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一行人随着人流,缓缓行至朱雀大街中段一处开阔地。 只见这里搭起几座巨大的灯棚。最显眼的一座彩棚前,围聚的文人墨客尤其多,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彩棚檐下挂着一排精制的八角宫灯,灯下悬着长长的素白绢帛。上面墨迹淋漓,显然正在举行文会。 见魏叔玉想停下来凑热闹,李旭赶紧帮他清出来一条道。 只见棚内主位端坐一人,正是魏王李泰。他今日身穿宝蓝色团花锦袍,头戴玉冠。嘴角噙着一丝矜持而得意的笑意,享受着众星捧月。 簇拥在他身边的,正是杜荷、柴令武、武元庆等一干铁杆拥趸。 此刻。 某个小官或世家子弟模样的人,正捧着另一幅刚写好的绢帛,声音激动得发颤: “殿下此诗,真乃神来之笔!‘玉漏休催夜未央,金钥通宵启禁墙。谁人闲对团圞月?几处空瞻不夜光?’ 此等气象、此等胸襟,直追汉魏风骨!将元夕盛景与殿下礼贤下士、与民同乐之怀尽数道出!实乃我辈楷模!” “是啊是啊!殿下才情,冠绝长安!” “尤其那句‘谁人闲对团圞月?几处空瞻不夜光?’反问得何其有力!道尽了这元夕普天同庆之真意!” “我等有幸,得睹殿下即席挥毫,实乃三生有幸!” 杜荷、柴令武等人立刻跟上,马屁拍得震天响,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那诗稿上。 周围不明就里的百姓,见贵人如此推崇,也跟着嗡嗡地议论赞叹起来。 李泰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矜持地摆手故作谦逊: “诸位过誉了,不过偶得佳句,应景而已。” 就在这片阿谀奉承的声浪中,一个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嗤笑声,突兀地刺了出来。 “呵呵呵……” 声音不大,带着十二分的不屑。 正是魏叔玉! 他实在没忍住。李泰这诗辞藻堆砌,立意平平。就连‘节日真热闹,大家快来看灯’的老生常谈都不是。 一帮狗腿子浮夸到肉麻的吹捧,简直比那糖葫芦外面裹的糖衣还要腻歪三分。 魏叔玉的嗤笑声,在刻意营造的颂圣氛围里,显得格外刺耳。 棚内瞬间一静。 所有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的落在魏叔玉身上。 李泰脸上的笑意骤然凝固,如同被寒风冻住。 他狭长的眼睛眯起来,锐利的目光穿过人群,死死盯在魏叔玉脸上。 一股怒意瞬间冲上头顶! 魏叔玉! 又是这个该死的魏叔玉! 杜荷反应最快,立刻跳了出来,指着魏叔玉厉声喝道: “魏大郎你竟敢对魏王殿下不敬?还不速速跪下请罪!” 柴令武也跟着帮腔,语气里阴阳怪气: “哟,我当是谁,原来是魏大郎。怎么,莫非觉得殿下这诗入不得你的法眼?还是你自恃才高,也想在此元夕佳会上……献个丑?” 武元庆摸了摸残缺的耳朵,眼睛里满是阴毒: “魏大郎敢发出嗤笑,定有传世的元夕佳作吧?” 李泰抬手,止住了狗腿子们的聒噪。 他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魏叔玉,语气里带着刺骨的寒意: “魏叔玉,方才那一声嗤笑,可是对本王的诗作有何高见?” 气氛骤然绷紧! 长乐与高阳脸上都露出担忧的神色,城阳更是紧张地抓住长乐的衣袖。 魏小婉则满不在乎的舔着冰糖葫芦,看向李泰的眼神里满是怜悯。 在她心里,就没什么事情能难得住锅锅。 周围看热闹的文人墨客,也感觉到剑拔弩张的气氛,无数道好奇、紧张、幸灾乐祸的目光聚焦在两人身上。 魏叔玉迎着李泰冰冷的目光,小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扬起带着点顽劣的笑容。 “高见不敢当。” 他声音清朗,清晰地传遍四周,“只是觉得殿下这诗嘛…热闹是够热闹,就是听着耳熟。像是…嗯,像是一点景都应不上,还硬说是什么龙肝凤髓。”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这小子胆子也太肥了! 竟敢说魏王的诗,连景都应不上! 李泰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额角青筋突突直跳! 杜荷等人更是气得七窍生烟,指着魏叔玉的手指都在哆嗦: “放肆!魏大郎!你……你血口喷人!” 魏叔玉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是歪着头看着李泰,眼神显得清澈无辜。 “哎呀,连自家的缺点都不敢面对,雀雀哥还是别写诗了吧。” “你...你......”李泰一口气差点憋晕过去。 “有...有本事咱们再作一首,与元夕有关的诗词。” “那最好不过!