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皇后养成42:没有发生过的历史 其实柳玉楼远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么淡定。 像这种关键时刻是很依靠时机的,一点点变动,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 虽然历史上灵帝成功了,但那是大业九年的事。 历史上,没有柳玉楼搞出的这一堆春宫事变、玻璃厅事件,朝廷和世家的矛盾没有那么尖锐,所以也就没有这么早爆发。 灵帝多积累了几年的力量,还争取到了邵家和伊家的支持。 当然,现在也不是没有胜算。 汤家等几家的老太太死了,她们一死,当年的一些势力自然也就摇摆不定,不再坚定支持世家。 同时,邵家和伊家中立,皇帝更是得到了阮家和白家的支持。 “余生稍温,白汤一软”,死了一个,中立两个,投靠两个,要打两个,还是有胜算的。 当然就算打输了也没事,因为柳玉楼已经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就算换了人做皇帝,黑龙是不变的,她照样可以趁此机会投靠另外的势力,然后再想办法把黑龙逼出来。 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有生命危险,顶多是接触不到龙。 诡域的【支线任务1:白家冤难】已经完成,意味着她已经完成了云华的要求,随时可以离开! 而柳玉楼是怎么做到让灵帝和阮家接上头,也很有一番讲究。 灵帝是一个多疑的人,要想让他接纳世家是一件很难的事。 首先,阮家的投靠,不能是因为危机。因为要让皇帝知道,陛下是阮家的第一选择,不是备胎。 其次,不能让皇帝感到被胁迫,这个权力必须是他主动拿到手里的。 最后,贤妃的配合并不代表阮家的配合,阮家需要足够的利益,才能抛弃八大世家的联盟,转向灵帝怀抱。就算是献出权力,也需要给族人留下自保空间。 双方都不太配合,对柳玉楼一个不懂政治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好就好在,这是历史。柳玉楼有现成的案例! ——在大业年间的历史上,邵家和伊家就是依靠这个办法投靠灵帝,同时让灵帝不起疑心,一直活到了允恭年间。 而他们自保的方式,都是向着文臣靠拢。换句话说,本来就是文臣主脉的阮家和白家,其实是有这个方式的,而且比邵家和伊家更加有优势,只不过是当年站错了队,才会被这两家取代。 柳玉楼按照这个办法实施,让灵帝自以为抓住了阮家和白家的弱点。 多疑的人只对自己放心。 人家都把刀把递在手里了,灵帝哪有不接受的道理? 就是在某一天,贤妃像往常一样向柳玉楼询问公务,模拟器却响起了支线任务完成的通知。 白家、阮家和灵帝接上头了。 柳玉楼笔尖顿了一下,表现如常。 她没想到,贤妃居然会叫她过去,并且告诉她,为她找了个藏书阁女史的官职: “本宫知道你心有大志,这是皇家藏书阁的令牌,持有此令,可以自由出入。” 柳玉楼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为她考虑,一时也有些讶然。 投桃报李,双方从来都是相互的。 柳玉楼也的确被收买了,对原先不太上心的时局多关注了几分。 但这关注是不会把她自己牵扯在里头的。 柳玉楼保留了一次足够模拟机会,她要确保,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能有退路。 只是眼光和对时局的把握都是需要培养的。柳玉楼和贤妃虽然聪明,但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宫妃,她们的眼界有限,还需要慢慢培养。 离开了对历史的了解,离开了模拟器的先知先觉,很多时候,柳玉楼也不能准确判断下一步该怎么做。 不过灵帝有谋臣,有武将,那些活了几十年的人,要比柳玉楼这个年轻人经验丰富的多。 她将自己做出的判断与灵帝的行动对照,不断复盘自己哪些地方是可以的,哪些地方对方做出的判断更好,哪些地方自己做的判断更好。 在这样高强度的竭思尽虑下,甚至连云华这具诡异的身体,也被柳玉楼折腾出了几根白发。 柳玉楼越看越觉得,自己果然还是有文学系的天真,有些地方的度太狠了,有些地方又太松了。 不过无所谓,有些事情,权力到了,尝试过了,自然能理解。 在这种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下,[莲动宫]终于迎来了重开宫门的那天。 一切尘埃落定,终于还是灵帝技高一筹,让世家闭上了嘴。 事实上,世家的反扑还是很猛烈的,最后逼得皇帝放弃了顾惜面子,向[亭台楼阁]低头,撤裁了“采风官”和“采花官”,宣布以后不再纳新人。 这是一件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 如果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发生,也许后来大离不会变成这样,不会逼出[乾]。 但无论如何,至少在这个时间线里,也许这也是云华所希冀的,所以事情真的按照最好的方向发生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春,德妃被打入冷宫。 秋,汤家覆灭。 皇城的格局彻底更改,当灵帝打开[莲动宫]大门的时候,身上少了几分轻浮,多了几分威仪,倒真有几分明君的模样。 现在宫里位置最高的就是贤妃,作为唯一的妃位,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以奢望一下。 作为灵帝忠实的拥簇,阮家和白家最先投靠,也在其中捞了一大波好处,直接有了两个州的自治权。 当然,在贤妃的授意下,两家主动放弃了绝大多数的权利,上交了门人名单,保留力量,告老还乡。 灵帝对两家的主动很满意,为两家的后辈大开绿灯。 退居一个好地方,发展人才,历史上不少世家急流勇退避开了被清算,如果发展到乱世,说不定能成为新的豪杰。 灵帝如此满意,所以贤妃的进封典礼是皇帝亲自迎接的。 隆重自然是不必多说,对于得到皇帝青眼的贤妃,其他妃嫔也没有太多的羡慕。 伤痕难治,心病难好。琉璃厅内,贤妃的腿受了伤,还在玻璃碴子上走了那么远,那伤很深,人人都见过的。 而且这些天,灵帝肆意使用阮家和白家,还让贤妃为他处理公务。这么大的工作量,想也知道,怎么可能休养得好? 伤筋动骨一百天,贤妃腿上留了疤,皇帝就算再感激,也有看腻的一天。喜欢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