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抛弃你,不是离开你,只是不想连累你。
“我要是怕被你连累,”南宫赐运灵,开始催动金丹,“从第一次见你,就应该远离。”
金丹出体,顾子衍等人目瞪口呆,他张口想劝说,却在看见南宫赐坚毅且不为任何人事改变的眼神后,闭上了嘴。
雪越下越急,一众人头上都堆了雪。
谢以令乌黑的长睫颤动,抖落了几粒雪花,黑与白清楚分明。
他靠在南宫赐怀里,一边是彻骨的寒夜,一边是温暖的怀抱。冷热交加中,他意识逐渐模糊。
一些不属于他的记忆,慢慢进入他的脑海。
谢以令知道,那是南宫赐的记忆。因为一命共享,他拥有了南宫赐遇见他后的所有记忆。
第61章 天远人散燕孤人哀
鬼城有一州, 名为玉州,玉州有一镇,名为玉泉镇, 镇中有一地,名作乌衣巷。
这深巷里,住着的大多是普通人家。一日, 巷子里来了一辆马车,一位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清丽女子, 拖着包袱跟一对姐弟从马车里走下来, 从此在乌衣巷久住。
一开始, 人们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富贵小姐,时间长了,才逐渐明白过来,大概是个命苦的可怜女子。
女子名唤谢婉。那对姐弟, 姐姐名叫谢清,不过六岁,弟弟名叫谢辞, 刚满四岁。放在同龄孩童身上,正是贪玩的年纪,可这对谢家姐弟, 却比其余孩童更加早熟聪慧。
姐弟俩同娘亲一道起早贪黑,到集市上售卖谢婉绣的手帕、荷包。
只可惜乌衣巷这地方, 人人都为谋生难以自保, 谢婉的生意着实不景气。她只能想办法,到更加繁华的玉泉镇去。
玉泉镇与乌衣巷不过三四里之遥,谢婉每日都要披着夜色醒来,眼见两个孩子满脸困倦还要闭着眼跟她下床, 心中又酸又涩。
“阿清,”这日,谢婉将谢清拉倒一旁轻声道:“你跟阿辞从今天起,就不用再跟着娘亲去镇子上了。”
谢清一听,睡意顿时没了,她不解地看着谢婉:“可是娘亲的东西很多,提着走那么远的路肯定很累,阿清跟弟弟帮娘亲分担一些,娘亲就不用那么累了。”
谢婉轻抚她的头,安抚道:“娘亲提得动,阿清不用担心。倒是你在家要注意看好阿辞,可别让他出去乱跑跟人走了。”
谢清点头答应,她倚在门上,看着谢婉清瘦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口。
谢辞醒后不见了娘亲又气又急,谢清只得哄他,曲儿也唱了,故事也讲了,好容易他才不闹。
“姐姐,”谢辞吃完蒸笼里最后一个馒头,问谢清:“要是娘亲受欺负怎么办?我想去看看,我认识路!”
谢清埋头在屋外给谢婉新种的菜浇水,听见弟弟所说,虽然心里确实有担忧,可也谨记娘亲的话,对谢辞说道:“娘亲说了不让我们出去的,你要是想娘亲累了一天,回来还要怄气,你就去。”
谢辞不说话了,怏怏地也到小院子里,提着水桶帮忙浇水。
日子虽清苦,但也算过得安稳,直到有一天,谢婉比以前回来得更晚。
谢清已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每顿都是她做好了让谢辞端菜碗上桌。这日谢婉神情恍惚,像丢了魂一样回到家。
谢辞跟谢清早已饿得不行,见谢婉回来,顿时齐声笑道:“娘亲,你回来啦!”
谢婉恍然回神,她清丽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道:“阿清阿辞真乖,娘今天有点累,你们吃吧,娘先睡一会儿。”
谢辞看着她有些跌跌撞撞地进了屋,扭头问谢清:“姐姐,娘怎么了?”
谢清沉默半晌,摇了摇头:“我不知道,阿辞,我们先吃饭吧。”
从那日后,谢婉的身子便开始虚弱下去,脸色一日胜一日苍白,眉宇间尽是谢辞看不懂的悲色。
反倒是谢清,家里大小事样样承包,谢辞只能跟她抢着做。
“姐姐,你说,娘是生病了吗?”谢辞坐在门口石阶上,扭头问旁边的谢清:“生病了是不是要吃药?姐姐,我们给娘亲买药去吧!”
谢清撑着下巴,看着远处只剩光溜溜一截树干的山道:“阿辞,你不懂。”
谢辞摇着她的胳膊,央求她:“那姐姐,你告诉我,我也要懂。”
谢清神情复杂,她拗不过谢辞,却也不知该如何说得让他明白,娘亲定是被人欺负了,才这几日都没出去卖东西。
谢清叹了口气,起身去收挂在杆子上的衣服。留下谢辞一人坐在石阶上,脸上挂着疑惑。
秋末冬初,已是分外凛冽。屋外寒风打门,谢辞紧紧挨着谢清,二人双足相促围坐在火炉旁,互相用脚挤着玩。
谢婉今日回来得晚,身上的棉衣看着便单薄,她身子抖得不成样子,手里却紧紧握着一锭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