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才进这庄子上的宅子的时候,自家小郎君还没有出生呢。 若是当年自己成亲,成亲后立马就要了孩子,这会儿,自己的孩子,应当是跟小郎君年岁差不多的。 老赵心里也是感慨。 日子过的,真快,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行了,我跟伍良业来都来了,也不能杵在这里跟木头庄子似的,你就安排吧,我们俩大男人,精细活儿弄不来,好歹有一把力气不是。”李复笑的灿烂。 “这个.......”老赵沉默了半晌,面色为难:“郎君,这边能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的确是没有什么额外的活儿要干了。” “行,那我跟伍良业在外头转转,有什么事情,就随便搭把手好了。”李复笑道:“我要是来了不帮忙,你们主母也得蛐蛐我两句。” 老赵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夫人她........也的确是........ 中午,李复和伍良业回到宅子里,简单吃了点饭。 至于在老赵新宅子那里忙活的人,柳娘和厨房里的伙计一块煮了大锅饭,大家伙也就围着棚子,凑合着吃了一顿。 下午李复再去看的时候,青庐已经完全搭建好了,整条街,都张灯结彩的。 红绸挂满了屋子,外面的街上,拉上了绳子,挂上了许多的红灯笼,宅子外面,青庐绵延的老长,底下圆桌已经支起来了。 都是从宅子里的库房搬过来的,底下的木头支架跟圆形的桌面是分开的,架子一支,桌面往上面一放,就是一张大饭桌。 柳娘在厨房里,带着一众徒弟收拾食材,今天要提前准备好炸货,明天上锅一热,就能直接上菜。 伍良业留在外面干一些高空体力活。 李复则是进了厨房。 要说别的地方,李复去做,周围一大帮人都担心李复的安全,不让上梯子,不让爬墙的。 可是厨房里的活儿,柳娘是师傅,那李复可就是师祖级别的人物了。 李复进厨房的棚子的时候,柳娘正在清洗食材,地上坐在小板凳上的帮厨,面前守着个大木盆,里面都是鱼,清洗,剖开,清理内脏,再次清洗。 老赵的新宅子里,有一口井,这边用的水,全都是井里打上来,提到这边来的。 “怎么不到屋子里的厨房去处理这些。”李复问道:“在里头院子里,守着井,不还方便吗?” 柳娘认真摇头。 “那不行,老赵的宅子跟郎君您的大宅子不一样,这边屋子就这么大,在院子里收拾,且不说人来人往的地方局促,人家都要在院子里成亲了,厨房这边在院子里收拾这些东西,也不合适啊,还是在外面弄吧,不管这边棚子里被糟践成什么样子,反正外面看不见,宅子里还是干干净净的。” 李复恍然大悟。 说的好有道理。 至于自家新宅子,那没办法,够大,厨房就一整个院子,跟别的院子都是隔开的,里面忙活成什么样,搞成什么样子,外面人也看不到。 就算是来了客人,也不会往厨房院子里去转悠的。 “我也过来帮帮忙。”李复笑道。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柳娘一听这个,脑袋晃悠的跟拨浪鼓似的。 “郎君,这哪儿能让您上手啊。” “那咋了?”李复笑着反问:“以前在宅子里,你这身手艺,不还是我教你的吗?我又不是没有进过厨房,柳娘,我跟你说,这两天,给老赵办亲事,咱们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老赵跟咱们是一家人,咱们这么多年了,说实话,也是拿着彼此当亲人了,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我就提溜着俩手在一边看热闹?这可不妥当。” “我说没事就没事。”李复笑道:“来吧,咱们一块。” 李复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柳娘也不好反驳,只能点头。 李复看到那好几袋子的紫瓜.......也就是茄子。 要说这婚宴备菜,就是大气啊,每样食材,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回采买。 棚子搭建的不小,但是堆放上食材之后,偌大的一个棚子,里面竟然也显得局促起来了。 也得亏做饭的地方跟这边堆放食材的地方是分开的。、 “这紫瓜,你们打算怎么做?” “就切了,炒一份,炸个肉馅的茄盒,又是一份。” “炒菜的话,当天炒,热乎,炸货都提前一天准备,明天的话,放到盘子里上锅热一热就够了。” “餐具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这会儿宅子里的丫头们都在重新刷一遍呢,最后再刷这一遍就够了。”柳娘一边忙活一边说着。 如今用的餐具,普通人家,用陶碗什么的,像李复这样的大户人家,餐盘应该用的是青铜的,或者更嘚瑟一点,用金银。 李复习惯用那些用具。 茶叶铺子里都开始卖茶具了,自家又有烧制这些东西的窑厂,让他们做几套餐具搁在家里用,岂不是更简单。 反正李复自己用的是瓷器。 这是他的习惯,也不容易改了。 而老赵举行婚礼,婚宴上用的餐具,盛菜品的,都是铜盘子,碗还是陶瓷碗,不管是喝汤,还是喝酒,都很方便。 “那我就收拾这些紫瓜。”李复说道。 “那我让人去剁肉馅。” “行。”李复点头应声。 人多的好处就是分工合作,事情办的也快。 紫瓜清洗过后,李复开始掌刀,切厚片,每一片中间再开刀。 到时候也好将调好的肉馅塞进去。 从中间开刀,不说是什么精细的技术活,但也是要注意的,不能偏,尤其是一刀下去,手感要把握住,不然容易切到一半,刀都要露出来了。 旁边放着大铜盆,切完了的,就先全都放到铜盆里去,把砧板的位置腾出来。 一盆被剁好的肉馅放到了一边。 李复看看自己和另外一个人切出来的那两盆茄子。 “这够吗?”李复问道。 “一桌八个人,这样的菜,一个盘子里放八个就够了。” “眼下定下来的,有三十六桌,还得来这么一盆,宁肯多了不能少了。”柳娘估量着。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