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看着玉阶下吵闹不停大臣,此刻他总觉得脑子有些嗡嗡作响。 老实说他很是失望,朝堂中上百人,他们的眼光竟然连玉儿都不如。 对于太子与魏叔玉离开长安出去浪,刚开始他也挺生气。 等他看完魏叔玉写的信件,李世民心里泛起惊涛骇浪。 他怎么都没料到,混小子的想法,竟然比他还要看得深远。 不花钱就能打仗,这种天大的好事,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 可惜就是吐谷浑的矿产收益,最终全都归混小子所有。 真是有些搞不懂啊,吐谷浑那不毛之地,能有啥矿产收益啊。 真要是说有收益的话,哪里与漠北差不多,也就是牛羊马的收益而已。 “陛下...陛下,太子殿下不在东宫坐镇,老臣心里有些慌啊。” 房玄龄的话,惊醒打岔的李世民。 李世民猛吸一口气,“朕年轻时,就常年住在马背上。高明虽说是大唐太子,他更是朕的儿子。 此时吐蕃犯大唐边境,大唐太子身先士卒,他有错吗?” 随着李世民的声音落下,大殿内顿时落针可闻。 轰!! 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懵了,圣上他的心是真大啊。 让堂堂帝国太子,从未上过战场的李承乾,独自面对如狼似虎的吐蕃。 回过神的大臣们,纷纷开口劝道: “陛下,眼下正寒冬腊月,太子殿下的身体要紧啊。” “国战岂能儿戏,陛下还是收回成命,让太子殿下坐镇东宫方为上策。” “陛下,您还是将太子殿下召回来,让卫国公或者陈国公坐镇吐谷浑。” ... 听说能外出打仗,大殿内的老杀才们,一个个兴奋得嗷嗷直叫。 “陛下,俺老程愿意率右卫去吐谷浑,定将吐蕃人杀得片甲不留。” 身体好转的秦叔宝,他也跟着出列请战: “陛下,老将这些年一直蜗居在长安,却享受这陛下赐予的高官厚禄。老秦请战,愿去吐谷浑坐镇。” 公孙武达也想出去浪:“陛下,老将情况与老秦差不多,一直蜗居在长安,享受高官厚禄有愧啊。 还请陛下让老将坐镇吐谷浑,定让那吐蕃不敢越雷池一步!” 很多人不认识公孙武达,因为这个人太低调了。 玄武门之变时,他其实是随李世民一起起事的十名武将。自从啊升职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一直在长安养病。 李世民心里很欣慰,不愧是他李世民带出来的虎将,哪怕岁数大了依旧勇猛无敌。 就当他正要开口,尉迟宝琳急匆匆跑进来。 “陛下,太子殿下传回捷报!” 李世民愣了下,赶紧让高重将信递过来。 看完手中的捷报后,李世民差点嘴都笑歪了。 战报里将功劳都加在太子身上,但李世民对自己儿子啥情况,心里格外清楚。 说起来,混小子人怪好的捏。 不仅懂分寸,而且更懂得藏拙。更令他想不到,对于年轻将领,混小子是毫不吝啬的奖赏。 “都传着看看吧。东宫将领刘仁愿,在党河一带,将吐谷浑余孽屠戮殆尽。” 轰!!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大殿内众臣再一次的炸了。 影响河西走廊的慕容野拔,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消灭啦? ...... 朔风,裹挟着祁连山万年不化的寒意,如同千万头无形凶兽,咆哮着扑向白兰城。 粗砺的沙尘被卷起,抽打在城墙上,发出细碎而密集的“噼啪”声,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死亡鼓点。 作为大唐在吐谷浑最东南边的城池,建设方面自然格外用心,因为它将是南征吐蕃的桥头堡。 白兰在羌人们的口中,就是温暖的意思。因此白兰城周边,有水草丰茂的牧场。 城头猎猎作响的唐字大旗下,魏叔玉静静伫立。他身上略显宽大的玄色皮氅,被风鼓荡得如同巨大的鸦翼,仿佛随时能乘风而去。 线条尚未褪尽少年独有的圆润,却沉淀着远超年龄的幽深与霜雪般的冷静。 他微微眯起眼,目光穿透漫天黄尘,投向南方缓缓蠕动而来的庞然暗影。 “驸马爷,您还是进城主府歇息吧,免得刀剑无眼伤了您。”安兴贵耐心劝着。 魏叔玉从善如流的点点头,“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安兴贵边走边点头,看向魏叔玉的眼里满是敬佩。 能布下如此大的一盘棋,魏驸马他还真是了不起呐。 “驸马爷,都安排妥当了,只等着敌人踏进圈套。” 