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新东西?”李承乾眼睛一亮。 “是啊,庄子上的酒楼那边送来的,说是从西域的行商手里弄的。”李复说道:“以后饭桌上,也算是多个菜了,柳娘那里留了种子,来年种上。” 有了种子,剩下的就交给他们研究去吧,反正李复也没研究过种菠菜这种事。 到时候生长,收获,留种,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既然能有菠菜传进来,就不会只进来这么一点。 “还挺好吃。”李承乾夸赞着。 “好吃就多吃点。” 下午,李承乾收拾收拾,乐呵呵的去工地上了。 跟着阎立德,不仅仅学东西,而且,学成之后,还能给母亲在宫中建个暖阁。 以后冬天母亲的居住环境,就能得到改善了。 李复则是留在家中,因为,到了年底.......要加班了。 各地汇总到长安城的账目,已经陆陆续续的送来了庄子上,庄子上的各大掌柜的也在盘账,总之,在过年之前,一年到头的账目要捋清楚,该入库的入库,该封账的封账。 而这么多的账本,整理好之后,李复两口子也是要过目的。 本来这事儿,当家主母在宅子里把账目过一遍,无事发生最好。 但是泾阳王府的账目,还是比较复杂的,李复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两口子一块干活了。 更别说今年巨大的支出,钱都是李复大手一挥给批出去的。 到头来干活儿的时候不见人,即便是两口子之间,做夫君的,也不能不厚道。 书房里,李复和李韶在书房里埋头整理账册,案几上堆满了各式账本,李韶纤细的手指翻着纸页,一边看账本,一边做比较。 “去年一整年下来的进项,今年都花出去了,还贴进去不少呢。”李韶感慨着:“一年之内,要干的活儿太多了。” “花就花吧,家里留那么多钱,也没多大用,咱们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往后庄子上东西多了,少不了咱们的好处。”李复笑着解释。 李韶微微颔首。 在庄子上花出去的钱,都是肉眼能够看到的。 书院的扩建,交易区的繁荣,工坊的扩张,行宫的修建。 尤其是庄子上的工坊规模大了之后,雇佣的人更多了,也算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交易区那里,外来的商人,也不能拿着条子排队取货,一等就是大半年了。 大半年的时间缩短为三个月,已经是进步了。 “今年工坊虽然扩建了,但是产量方面,提升不足,等到明年,新招揽的工匠都成了熟手,产量也就上去了,马掌柜说,到明年春天,交易区里排队的时间还能再缩短一个多月。” “这不挺好。”李复笑着回应:“不过,两个月的等待,时间上还是挺长,还是需要那些商队自己计算好时间,提前约定好才行。” 排队这种事也没办法,不管作坊如何扩大生产,市场缺口还是很大。 工坊那边也已经尽力了。 地方上的工坊建造,自年初也开始了,但是谁让长安城人多呢?不仅仅本地人多,外乡人也多,外国人也多。 知道这里有好东西,消息传开了,来的人也比以前多了。 所以即便是工匠们工具都抡冒烟了,结果还是一样的,供不应求。 “等来年春天,书院那边,还要拨一大笔款项呢。”李韶说道:“无论如何,这笔账,得提前留出来了,不能说到时候没有现钱,那就麻烦了,书院的事,是庄子上最大的事了。” 李复认同自家夫人的这个说法。 “行宫,因为一开始预算就已经出来了,多多少少的,不碍事,没有任何影响。”李韶继续念叨着:“即便是一年的预算花超了,也超不出多少去。” “这一项,是可以后续慢慢来的。” 李复点头。 这就跟在工地上的时候,阎立德说,行宫修好了之后,还留有诸多更改装饰或者是扩建的余地一样。 花钱也是如此。 不是一下子就全掏的问题。 “花钱如流水啊...“李复感叹着,嘴角却挂着笑。 李韶也笑了,笑得眉眼弯弯,好看极了。 “怎么,这会儿知道心疼了?” 语气甚是调侃。 李复只是笑着摇头。 “这都是值得的,对吧?”李韶继续说着:“工坊工匠的工钱,还有各个工地上,工匠们的工钱,比去年多太多了。” 这些钱都是实实在在的到了人们手里,他们用出力气干活挣钱。 没有拖欠,也不会有任何借口。 泾阳王府给钱给的痛快。 当下次王府还要用工的时候,都会抢着来的。 “钱发出去了,人们想要过好日子,改善改善生活,就会花钱去置办东西,庄子上的市集已经初具规模了,街道上也有店铺了,兜兜转转,这钱,还是能回来。”李韶笑得开心。 李复会心一笑。是啊,这些钱转了一圈,最终让整个庄子都活络起来。 现如今,庄子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破败的小村庄了,看看如今的繁华景象,心里的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 这都是这几年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 “对了,“李韶突然想起什么,“腊月二十三要祭灶,我已经吩咐厨房准备了。今年是不是该给庄户们多发些年货?“ “我看今年的账目,虽然花出去很多很多钱,可是挣回来的也不少。” “花钱扩大产业,但是咱家的产业,都是挣钱的买卖,店铺一开,日进斗金的。” 今年花钱花的狠是比较起去年挣的钱来说,花的太多。 但是今年的账是今年的,今年花的多,挣的也多。 因此,泾阳王府的当家主母盘算过了账本之后,也是豪气了起来。 “发!“李复大手一挥:“今年是个丰年,形势好,仓里粮食也多,发粮食,发布,庄子上的庄户,一家再加一坛酒。” “至于工坊那边的赏罚,全权交给工坊的掌柜的,咱们主家这边就不掺和了。” 要是挨个定,挨个掺和,累死人。 李复也想到了新的作物的事。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