多中者为胜。 壶内箭矢已存数支,显然已有佳绩。 秋月立于线外,侧身,闭目一侧,以另一眼瞄准壶口,右手拇指与食指紧握箭矢,蓄势待发。 “秋月姐,加油!我们绝不能输给姑爷!” 春婵双手拢成喇叭状,为秋月呐喊助威。 叶轩坐于柔软地毯上,品茶食点,闻言含笑戏言: “秋月,认输吧,你赢不了我的。” “春婵和娘子都不行,你亦然。” “现在你们已落后我三箭,若想胜出,你至少要为娘子和春婵追回三箭。” 沈蓉坐在叶轩旁,闻言轻拍其胸,娇嗔一眼,亦为秋月鼓劲。 “秋月,可别输给相公,得挫挫他的锐气。” 秋月全神贯注,掷出箭矢。 箭矢划过优美弧线,直奔壶口。 “哐当”一声,箭镞触壶边,弹跳入壶。 “太棒了!” “秋月姐,我爱你!” “你太神了!” 春婵紧紧抱住秋月,如攀树之猴。 秋月无奈拍春婵,示意其松开摇摇欲坠的自己。 沈蓉脸上绽放笑容。 “相公,秋月已中一箭。” 叶轩泰然自若。 “娘子,还有两箭之遥呢。” “你们还需两箭方能扳平。” 春婵双手叉腰,满脸得意之色,仿佛是她投中了壶般兴奋,“秋月姐,再中两箭,我们就能与姑爷比肩了!加油!”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