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转身对随行的文吏吩咐。 "即刻张贴告示,让周围三里内的百姓明日辰时来此领取砖石木料修缮房屋。老人、孤寡者优先,每户限领..."他略一沉吟,"限领砖百块,木料三根。着县衙派差役维持秩序。" 文吏应声照做。 苏定方转而出了门。 他得跟王府两卫的将士们说一说,好好叮嘱他们,拆的时候也要谨慎一些,尽量将砖石木料保存完整。 李复在查验木盒里的东西。 “恩?宇文?”李复看清楚了铜牌上写的字。 苏定方猛然间听到这个姓氏,也愣了愣。 这姓氏,在隋朝之前,可太显贵了。 现下还活着的宇文家的人,不算多了。 宇文士及,贞观元年,因为有镇守西北之功,被陛下调离长安,去管理西北故地了。 人都不在长安,宇文家在长安,也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势力。 毕竟,北周皇族姓氏,隋朝建立的时候没了一些,隋朝没的时候,因为宇文化及,又没了一些。 再到大唐,还在被重用的,就只有一个宇文士及了。 “南山别院.......”李复面色严肃:“老苏,又解锁新地点了。” ?? 解锁? 虽然疑惑李复的用词,但是大概意思,听明白了。 李复突然想起了什么。 “伍良业,快,让白云泉快马加鞭跑一趟,去长安百骑司衙门,那些和尚,先留他们一命。”李复说道:“还有,让百骑司的人,查一查长安城里所有姓宇文的人。” “是。”伍良业拱手应声,到外头去找白云泉去了。 “案子还没审完呢,那些和尚暂时不会被杀吧?”苏定方问道。 “肯定不能杀他们,但是怕他们熬不住百骑司诏狱里的手段。”李复咋舌:“怕百骑司一不小心弄死他们,当然,不是故意的,只能算是意外。” “得去跟李五说一声,搜出新东西,让那帮和尚,继续签供状。” 不过话也说回来,只要供状上有他们的手印就是了。 人死了,手还在。 就是用不了多久了。 毕竟,死了嘛。 ....... 皇宫,两仪殿,李世民,李五。 “宇文?”李世民蹙眉:“怎么又牵扯出宇文家了?” 宇文家都没剩下多少人了,宇文士及远在西北....... “今天泾阳王殿下带着苏定方和王府两卫去大云寺,把大云寺给拆了。” “佛寺里的佛像都给砸碎了,说是从佛像里掏出东西了。” “泾阳王殿下今日拆寺时,还说要将砖石木料分发给周边贫苦百姓,让他们趁着冬天还没来,还没下雪,赶紧修缮自家房屋。” 李世民闻言,嘴角微微扯动。 把大云寺给拆了。 怀仁他........做的真够绝的。 都能跟百骑司筛卢家宅院的灰烬有一比了。 只是百骑司筛灰,那宅子也不是百骑司放火烧的。 但是大云寺,是怀仁下令全拆的。 砸佛像。 眼下,这种事也就他敢做。 至于拆了佛寺,将砖石木料分发给百姓,这也像是他会做的事。 至于俞宇文家,玄武门之后,念在宇文士及的面子上,没有过多追究,如今看来,还是心软了。 “既然如此,让百骑司查,百骑司就着重去查一查吧。”李世民说道:“但是,此事不宜声张,暗中查探。” “是。”李五拱手应声。 “还有,提到的那个南山别院,百骑司派些人过去,先不要惊动那边的人,泾阳王那里,支会一声就是,不要将动静闹的太大。”李世民叮嘱着:“事情尚未明了,不宜造成过多恐慌。” “臣遵旨。” 大云寺周围一片热火朝天,王府两卫撸起袖子拆大云寺。 从外到里。 围墙,院墙,上房揭瓦,再是房梁。 从上到下。 连台阶地基都要挖。 大云寺正殿偏殿,还有僧房客房,阁楼,打地基的时候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石料子。 就算不能拿去修屋子,给村里铺铺小路什么的,也是好的,省得雨雪天一踩一脚泥泞。 三日后,大云寺废墟。 周围砖石木料被码放的整整齐齐。 泾阳县的县令带着府衙的差役到现场帮着维持秩序。 听到消息赶过来的许多百姓,一家老小齐上阵,独轮车,扁担,背篓,能用得上的全给带来了。 不要钱白送,拿回去修房子,安稳过个冬,多好的事。 四里八乡赶来的百姓都在排队,县衙差役,王府两卫在帮着给他们分这些砖石木料。 "排好队!按户籍册顺序来!老人和家里有孩子的优先!" 几个差役正在给排队的百姓登记造册。 废墟东侧,十几个青壮汉子正喊着号子搬运一根粗壮的楠木梁柱。梁柱上还残留着鎏金的莲花纹样,在朝阳下闪着微光。 "慢些慢些!"一个包着头巾的老汉指挥着,"这木头够给咱们村祠堂换根柱梁了!" 西边的空地上,几个孩童在成堆的青砖间嬉戏玩耍。他们的母亲一边呵斥,一边将砖块小心地码进背篓。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捡到半块雕着佛像的残砖,好奇地往怀里揣,被她娘亲一把拍掉: "晦气东西!要那作甚!" 大云寺的事情也传出去了,周围的百姓看到刻画着佛像的东西,都觉得晦气。 "殿下,照这个速度,再有两日就能把这些东西分发完毕。下官已经命人统计了各村缺衣少食的户数..."泾阳县县令拱手向李复汇报。 “他们的房子要加固,冬天的话.......官府这边可以拨调一些粮食,但是数量不会太多。” “官府.......也不富裕。” 李复微微颔首。 “只要尽力就好。” “今年是个丰年,百姓家里若无意外,粮食倒是不会太缺。” 李复也只是说的,若无意外。 但是总会有一些百姓家,有诸多意外,导致家贫,缺衣少食。 大云寺这边的事儿,让官府和王府两卫忙活去吧,留个校尉在这里看着就是了。 李复带着护卫们回到家中。 百骑司来人了........ 书房里,李十八交给了李复一本厚厚的册子。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