一人一首,请在场的长安父老做个见证,如何?” 魏叔玉提议一出,人群彻底沸腾了! 魏王李泰对阵神童驸马魏叔玉! 元夕斗诗!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热闹! “比!比!比!”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们立刻起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泰胸中怒火翻腾,几乎要将他理智烧穿。他不过在元夕想招揽点文人墨客,好为他以后夺嫡摇旗呐喊,狗东西非要过来破坏。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众目睽睽之下若是退缩,他李泰的脸面、才名将置于何地?! “好!” 李泰几乎是吼出来的,眼中燃烧着被羞辱后的疯狂战意,“本王就与你比!让魏大郎你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锦绣文章!本王先来!” 他猛地一甩袍袖,转身大步走回彩棚主位。立刻有伶俐的侍从重新铺开大幅素绢,磨好浓墨。 李泰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沸腾的怒火,提起一支紫毫大笔。 棚内棚外,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花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和无数屏住的呼吸。 李泰凝神片刻,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元夕观灯》 玉烛融元夕,金钥启重闉。 星桥通紫府,火树映丹宸。 月窥千树彩,灯乱九霄辰。 处处笙箫沸,鱼龙舞彻春! 笔落,侍从立刻将墨迹淋漓的诗稿,高高悬起。 “好!!” 杜荷第一个扯着嗓子嘶吼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殿下此诗,气象万千!‘玉烛’、‘金钥’便点出皇家气度,元夕恩泽! ‘星桥’、‘火树’、‘月华’、‘灯影’,意象瑰丽,恍若仙境!‘万户笙歌’、‘千门锦绣’,更是道尽我长安元夜之繁盛! 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殿下大才,冠绝古今!” 柴令武、武元爽等人也纷纷扯着嗓子附和,唾沫横飞,极尽谄媚之能事。 人群中也响起不少赞叹声。 李泰这诗辞藻华美、对仗工整,极力铺陈渲染节日盛况。确实符合时人审美,更迎合此刻灯海人潮的热烈氛围。 听着周围的赞誉,李泰脸色稍霁。他斜睨着魏叔玉,眼神里充满了挑衅和鄙夷。 长乐、高阳等人脸上担忧更甚。李泰这诗虽说匠气重了些,但场面宏大、用典华丽,想要在短时间内压过,谈何容易? 除非出首去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传世佳作! 魏叔玉却只是撇撇嘴,小声嘀咕一句: “啧,又是堆砌辞藻,金啊玉啊火树银花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有钱似的。” 他声音不大,却恰好能让近处的人听到,李泰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了一下。 “该我了?” 魏叔玉径自走到棚前空着的矮案边,随手拿起一支普通的狼毫笔。他个子矮,站在案后几乎只露出个小脑袋,模样有些滑稽。 “咦??快看,是人约黄昏后的魏郎君!” 也不知是哪位贵女眼尖,一下子就发现准备挥毫泼墨的魏叔玉。 “呀,还真是魏郎君,好久没见他有新作问世呐。” “谁说不是呐,希望他今年的新作,与情情爱爱有关就好。” “说起来魏王殿下诗作得不咋滴,但好事干了不少。要是没他斗诗,恐怕很难见到为郎君的新作。” “快挤进去,待会我要他在奴奴的肚兜上填诗!” ... 听着贵女小娘叽叽喳喳的话,李泰的脑袋差点就炸了。 啥叫他诗作得不咋滴! 啥叫他做了好事! 该死啊,怎么遇见狗东西就没有好事。 魏叔玉压根没料到,他竟然有如此多的特别粉丝。他忍不住朝贵女小娘们挥挥手,顿时引来一阵阵尖叫声。 他提起笔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仿佛那些字句早已在他胸中奔腾流淌,直接倾泻于纸上! 等白樱将诗稿挂起,众人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喜欢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