魏叔玉点点头,“你们忙去吧,不用管我。” “驸马爷,要不让忠敬陪着驸马爷?” 魏叔玉摇头拒绝了,“让他跟在本驸马身边,岂不是浪费如此好的机会。” 他停顿一下继续道:“记住一点,这一战最少要为大唐,打出二十年的和平!!” 安兴贵看向南方,眼神无比坚定的点点头。 “请驸马爷放心,老将定不会让大唐失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黑,无边无际的黑,那是吐蕃的二十万大军。 无数牦牛毛编织的帐篷,如同蛰伏在大地上的丑陋菌斑,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的天地尽头。 吐蕃的松赞干布是个知兵的人,将白兰城围住后,立即让大军开始攻城。 人潮密密麻麻,如同倾巢而出的黑色蚁群。兵刃偶尔反射出日光,在那片黑色上爆开一片片刺眼的寒芒。 沉重的脚步声、牦牛的哞叫、金属碰撞的铿锵声,还有那低沉压抑的号角呜咽,汇成一股令人窒息的音浪冲击着古老的城墙。 城头上。 老将安兴贵须发皆白,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梁方翼抱着双臂,靠在冰冷的垛堞上,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 每个人的呼吸都沉重而压抑,空气仿佛凝成了沉重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来了。”魏叔玉的声音很轻,却像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城头的死寂。 一名亲兵立刻躬身,将早已备好的小巧竹筒递上。 魏叔玉旋开筒盖,里面蜷缩着一只通体灰羽的信鸽,腿上系着更小的蜡丸。 “去吧。” 魏叔玉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夫蒙兄弟,‘狼’已至,到了你们献上投名状的时刻了。 信鸽被高高抛起。灰影在呼啸的寒风中只挣扎了一下,便立刻找到了方向,化作一道迅疾的灰线朝着东南方飞去。 “驸马爷,飞鸽已经释放,您还是回城主府吧!” 魏叔玉摇摇头,“放心吧,城楼里很安全,再说有巽九保护本驸马。” 寒风似乎更加凛冽,卷起地上的碎雪和沙砾,抽打着城头的每一张脸。 城下吐蕃大军的阵型,有了明显变化。沉重的牛角号声陡然拔高,变得雄浑而充满原始的蛮力。 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高耸木台上,巨大的牦牛皮战鼓,被八名赤膊壮汉奋力擂响。 “咚!咚!咚——!” 鼓声沉闷,每一次撞击都仿佛敲打在城头唐军的心坎上,震得脚下的城墙微微发颤。 鼓点越来越急,越来越密,最终汇成一片撼动天地的轰鸣。 木台之上,松赞干布的身影,在风雪中清晰可见。 他不再穿着华丽的赞普服饰,而是披上了象征战神的厚重铁甲,猩红披风在狂风中翻卷如血浪。 他亲自抢过一柄巨大的鼓槌,肌肉虬结的手臂高高扬起,再狠狠砸落! 燃烧着刻骨仇恨的鹰隼,死死钉在城头那面刺眼的唐字大旗上。 东女王被殉葬的惨烈,论钦陵被唐人枭首示众的耻辱,所有怒火这一刻都倾注于鼓槌之上。 “呜——吼!呜——吼!” 随着松赞干布亲自擂响的战鼓,吐蕃士兵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战吼。 那吼声如同雪山崩塌、江河倒灌,汇聚成一股摧毁一切的恐怖意志。 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随之颤抖! 黑色的潮水动了。 前排吐蕃士兵如同出闸的猛兽,顶着粗糙的巨大木盾,向着城墙汹涌扑来! 他们身后,无数扛着简陋云梯的士兵,如同密密麻麻的工蚁般紧随其后。 再往后是如林的刀枪矛戟,反射着惨白的天光,汇成一片移动的死亡森林。 整个白兰城四周的旷野,瞬间被汹涌的黑色怒涛所淹没。 沉重的脚步声、嘶吼声、鼓声、号角声,混合着风雪的呼啸,形成一股令人肝胆俱裂的毁灭交响。 仔细打量一番后,魏叔玉不屑的瘪瘪嘴。 武备如此简陋的吐蕃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或许是他们的悍不畏死吧!喜欢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