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之言,犹如春雷乍起,落在众人的耳朵里,让所有人精神都是一震。 上到李世民,长孙皇后,亦或者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诸公,亦或者孔颖达李淳风玄空这等三家之执牛耳者,更或者四门之弟子,求学之少年,皆是如此。 他们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们的心跳,多是澎湃。 他们的血液,开始沸腾。 当一言而引得顿悟之后,不论是谁,都感觉大脑一片清明,并且仿佛有了钟鸣之典音,更好似自己参悟了天地之间一至理般,便是要羽化而飞升。 浑身的毛孔都已打开,全部还都在大口呼吸着,舒坦至极。 张楚望着他们的模样,深吸口气,趁热打铁,继续道。 “从劝农之文,落脚于百姓之中,但,坦然说,该怎么真正的做到呐?” “这天底下,大话,空话,谁都会说!可若是说而不做,知而不动,咱们岂不也是犯了以往那些读书人的病症么?” “所以啊,为之而所相配的钥匙,某家称之为,知行合一!” “只要每个人能坚守着自己的认知,能恪守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这一至理!” “而后,放手去做,尽管去做,便是错,又有什么何妨呐?错中吸取经验,相信自己,下一次定然能够更好。” “这,便是行。” “知行合一,若是能谨记这四个字,那么,这天地下,便没有咱们做不成的事了。” “就如刚才,咱们耕地一般,耕地是什么?其实耕地,就是行。” “咱们知道了百姓之不易,明白了耕地之艰辛,然后,咱们行动起来,真切的去感知,真切的去感受,如此,咱们会把之前所有的认知,都具象化,都实质化,如此也就能让咱们真正的搞清楚,这耕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也才能知道,奥,原来那些劝农文章,全都是空浮无根的空话,大话。” “如此,相互印证,相互渗透,身体力行越多,那么咱们所学就越多。” “到时候,咱们才能真正的分清,什么事是好的,什么事是坏的,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 “如此,若是有一日,在坐诸多学子,能够金榜题名,报效朝廷,为陛下分忧,还会犯那劝农文章一样的错误吗?” 身旁的李泰,裴行俭等人,毫不犹豫的用力摇头。 国子监学子们沉思片刻,也都是摇起了头。 知行合一! 这四个字,如此的简单,可却真的蕴含着天之大道。 李世民也有些沉醉了。 这一刻,他真的是通达无比。 正如张楚所言,若是人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那这天下,将会变成什么样? 读书人将不会再纸上谈兵,盲目臆想;天下官吏,也将可以把大唐律法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再会出现冤假错案,不再会出现徇私舞弊,更不会出现贪慕受贿;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我提升! 更何况,这些都不是独立的,你今日可能是读书人,后日可能便登上了天子堂,亦或者今日你是百姓,明日便是读书人······· 如此,一个人能够从始至终的惯行知行合一,那么这天下,将会比历朝历代的人间都要精彩!!! 四周,寂静。 无言,无声。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颅,都在思索着,理解着,吸收着这些话。 张楚心里,也舒了口气。 说实话,这样的大课,他真的准备了很久,也想了很久,他知道,自己当是要做些什么。 对这些大唐少年。 虽说,他们大多不是民学子弟,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民学子弟,更要上心些,毕竟,今后大唐是由他们组成的,这些国子监学子里,不知多少人,会成为大唐官吏。 而更何况,他们身后的父辈,家庭········可以说是深深影响着这个天下。 迟早,他们也会登堂入室,也会身着红袍,就算不身着红袍,也将会成为影响一县,一城的乡绅。 张楚从来没有寄希望过改变那些世族门阀,那些大唐官吏的行为准则,因为他深知,改变一个成年人,太难了,相对于而言,改变这些还没有雕琢成型的少年人,要简单很多。 “论语,原本也不过那么几句话。” “何其简单明了?” “但现在,你们再翻一翻论语之书,各种注解,各种解释,各种拓展,让论语原本简单易懂的道理,都变得生涩无比。” “读书啊,不是真的对这一本书,皓首穷经。” “要知道,论语成书,也是在孔子遨游诸国,一步步丈量凝结出来的,可到了现在,你们怎么只记得抱着书本,却忘记了亲自丈量呐?” “书里天天说爱民,说民为本。” “可,现在的读书人,都已忘记了民在哪里。” “民在书里吗?!民不在书里!!!民在田野间,民在道路上,民在长安里,民也在长安外,民,随处可见,可民,独独就不在书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楚笑了,他的目光,落在了国子监一众学子身上。 “这一课,说是某家入春民学第一课,其实,某家真正想要讲给的人,便是你们这些国子监学子啊。” 张楚感慨。 孔颖达也笑了,刚才,他便是有这方面的猜测,果不其然,正是如此。 他没有犹豫,直接拱手:“老朽,谢过张祭酒!” 国子监诸多学子都抬起了头,但听着这话,眼眸中略有茫然。 自己是儒学子弟,可秦川伯却为民学魁首,怎么却,想要讲给自己呐? 张楚站了起来。 轻轻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衫。 用力的伸了个懒腰。 望着田野间,那耕作的百姓,那新鲜的土地,那被春风扫过,已开始露头的花草。 “呵·······” “因为,你们是大唐的少年。” “因为,你们是大唐的朝阳。” “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啊········” 呼········ 此言落下,国子监学子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骤然起身,正束冠,理衣襟,无比认真,无比仔细,而后,一丝不苟的冲张楚,纷纷的,齐齐的,躬下了腰,行了弟子之礼。 “多谢,张祭酒解惑!” “多谢,张祭酒指引!” “多谢,张祭酒点睛!” “··········” 声音震天,直入其上。 张楚仰天长笑,朝着田地走去。 “美哉我少年大唐,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唐少年,与国无疆! ” “哈哈哈·······” 笑声经久不息。 笑声直冲云海。 笑声浩荡于桃林。 笑声翩翩于众人耳畔,澎湃心胸!!! 无数双目光,凝视着,注视着那道略有张狂的背影,久久不动。喜欢大唐十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十万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