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王城之外。 宦官王竜颤抖着嗓音,试探性地问道: “你……究竟是何人?” 毒蟒林淡然回应:“我乃一位高官麾下,名下拥有一座幽深山谷,此番前来。 欲与王内侍共商一件要事。” 墙角阴影中,王竜面露难色:“谷主,老奴即将返回宫中,究竟有何急事需此刻相商?” 毒蟒林缓缓从怀中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金子,轻声说道:“此乃廷尉大人的一点心意。 说是与王内侍一见如故,特此馈赠。” 王竜虽心生贪念,却仍强作镇定,推辞道: “哎呀,老奴何德何能。 怎敢妄受廷尉大人赏赐? 老奴不过区区一介内侍,无功不受禄。 大人若有吩咐,但说无妨。” 毒蟒林眼神锐利,试探性地问道: “王内侍可是负责伺候赵太后?” 王竜微微颔首,神色凝重: “正是,但太后之事,岂是我等可随意置喙? 稍有差池,便是人头落地。” 毒蟒林不以为意,将金袋强行塞入王竜手中,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我等并非要打探太后私事,只需王内侍在太后面前。 巧妙提及赵国危在旦夕。 且百姓传言秦军有屠城之意,仅此而已。” 王竜略作沉思,太后此刻孤苦无依,每日皆需陪伴与倾诉,这对于他而言。 简直易如反掌,毫无难度可言。 于是,他爽快地应承下来:“此事无妨,只是这袋金子实在太过沉重,分量十足。” 毒蟒林连忙摆手:“不不不,此乃廷尉大人的拳拳之心,区区之数,何足挂齿? 日后必有更多重赏。” 王竜微笑着回应:“多谢阁下美意。 请转告廷尉大人,事成之后。 第三日,我必在此恭候。” 毒蟒林点头应允,待人离去后,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走,事情已经办妥。 速去禀报大人。” 在这个时代,金子不仅是奢侈品,更是珍贵的艺术品,非流通货币所能比拟。 其价值连城,数量稀少,许多隐秘金矿尚待发掘,这一袋金子,少说也值万金之巨。 王竜此刻心情愉悦,不过是举手之劳,便能获得如此丰厚的赏赐,怎能不令他心生欢喜? 街旁,一辆豪华马车静静停候。 王竜步入车内,恭敬地向李斯行礼: “大人,事情已经办妥。” 夏侯央不解地问道:“大人。 为何要花费如此重金,只为收买一个阉宦? 他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 李斯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有时,正是这些小人物,才能办成大人物无法完成之事,如今赵太后对王上心存怨恨。 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及时行动。” 夏侯央仍心存疑虑: “赵国,真的会被灭亡吗?” 李斯轻轻摇头,神色凝重: “此事谁敢妄下结论? 我敢断言,天下之人,十有八九皆认为赵国将屹立不倒,吾亦持此见解。 然而,我们的王上绝非等闲之辈。 依我多年对他的了解。 他向来言出必行,从无虚言。 前几次攻赵虽败,但王上早已预见其果。 攻赵之举,实则掩人耳目,声东击西。 其真正意图,乃是为了攻取韩国。 夏侯央闻言,微微皱眉,道: “此点吾与李兄见解相左。 吾王秦王,的确雄才大略。 连吕不韦、嫪毐等奸佞之辈皆能击败。 常人若遇此景,或甘为傀儡。 或被迫易主,然赵国岂是韩国可比? 天下之中,秦、赵、楚。 三国鼎立,实力最为雄厚。” 李斯闻言,微微颔首,道:“一国之强盛,非但军事之盛,更需粮草之足。 而今赵国,正陷入粮食危机之中。 赵国本就地狭民稠,粮食匮乏,加之连年天灾,更是雪上加霜。 而秦国之所以强盛,不仅因军队之勇武,更因粮草之丰盈,关中、汉中、蜀地。 三大粮仓,犹如大秦之基石。 可保我大秦数十万大军东征无忧。” 夏侯央闻言,心中疑惑更甚,问道: “那寻找赵太后,究竟所为何事?” 李斯缓缓言道: “赵太后,毕竟也曾是赵国的血脉。 此刻,她对王上的怒火仍未平息,唯有她,方能在这紧要关头,阻挡王上的屠刀。” 夏侯央冷笑一声:“这能拖延多久呢?” 李斯轻抿一口香茗,淡然回应: “能挡一时,便是一时的安宁。” 归府不久,李斯便遇见了次子李珐。 他关切地问道:“由儿何在?” 李珐答道:“大哥正在后院勤练武艺,且他多次私下表示,对父亲的筹谋毫无兴趣。” 李斯闻言,不禁长叹:“这孩子……” 他对长子失望至极,除了痴迷武学,便是屡屡与自己的意愿背道而驰。 李珐见状,关切地问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父亲,事情可已安排妥当?” 李斯望着小儿子,心中稍感慰藉,答道: “已然差不多了,只待赵太后前去搅扰一番,我们的目的便可达成。” 李珐追问: “莫非是为了延缓对赵国的进攻?” 李斯轻轻摇头,目光深邃:“非也。 即便王上诏令前线撤军,又能延缓几何? 我真正的意图,乃是借由赵太后之手,洞悉对赵国的战略部署,并确认赵国存亡之虞。 好提前警示众人,使之未雨绸缪。” 李珐闻言,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李斯淡然一笑: “走,我们去探望一下你大哥。” 前行间,李斯步履稳健。 而李珐的眼神却倏地变得凌厉起来。 步入后院。 只见一套枪法舞得虎虎生风,儿子武艺精进之速,本应是李斯心中唯一的慰藉。 然而,长子李由,心性单纯。 缺乏城府,始终难以赢得李斯的青睐。 察觉到父亲的到来,李由收枪而立,满脸喜悦:“孩儿枪法已初窥门径,望父亲品鉴。” 李斯淡淡点头,语重心长道:“由儿,武功虽强,若无智谋相辅,终为莽夫。 我自幼便教导你,需博览群书,通晓政治,最好能运筹帷幄,方能在这乱世之中立足。” 李由一脸茫然:“政治又有何用? 孩儿只愿投身疆场,成为一名武将。 保家卫国,岂不美哉?” 望着长子那略显愚钝的模样,李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奈,摇头轻叹:“罢了。 你既有此志,为父也不再强求。 只是,这世间的复杂远超你想象。 望你日后小心。” 言罢,李斯转身离去,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李由欲言又止,满心困惑。 他不解,为何父亲对习武如此反感。 这十几年来,他从未真正快乐过。 更不懂父亲内心的真实想法。喜欢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