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小学计算机教室,凌晨2:30 苏晚晴撬开储物柜,里面整齐码放着三十多台未拆封的智能体温计。她用小刀划开包装,发现这批设备底部的序列号与入库记录完全不符—— 而是与1945年日军"松风系统"的部件编号一一对应。 副市长办公室,凌晨3:05 吴欢将茶山地形图铺在桌上,用红笔圈出三个点:变电站、市委家属院、新城小学。连成的三角形中心,赫然是明天省政协要突然造访的市档案馆。 苏晚晴推门而入,将一摞纸质档案摔在桌上:"星辉集团过去五年的工商变更记录。他们第三大股东'平成株式会社',前身是1945年参与'松风计划'的日本企业。" 窗外,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 吴欢翻开档案最后一页,那是省政协王副主席上周签署的《关于加快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落款日期正好是孩子们昏迷的那天。 青林市档案馆,上午9:15 省政协王副主席的考斯特中巴车缓缓驶入档案馆大院。吴欢站在台阶上迎接,注意到车队最后那辆黑色奥迪的车牌——星辉矿业总经理的专车。 "吴市长久等了。"王副主席握着吴欢的手,掌心潮湿冰冷,"这次临时增加行程,是想看看茶山开发的原始规划。" 档案馆馆长额头冒汗:"王主席,1945年的日文档案需要专业翻译..." "不必。"戴着金丝眼镜的星辉总经理突然插话,"我们带了平成株式会社的顾问。" 吴欢瞳孔微缩。这个自称"翻译"的日本人,手腕上戴着的正是与张克俭同款的沉香木监测手串。 地下二层特藏室,上午10:03 泛黄的《松风计划竣工图》在防爆玻璃柜中展开。平成顾问的指尖隔着玻璃描摹图纸上的茶山剖面,突然在某处停顿——那里标注着「神经接続增幅器 最终调整室」。 "这里写的是设备调试间。"苏晚晴突然用流利的日语纠正,"不是储藏室。" 日本顾问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慌乱。吴欢注意到图纸边缘有个模糊的红色印章,依稀是「青林县革委会 1978年封存」。 档案馆机房,上午10:35 趁着人群参观,吴欢溜进监控室。屏幕上显示王副主席正在用手机拍摄档案细节,而星辉总经理悄悄将一个金属物件塞进了通风管道。 "找到了。"苏晚晴的声音从耳麦传来,"1978年的封存记录显示,革委会当年从茶山运走了十二箱'日军实验器材',但入库清单上只有十一箱。" 吴欢调出档案馆平面图——通风管道的走向,正好经过地下三层的未开放区域。 茶山变电站,中午12:17 烈日下的变电站寂静无声。吴欢绕到围墙东侧,发现排水沟里散落着崭新的电缆碎屑——是昨晚刚剥落的绝缘层。 手机突然收到加密邮件,市刑侦支队队长发来消息: 「星辉集团昨晚向海关申报出口"教学设备回收件",但集装箱红外扫描显示内部有生物热源」 配图是货运清单,收货方地址位于长崎某座废弃小学——1945年"松风计划"的初代实验场。 市政府会议室,下午3:00 "关于省政协的调研反馈意见..."周毅敲着茶杯盖,"王副主席特别表扬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 吴欢翻开会议材料最后一页,《关于启动历史档案跨国合作研究的请示》已经附上了市长办公会拟同意的签批栏。 "星辉集团愿意全额资助。"周毅意味深长地补充,"包括派遣技术人员协助数据采集。" 会议室空调突然停止运转。吴欢的钢笔在文件上洇出墨迹,正好覆盖住"技术交接"条款中的某个日文片假名——那是个在军工领域特指"人体实验数据"的专业术语。 市郊物流园,傍晚6:45 苏晚晴伪装成货检员潜入集装箱堆场。当她撬开标着"教学仪器返修"的集装箱时,冷冻舱般的寒气扑面而来—— 三十个培养舱整齐排列,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个昏迷的孩子,他们的太阳穴贴着电极片,连接着中央那台刻有「松风」字样的青铜色设备。 舱体标签上的日期触目惊心:1945.8.15→2023.8.15 青林市海关监管区,晚上8:20 苏晚晴的指尖在冷冻舱的玻璃罩上结出一层薄霜。舱内的孩子闭着眼睛,胸口缓慢起伏,像是陷入某种深度的冬眠。她掏出手机,正要拍照,突然听到集装箱外传来脚步声—— 皮鞋叩击水泥地的节奏,和市委常委会上张克俭敲桌子的频率一模一样。 "……这批货今晚必须发船。" 张克俭的声音近在咫尺。苏晚晴迅速躲进两个培养舱之间的缝隙,听到星辉总经理谄媚的回应:"海关那边已经打点好了,就是市政府的出口许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问题请放心。"张克俭的沉香手串碰撞声格外清晰,"王副主席刚把签字页塞进了档案馆的加急文件。" 市政府大楼,晚上9:05 吴欢站在周毅办公室门口,看着秘书将《历史档案数字化合作立项书》装进公文袋。文件最后一页的市长签字栏已经盖好章,墨迹新鲜得能闻到印油味。 "吴市长还没下班?"周毅从电梯里走出来,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明天省里要开防汛会,这些琐事就别操心了。" 他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与"王副主席"的微信对话框。最后一条消息是十分钟前发送的定位——青林港3号码头。 市档案馆地下三层,晚上10:17 吴欢用消防斧劈开锈死的铁门。手电筒光束照进去的瞬间,十二个空荡荡的金属架在尘埃中显现,每个架子上都贴着泛黄的标签:「松风七号神経接続增幅器?予备部品」 但最后一个架子是空的。 标签上的钢笔字还清晰可辨:「1978年6月18日搬出?青林県革命委员会」 吴欢的手机突然亮起,苏晚晴发来的照片里,冷冻舱中央那台设备底座的编号,与档案馆空架子的标签完全一致。 青林港3号码头,晚上11:30 集装箱起重机正在往货轮上吊装"教学设备"。苏晚晴潜伏在吊车操控室里,看着监控屏幕上张克俭和星辉总经理站在船长室窗前,举杯对饮。喜欢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