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176节

[红楼]贾璋传 第176节(2 / 2)

外头天空上挂着的寒星把早春的天气衬托十分寒凉, 贾璋进屋后才脱下大氅扔给雪檀, 又接过黄柏送上来的热茶。

雪檀把贾璋的大氅挂好后, 转身去书架那边找贾璋点名要看的账本。

黄柏走上前,接过贾璋递过来的空茶盏, 对他禀告道:“三爷, 今儿缮国公府二爷带着二房大姑奶奶省亲, 现在还没走呢!”

“石二爷说大姑奶奶很是思念老太太,老太太便留大姑奶奶住在荣庆堂,石二爷直接把这件事给答应下来了。”

贾璋挑了挑眉。

石端明已经在外面做了好些年知县了,缮国公府也该想办法帮石端明疏通关系,把他调回来了。

他听祖母说过, 石端明这次回京会去太仆寺做寺丞。

太仆寺寺丞是从六品的官,比石端明之前做的知县要高半阶。

石端明已经在底下熬了好几任了, 在担任知县期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有缮国公府在,不会有人去吞没石端明的功劳, 更不会有人故意给石端明糟糕的考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论资排辈, 也该是石端明他升迁了。

通过石端明的升迁之旅,我们不得不说,科考成绩对文官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说石端明,他只是举人出身,没有得力的座师与年谊,缮国公府分给他资源也是有限的。

石端明终究不是天纵英才,缮国公府不可能在他身上下重注冒险。

石将军夫妻也得考虑他们家嫡长子的心意,更别说石夫人更喜欢的孩子其实是长子……

所以在拿到家里给安排的知县官职后,石端明必须老老实实地在底下熬上许多年,才能得到升官回京的机会。

而像贾璋这样的状元,在进入翰林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从六品的修撰了。

除此之外,前者与后者的前程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捐官出身、荫官出身、举人出身与同进士出身的官员的前程都是有天花板,他们这些人基本上做到四品、五品也就到头了。

翰林官却被世人称为储相,清贵无双,尤其是像贾璋这样有师门的翰林官,更是眼见着的前程远大……

不过贾璋此时并没有思考前后两者的区别,他是在回忆石端明这个人。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缮国公府的公子人品还不错。

但对方绝不是会贴心到一回京带元春回娘家,还主动挑起话头,让妻子在荣国府留宿以慰思念离别之情的角色。

那么,对方就是奔着他来的了?

“依小的看,石二爷大概是想见三爷一面。晚上家里办宴时,石二爷还问了您的事,这话是琮四爷的人过来告诉我的。”

至于贾赦和贾琏两人,前者根本没有这样敏锐的嗅觉,后者被顺天府衙门派去统领搜检考生的衙役去了。

在最后一名考生离开贡院前,贾琏都得待在贡院里面。

想来今天晚上,贾琏是不能回家了。

在应试举子们离开贡院后,三大营的兵卒与顺天府的衙役还要打扫贡院、押送试卷,像贾琏这样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官员也是没办法抽身离开的。

而石端明……

贾璋靠在椅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阅着铺子那边送来的账本,心想石端明和他们家有亲,又是缮国公府的公子,就算在京外做知县,也不会消息闭塞的。

所以石端明石不可能不知道他入值文渊阁做机要中书的事情。

那么他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机要中书跟在阁老身边,经常接触枢务与朝廷机密。

这些消息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个,外头的官员哪个不想和机要中书攀交情?

石端明和贾璋有一层亲戚关系在,若是没想过利用好这段关系,他也就不是缮国公府最杰出的子弟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石端明与元春在京外相处多年,举案齐眉夫妻恩爱,本人的脾性改了也说不定……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就是了。

事实果然如同贾璋所料,在他看账看到一半后,竹月进来禀告道:“三爷,大姑爷来了。”

因为两房姑娘是一起排字辈的,所以元春是大姑娘,石端明自然也就是大姑爷了。

贾璋让竹月把人请进来,过去与石端明互相厮见。

两人这个叫姐夫,那个叫贤弟,看起来倒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投机模样。

两人叙旧后,便在贾璋的书房里面分宾主坐下,雪檀把账本收了起来,黄柏则端了茶来奉与石端明。

贾璋请客人吃的茶都是南边送来的龙井。

在留够自己喝的份额后,他手头上好的红茶与青茶名种全都给黛玉送过去了。

其实这几年黛玉的身体已经很健康了,但贾璋依旧谨遵王太医的医嘱,不许黛玉喝凉性的绿茶。

在林如海上京后,看着黛玉的人又多了一个,不过黛玉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负担就是了。

石端明对贾璋笑道:“贤弟这里的茶是明前的新茶吧?离京多年,我也好久没喝过这么好的茶了。”

最新小说: 末世掠夺商人 全息小饭馆[美食] 把学神系统上交 食得咸鱼抵得渴 拂了一身满 侦探实录 纵横四海 [文野同人] 工作即噩梦 [文野同人] 港口Mafia跑腿妹 [综] 幸福的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