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手电筒,朱琳仔细看了看。 摊子上的东西很杂,各种瓶瓶罐罐的都有,瞧着都挺旧,就是有点脏脏的,还有些像垃圾似的东西。 分不清瓶瓶罐罐对不对,她看了一会,伸手拿起一件黑色的方砚瞧了瞧。 拉了拉曹朝阳的衣服,她小声道:“这件怎么样?” 唔…… 曹朝阳摇了摇头。 “不好?哪不好?” “不懂。” 曹朝阳照实说。 他上辈子就是个护林员,可不懂古董这玩意。 朱琳:“……” 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朱琳拿着手电筒,又认真的看了一下。 这件砚台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不过瞧着有点历史感,四四方方的,没一点花纹、雕刻,有种简单的美。 要是买下来,送给父亲肯定喜欢。 抬头看向摊主,她小声问道:“同志,多少钱?” 对面,摊主包裹的结结实实的。 他穿着宽大的袖子,抬起了手。 朱琳有些看不懂,她有些疑惑的看向曹朝阳。 唔…… 曹朝阳想了想,隐约有点看明白了。 他自信的伸出手,探进了摊主的袖子里。 嗯,摊主的手挺温暖、挺软和。 “你干嘛?!” “你会不会拉价呀?!” 对面,一声恼怒的脆声响起。 摊主急忙抽出手,又狠狠的打了下去。 额…… 朱琳听着很是惊讶。 听着这声音,摊主还是个女的。 她立马抬起脑袋,看向了曹朝阳,“你刚才干嘛了?!” “没干嘛,我用的是西北那边的拉价,看来京城这边的不太一样。” 曹朝阳满脸委屈。 重新看向摊主,他无奈道:“同志,真是误会了,咱也别拉价了,你干脆说了吧,这方砚台到底多少钱?” “三块!” 摊主还在恼怒着,语气冲得很。 “两块行不行?” “三块!” “那两块五?” “三块!” 朱琳拿着砚台又看了看,心里实在喜欢得紧。 讲了几次价,摊主一毛都不让,她也只能又拉了拉曹朝阳的衣角,示意给钱。 “你没带钱?” “没有!” 朱琳回答的理直气壮。 见曹朝阳不信,她又小声道:“包里的都是要存的,不能动。” 曹朝阳:“……” 忍着心痛数出三块钱,他递向摊主。 “哼!” 摊主轻哼一声,接了过来。 曹朝阳还有些尴尬,他连忙招呼着朱琳,又去下一个摊子看了看。 “这是……万宝路?” 曹朝阳拿着手电筒,照着摊子上,整个人都愣住了。 旁边,朱琳也是一样。 这摊子上的东西,瞧着都是高档货,不光有万宝路,还有进口黄油、奶酪和红酒,这可是只有在友谊商店,才能买到这东西。 此时,不光他们在看着,周围有三四个蒙着口鼻的人,瞧着摊子上的东西。 其中有个男人,蹲下身就想拿起红酒看看。 “不买别动。” 对面,摊主冷冷的说了一句。 曹朝阳与朱琳互相看了一眼,连忙去了下一个摊子。 这个摊子上的货,他们可买不起。 …… 坛根底下,总共就十多个摊子。 曹朝阳与朱琳很快就全都看了一遍。 两人谁也不懂,摊子上那乾隆的花瓶、康熙的小碗、宣德时期的香炉、唐伯虎的画,要价都是好几十、上百。 这些东西,他们也就是好奇的瞧了瞧,根本没有买的意思。 这自打有鬼市,那假的东西就多着呢,他们可不想当冤大头。 逛了一大圈,两人除了买了一方砚台外,又买了一支毛笔,除此之外,便没再买别的东西。 摊子最东边,还站着几个人,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个小包。 曹朝阳望了望,感觉这些人应该就是倒卖票的。 让朱琳看着自行车,他快步走了过去。 “粮票有吗?” “有,北京的粮票一斤一毛八,全国粮票一斤三毛五,要多少?” 曹朝阳微微有些吃惊。 这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贵将近两倍啊。 想了想,他开口道:“拿二十斤的北京粮票,再来十斤的全国粮票。” “一共七块一。” 曹朝阳掏出钱。 对面摊主数出粮票。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拿着手电筒,曹朝阳又照着仔细看了看,见不像是假的,他这才装进了兜里。 第一次在黑市上买粮票,曹朝阳还有点紧张。 四下看了看,他又小声道:“同志,你们这还有别的票嘛?” “有。” 男人从布袋里拿出了一大叠票,任由曹朝阳挑选。 花了五块钱,买了十二尺布票,他又拿了些点心票和糖票。 心里砰砰跳着,曹朝阳将票小心装进兜里,接着快步离去。 不远处的摊子前,朱琳推着自行车,正在守着。 见他回来了,连忙问道:“都买回来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 曹朝阳点了点头。 他拿出十斤的粮票,塞到朱琳的兜里。 “你中午的时候多吃点,多买几个菜,可别光顾着练舞蹈把自己累瘦了,我可是好不容易把你养的有肉了的。” 朱琳:“……” 她忍不住又白了曹朝阳一眼。 刚才的东西没看够,她拽着曹朝阳走到摊子前,又好奇的看了起来。 …… 天色渐亮,像是有了默契,路边的十多个摊主,把铺在地上的布一卷,背着四散而开。 正在逛黑市的几十号人,也很快散了。 曹朝阳见状,也不敢耽搁。 叫着朱琳上来,他蹬着凤头就窜了。 大早晨的,两人起的很早,现在他们身上又冷又饿。 骑了七八分钟,他离开天坛公园,眼瞧着就到珠市口了。 曹朝阳四下瞧着,很快就发现了一家国营早餐店。 载着朱琳过去,他让朱琳先进屋,他停下自行车,解下小布袋、拎上鸡蛋,这才走进店里。 “朝阳,这儿。” 靠炉子边的桌上,朱琳已经要好了东西,她连忙招了招手。 “哟,油条、豆腐脑,多少钱一根啊?” “五分钱一根,另加一两粮票。” “倒也不是太贵。” 曹朝阳放下东西,连忙坐下。 他搓了搓手,随即夹起油条,先吃了一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没好东西吃的原因,他觉得这个年代的油条,真是香得很。 低头喝了一口豆腐脑,他又四下看了看。 店里的其余客人,大部分也都是油条、火烧、包子、豆浆、豆腐脑和棒子面粥的搭配,还真没几个喝豆汁的。 这也真是太不地道了。喜欢都重生了谁还拉帮套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都重生了谁还拉帮套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