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钟鸣鼎食(1 / 1)

百骑司的人看了一眼那烧毁的破庙。 “到时候让官府来处理吧。” 这些杂活儿,百骑司的人不会去做。 他们有更要紧的事情。 天亮,长安城城门大开,百骑司的人带着老郑头两口子回到了长安城,倒是没有刻意隐藏这老两口。 即便是被人看到又如何? 人在百骑司的手里,而百骑司的衙门,可不是他们能伸手进来的地方。 刑部和大理寺里有世家的人,漏的跟筛子一样,而百骑司不同,他们是天子的家仆,外人没有进入百骑司衙门的机会,也没有那个资格。 晨光熹微,郑家大宅的铜钟在寅时准时敲响,浑厚的钟声穿透层层院落。 管家一夜未眠,硬生生的等到天亮。 “铛——铛——铛——“ 钟声未落,东跨院的厨房已经忙碌了起来。 “快些烧水!郎君们起身要用的。“ 后宅院落里,仆从们也开始进进出出忙着伺候主家。 郑元璹(shu)披衣起身,行至屋内铜镜前。 铜镜里的郑元璹面容清癯,下颌蓄着修剪整齐的短须。 此时外面天光已亮,老仆郑安在门外轻声禀报。 “阿郎,热水准备好了。” “进来吧。”郑元璹应声。 老仆领着两名侍女进了屋子,郑元璹走向铜盆。 铜盆里的水温恰到好处,郑元璹净面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水珠顺着他瘦削的脸颊滑落,滴入盆中,发出轻微的“叮咚“声。 “我昨日归家后,瞧着家中管家忙着调遣人手,出什么事了?”郑元璹问道。 “是二郎君那里发生了一些事情,需要一些人,去长安城外办事,至于具体办什么事,老奴未敢过多置喙,应当是,与书院有关系吧。” 郑元璹微微颔首。 “近来书院那边可还好?二郎经管着族中书院,可有好些年了。” “朝中事务繁忙,家中的事情,都是二郎处置着,这两年三郎和四郎不在长安,无人为他分担,也是辛苦他了。” “今年听说来书院读书的学生,比往年多了三成呢。”老仆说道。 “能够收到有天赋的学子,是好事。” 郑元璹只是应了一句,就没有再提书院的事情。 既然家中交给二郎打理,那这些事情,他就不会多置喙什么。 郑家家塾中,年过六旬的先生已经端坐在讲席上。 他面前的长案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卷竹简和笔墨纸砚。 晨风穿过半开的窗棂,吹动案上的《论语》书页,发出沙沙的轻响。 不多时,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家塾中。 郑家诗礼传家,子弟晨起读书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家塾中的郑家子弟们,身上穿的,皆是浅青色的圆领袍,腰间垂绦,挂有拇指大小的环形青玉坠子,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家塾之中坐着十几个郑家子弟,从六七岁的孩童到十几二十岁的青年都有。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郎朗读书声在家塾中回荡,与院外仆从们忙碌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家塾的读书声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后,郑家大宅的正厅里,朝食已经准备妥当。 一张张矮几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排列整齐,每张几上都摆放着相同的餐具:一个青瓷碗,一双乌木筷,一个小巧的青铜酒爵。 仆役们端着食盒悄无声息地穿梭其间,将食物一一摆放好——熬得浓稠的小米粥,几样时令腌菜,新鲜出炉的胡饼,还有每人一小碟切得极细的羊肉。 作为家主的郑元璹率先入席,紧接着就是各房子弟。 众人按照严格的礼制顺序入座,没有一丝混乱。 “二郎呢?”郑元璹问道。 “二郎君昨日处理家中事务,休息的有些晚了,今晨不忍打扰二郎君休息,一会儿朝食会送到二郎君的院里去。” 郑元璹微微颔首,不再追问。 “开动吧。“郑元璹简短地说道,率先拿起筷子。 席间除了轻微的碗筷碰撞声外,几乎听不到其他声响。 卯时之前,郑元璹要去尚书省当值,府中马厩早就准备好了车驾。 卯时初,郑善愿寝屋内,两名贴身侍女捧着熏笼进来,笼中燃烧着南海进贡的龙脑香,淡青色的烟雾在罗帐间缭绕。 郑善愿起身披着件素纱单衣起身,衣料轻若无物,却是用江南道特供的“轻容纱“制成。 “郎君今日穿这件。”侍女恭恭敬敬的呈上了一套暗红色的圆领袍服,衣料是蜀地贡品“重莲绫“,在阳光下隐约可见莲花暗纹流转。 另外一名侍女则是呈上了腰带,上面西域和田白玉带板十八枚,以金丝串联,每一块带板上都精雕着不同的瑞兽图案。 两名侍女跪地为郑善愿着袜,袜筒用茜草染成深红色,袜底衬着细软的吴绫。 “管家呢?”郑善愿问道。 “管家昨日一夜未睡,今晨一早,就在院外候着了。”侍女应声。 “今日朝食,兄长可问起了?” “郎主问起了郎君今日未曾前往厅中用朝食,郑安按照管家说的,言明郎君昨日为宅子里的事操劳至深夜才歇下,郎主体恤郎君,便没有多言。” 郑善愿满意地点点头。 收拾洗漱妥当,郑善愿出了房间,在院外见到了管家。 “去茶房。”郑善愿对着管家说道。 “是。”管家应声,恭敬的跟在郑善愿的身后,两人一同来到了茶坊之中。 专管茶事的婢女正在碾茶。 郑善愿来到榻前坐下。 “坐下说。”郑善愿对着管家说道。 管家恭恭敬敬的跪坐在了郑善愿的对面。 “新式的茶叶泡着喝,喝多了,再去回味以往的烹茶,倒也别有一番风味。”郑善愿对着侍女说道:“今日就烹茶吧。” “是。”侍女应声,开始为郑善愿烹茶。 旧式的茶饼产自湖州顾渚山,是清明前采摘的“紫笋“嫩芽所制。 便是泡茶,郑善愿喝的,也是拍卖会上买回来的特等茶,只可惜,今年还不知道会不会再有拍卖会,去年买回来的,即便是省着喝,到如今,也早已经喝完了。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