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足已让城阳欣喜若狂。 “没想到,这世上,竟然真有制作类似于水晶这样的工艺!”城阳叹道。 “最近太医署那边,不少人家都开始咨询剖腹产的事了,甚至连洛州,晋阳那边的人家也都有。” “估摸着,在八九月份的时候,将会迎来剖腹产的高峰。” “在这之前,把放大镜配备上,会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城阳兴奋道。 对于这一点,张楚是有认识的。 古代的人,多是怀孕在冬天,出生于秋天,当然,不说全部,但起码有五六成都赶在这个节点。 无他,大冬天的,百姓没啥玩啥的好去处,除了在被窝里呆着,就是在被窝里呆着,自然,夫妻俩缩在被窝里,能做的游戏,除了敦伦外,也没有其他多余的了。 如此受孕率上去了,到了来年秋天前后,正好怀胎十月,和庄稼一样,瓜熟蒂落。 而且,秋天不冷不燥,也正是坐月子和哺育的好时节。 “肯定来得及!”张楚点点头。 “玻璃作坊这边的情况,差不多也已是稳定下来了。” “后面,就拜托容嬷嬷多盯着些。” 张楚吐了口气:“前几天,段侍郎来了好几趟了,大唐医院那边,说什么我也得去看看。” “第一期已差不多了,拖了那么久,也该投入使用了!” 张楚叹道。 之前,他喜欢春天。 现在,张楚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了。 太忙了,真的是太忙了,这些天,除了忙碌玻璃作坊的事外,还要抽空处理北山县的事务,尽管大多数杂事,房遗爱和温破贼他们都能处理,可,关系着北山县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事,他们还都不敢自己决定。 另外,还有褚忠。 他仍旧没有放弃煤气。 除了处理好衙门的事外,他一有空,就是蹲在焦厂里研究,张楚被他请去过好几次,把关于对于煤气的认识,张楚能想到的,还有想不到的,全都告诉了他。 褚忠遇到了瓶颈,似乎距离真正收集起来煤气,就差一步之遥。 至于李泰,裴行俭和孔惠元三人,除了李泰不经常看见之外,裴行俭和孔惠元倒是时常也会来北山县寻张楚。 一个是讨教军事阵仗上的事,一个则是讨教学问上的事。 听两人说,自他们炸茅厕事件之后,李泰对于茅厕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说是,他想搞明白这里面的情况。 这让张楚哭笑不得之时,却也支持了他的研究学问。 毫无疑问,沼气池在大唐这个时代,完全是有搞头的。 甚至,这条路,在后世也探索过,对于如何振兴乡村,修建沼气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零零年代,确实风靡一时,各种政策也都很支持! 只是,后面时代发展的太快,亦或者说,国家发展的太快,这边的沼气池还都没有彻底铺开,国家便是取得一系列的大规模进展。 不说煤气和天然气这一更便捷,更便宜的能源入户外,还有国家在化工上的进步,比如,化肥,复合肥等等,一系列的进步,让沼气池这个刚诞生还没有长大的技术,一下子处于了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上。 相比于沼气池,现成的成品更是方便,便宜。 再加上沼气池除了有好处,也有一定的弊端,他们三人所经历的茅厕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 所以说,沼气池在后世没有流行,可在大唐这个时代,却刚刚好。 都不用说利用沼气这一清洁能源,或者使用沼气池培养有机肥这些好处,单单一项沼气池的修建,可改变大唐百姓的卫生条件,就值得朝廷大力推广。 若是李泰能干成这件事,这贞观朝的历史上,便少不了他的名字。 对于李泰,这位民学大师兄,张楚是寄予厚望的。 李泰聪慧,并且举一反三的能力极强,只是,他的出身让他的性子有些安定不下来。 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能静下心。 所以,张楚从来没有强迫他做什么,也没有强硬的灌输他一些学问,只是引导。 从刚开始的推广民学拼音,再到后面跟着司农寺培养了一大段时间的西瓜,后来又迷上了足球这一运动,这不,又对火药产生了兴趣,不过,火药给他带来了估计着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阴影,对于火药,他估计很难有兴趣了。 但是,却对茅厕感到了巨大的好奇。 他既然感兴趣,张楚便就大力支持。 今后在学问上的成就,能看得出来,其他人是比不上李泰的。 民学的大旗,还得是李泰来扛。 褚忠暂时只对焦炭有兴趣,孔惠元多还是喜欢些文学,礼,教化方面的知识,裴行俭么,之前对于文化课,谈不上喜欢,但,也能接受,可自从吐谷浑回来后,对于诗词歌赋着实是一点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了。 他的眼睛里,只有行军,只有战争。 所幸,张楚也不逼他了,醉心军事也不错,他的性子也适合朝堂上的纷争,能在军事上走到低,而不再朝堂上蹉跎岁月,他的成就,或许会更高!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李泰,他是那种,描述起来都有些拧巴的一类人,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可又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 也正是基于这种性格,张楚能确定,李泰能成为全能型的学者。 什么都懂,各行各业都会有涉猎。 而且,在大唐这个时代,不像是后世那般,各种专业都有了很深的研究,你若是不精通或不一直探索于一条分支,那么精力完全是不足够支撑你成名。 但,现在不一样,各种专业也都没有形成,各种学问还都没有发现。 所以,李泰这样的人,就显得很宝贵了。 很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专业,都需要他往前走出去第一步。 所以,对于李泰,张楚是很满意的,而民学大师兄这个名号,他确实是立得住! 不过现在,李泰好像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羞愧,除了裴行俭和孔惠元知晓外,当然,还有张楚,除外,便再无人知晓。 所以,张楚也要抽出来时间,好好陪一陪李泰,帮着他,修建出来第一个大唐成品的沼气池。 着实是一点都不得闲。 春天,就是忙碌的季节。 “放心吧侯爷,这里,奴婢定会盯好的。” “侯爷和殿下有什么要紧的事,尽管去做便是。” “若玻璃有了新的进展,奴婢会第一时间通知侯爷和殿下!” 容嬷嬷立马道。 这段时间,有时候城阳要回长安处理太医署的事,可容嬷嬷是真真的寸步不离,吃住都在玻璃作坊。 一砖一瓦,一沟一壑,一环一节,都是她眼睁睁盯着建起来,并且制造玻璃的所有工艺,她全程也都跟着,一点不比公输良,田婆他们差多少。 毕竟,对于制作玻璃,他们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皆是双眼一抹黑,都是从零开始。 更何况,对于自家殿下好不容易拥有的自己产业,容嬷嬷比张楚都要更爱惜。 张楚颔首,望着再次燃起来的炉子:“明天,我就回长安一趟。” “正好,侯爷,我跟你一块回去。”城阳附和道:“第一批民学医科的学子,该要出师了,在入住大唐医院前,都得对他们进行考核。” “我得全程跟着带下科学生,检验她们的剖腹产手术如何!”喜欢大唐十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十万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