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秋攥紧那封信,指尖微微发颤。月光如霜,洒在她手中的纸片上,字迹虽简短,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开了宫廷深处的秘密。 皇陵?密道? 难道陈昭的记忆被篡改、被困地宫,与贵妃中毒之事竟有联系?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下,她必须先稳住局势,揭露宫廷医疗中的腐败和隐患,才能站稳脚跟,为后续查探皇陵之谜争取时间和空间。 翌日清晨,沈清秋穿戴整齐,带着连夜整理好的医案副本和紫罗兰瓷瓶,步入皇宫正殿。 皇帝已知她要进言,亲自召见。 “沈娘子。”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沉静,“你昨夜所查之事,可有结果?” 沈清秋上前一步,将证据呈上:“回陛下,臣查得贵妃病情并非自然痊愈,而是因中毒所致。有人暗中下毒,并篡改医案,企图掩盖真相。”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几位太医脸色骤变,尤其是那位曾与人密谋的李太医,额角冷汗直冒。 皇帝眉头紧蹙,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你说下去。” 沈清秋继续陈述,从药材缺失、医案篡改到天机阁的介入,一一剖析。她将紫罗兰瓷瓶取出,展示给众人看,并当场试药,证明其毒性。 “此毒无色无味,极易混入药剂之中,若非臣及时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面色愈发凝重,最终下令彻查此案。 风波暂平之后,沈清秋并未停歇。她深知,单凭一次揭发无法改变整个宫廷医疗体系的积弊。而她也清楚,那些保守势力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她开始着手整理改革建议。 她在系统辅助下,调取了大量医案数据,分析出宫廷医疗存在的几大问题:药材管理混乱、医官晋升制度僵化、医术传承断层、诊病流程冗长低效等。 她逐一提出应对之策: 第一,建立统一的药材管理制度,设立独立监管机构,确保药材来源真实、存储规范、使用透明。 第二,推行医官考核制度,以实际医术水平和救治能力为标准,打破世袭垄断,鼓励年轻医者成长。 第三,开设御医学堂,吸收民间良医入宫授业,推动医术交流,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第四,优化诊疗流程,引入现代分科理念,设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科学馆,提高诊治效率。 第五,设立疫病预警机制,定期巡视皇子公主及皇族成员健康状况,预防大规模疾病传播。 她将这些建议写成奏章,附上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呈递给皇帝。 数日后,皇帝召见沈清秋,于偏殿单独议事。 “你所提之策,朕细读数遍,确有独到之处。”皇帝抚着案上的奏章,语气缓和,“但你也该知道,宫中旧制根深蒂固,贸然变革,恐引发动荡。” 沈清秋恭敬答道:“陛下明鉴,医者之责,在于救人而非守旧。如今贵妃之事已然敲响警钟,若不及时整顿,将来再有类似事件,恐怕难以挽回。” 皇帝沉吟许久,终于点头:“朕允你试行一部分措施,先从药材管理和医官考核做起。” 沈清秋心中一松,但仍保持谨慎:“谢陛下恩准,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退出宫殿时,阳光正好,但她仍觉背后寒意未散。 果然,刚回到住所,便听阿林低声禀报:“有人在打探您的底细,似乎想找机会给您使绊子。” 沈清秋冷笑一声:“来吧,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接下来的日子,她一边筹备改革试点,一边密切关注宫中动向。 她首先着手整顿药材库,重新登记所有药材种类与数量,并设立专人负责出入库记录。同时,她组织了一次医官考核,亲自出题、监考,严格筛选真正有能力之人。 这一系列动作,立刻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某日午后,她在御药房查看新入库的药材时,一名年长太医冷冷开口:“沈娘子好大的胆子,竟敢擅自更改宫中规矩。” 沈清秋淡淡一笑:“我只是在执行陛下的旨意罢了。若您对考核结果有异议,不妨也来参加。” 老太医脸色一僵,拂袖而去。 沈清秋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微冷。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改革之路,注定荆棘丛生。 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初入宫廷、孤立无援的外来者。 她有系统,有知识,有团队,更有信念。 夜深时,她独自坐在灯下,翻阅着一份份医案资料,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那封神秘信笺上的两行字—— 贵妃之毒,源于皇陵。 速查地下密道。 她轻轻摩挲着那张信纸,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皇陵……密道…… 那里,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她的手指忽然一顿,像是想起了什么。 如果皇陵中真有密道,那么它是否与陈昭有关?他当年为何自愿被篡改记忆,又被困在地宫之中? 她的心跳逐渐加快。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沈清秋迅速熄灭灯火,屏息藏身。 门缝间透进一线微光,隐约可见一个黑影悄然推门而入。 那人穿着宫中侍卫的服饰,手中握着一把匕首,正缓缓朝床边走去。 沈清秋眯起眼睛,悄悄从袖中摸出一枚银针。 下一刻,她猛地起身,掷出银针——喜欢恶毒后娘逃荒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恶毒后娘逃荒逆袭之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