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堂哥一边说,一边伸手想接过周念淮手上的行李。
申明瑚清清脆脆地回答道:“对,大堂哥,你记性真好,奶奶跟你说,你就记住周念淮的名字了。大堂哥你赶车吧,行李不重,让周念淮自己拎上车。”
周念淮知道申明瑚父辈那边的亲戚多,但他没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哥啊、弟啊,乃至是申明瑚的叔伯们当做一回事,他只要在意申明瑚的奶奶和爷爷。
但这回看着憨厚强壮的乔家大堂哥,自诩交际能力强,只要他想,和谁都能交上朋友的周念淮却不会说话了,他只会朝乔家大堂哥笑。
周念淮别开了乔家大堂哥的手,轻声说道:“乔家大哥,我来吧。”
乔家大堂哥是民兵队长,眼力劲还是有的,他一眼看出周念淮是个练家子,也不跟他一个大男人客气,就直言说,“行李你往车尾放。”
说完,乔家大堂哥就伸手想拉申明瑚这位娇贵的堂妹上车。
周念淮瞧见了乔家大堂哥的动作,左手的行李往右手一塞,抢在他之前,扶着申明瑚上车。
“哎呀,不用你,上个板车而已,又不是障碍跑。”
申明瑚嘴上抱怨着,却没把周念淮的手给甩开。
落空的乔家大堂哥尴尬地摸摸自己脑袋,看着男俊女美的一幕,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目光从申明瑚娇俏的脸上一扫而光,突然惊觉这个堂妹今年十八了,不再是个孩子了。
这个周念淮看来不止是发小那么简单啊。
等两位客人上了马车后,乔家大堂哥自觉地离申明瑚远一点,因为周念淮这位小兄弟年纪看起来不大,但气势很足啊。
马车全是用便宜耐磨的木料造成的,虽然已经用了十几年了,还是集体公用的,但管理和使用的人无疑是很爱护的。
木板上没有一个划痕,车坐上铺着几个藤垫子,也没有什么异味,连上了铜铁的四个轮子,都泛着冰冷闪亮的光芒,没有一丁点的铁锈痕迹。
日头还是那么地长,如果不是戴着手表,知道时间,人们会以为还是中午呢。
从镇上往乔家村的方向走,越走路上的人越多了起来,都是趁着还没天黑,去料理自家那一分自留地的人。
申明瑚入乡随俗,穿着不打眼的蓝布裤和纯黄色圆领短衬衫,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脚底下那双白色帆布鞋了。
这双鞋子就不适合在道路满是灰尘和泥土的乡下穿,但申明瑚爱洁,让她穿凉鞋沾灰,她是不愿意的。
而运动鞋有没有黑色和灰色这两个颜色的卖,她只能退而求次地穿一双白鞋子,在老家溜达好几天,反正自家妈妈有妙招,不管鞋子被弄得有多少泥渍,回去以后,申云骊都能用化学试剂泡洗干净。
申明瑚觉得自己穿得很普通,在路人眼里,那就不普通了。
首都街头,年轻的小姑娘都是黑色、蓝色裤子搭配白底各色碎花的上衣。更何况在乡下,连碎花上衣都是压箱底的衣服。
申明瑚穿着青春靓丽的米黄色短袖,这色彩太吸睛了,让人眼球一抓就能抓得到。
越靠近乔家村,遇到的熟人越多,他们都会好奇地看着申明瑚,问乔家大堂哥,这是哪家的姑娘啊。
乔家大堂哥哈哈大笑,朗声回答,我家的啊,明瑚,我小叔的闺女,婶子你认不出来了?
这时候申明瑚都会笑笑,开朗地和人打一声招呼。
申明瑚在与人交际方面,外向、开朗、真诚、大方,和父母一脉相承。
乔家大堂哥出发来接人时,家里老太太特意叮嘱,让他赶车赶慢一点马车,别颠到了申明瑚。
于是马车慢悠悠地驶进了乔家村,申明瑚的奶奶、大伯、二伯三家就住在村子的最里面,房子依山而建,背靠着一座小山丘。
老家的房子是一连排的三座院子,最中间的那座院子,是最气派的,一砖到顶的三间青砖大瓦房。
申明瑚的爷爷奶奶和两个儿子早已分家过日子了,两个老人谁也不跟,自己单独住。
因为小儿子一家在首都定居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申明瑚这一家没有被分出去。
每次一家三口回来的时候,都是住在老太太家里。
三间房子,老太太和乔老头只住了一间,其余两间,一间是申明瑚固定的闺房,只有申明瑚开口邀请了,其他人才能住进去,最后一间是留着给小儿子和两个女儿回来的时候住的。
围绕着老太太家,一左一右是两座青砖混泥的院子,左边的那座小一点四间房子,右边的则多了两间,一共六间房子。
左边的是申明瑚二伯家,右边是申明瑚大伯家,算起来二伯家的人口还多一点,但谁大伯更争气,是村支书,大儿子是民兵队长,小女儿是附近的赤脚医生呢。
从房子上就能看出个高低和实力来。
能起这么好的房子,靠得就是老太太养出的三个好儿子,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马车刚转进拐角,在院门前翘首以盼的老太太就脸色一亮,眼尖地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孙女。
申明瑚同时也看到了老太太,她高兴地喊道:“奶奶!”
然后猝不及防地起身,一个蹦跳,从马车上跳下来,冲着老太太跑去。
边跑边喊道:“奶奶,我回来了!”
申明瑚这一举动可把老太太吓得不轻,忙叫道:“哎呀,你这小丫头,慢一点。”
申明瑚跑到老人身边,一个急速刹车,顶着一张大大的笑脸,恬不知耻地说道:“奶奶,你想的孙女回来看你啦!”
老太太伸手摸着申明瑚的手,慈爱地说道:“从接到你爸的电报,奶奶就等着你回来呢,还有你爷爷。”
旁边的乔老头不冷不热地说道:“回来就好。”
申明瑚转头看向他,嘴角的弧度低了八个度,礼貌地喊了声,“爷爷。”
提着行李下了马车的周念淮,打量着申明瑚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