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好日子过多了,一天削你八遍,看你还敢不敢起幺蛾子!以后没啥事多去给娘干活儿,让我知道你多说一句屁话,我就休了你!”
多年的老实男人突然发火,还真是有些吓人。
老二媳妇儿赶紧闭了嘴,不敢再讲歪理!
唐家院子里,唐三奶奶给拴柱儿和大娃扯了被角,听着他们打呼噜,也慢慢躺了下来。
土炕烧的热乎乎,好像疼了多年的骨头也乖顺很多,不再折磨她了。
对于军镇那边开了豆腐坊,她是高兴的!
自家老头子活着时候就是族长,可惜死了许久,她稀里糊涂担起照管全族的责任,真是提心吊胆,生怕哪里错了,害了大伙儿。
当真有闭眼睛去九泉之下的一日,那是要被祖宗们指了鼻子责骂的。
不过,如今她是可以放心了。秋霜一家日子过得越好,族人们都会跟着沾光儿,只要不起花心思,老老实实干活儿,以后日子都错不了。
甚至川哥儿真有做官的时候,还能光宗耀祖,后辈子孙都跟着受庇护呢!
大娃不知道梦到了什么,一边吧唧嘴一边扔了胳膊过来。
老太太拿起孙子的胳膊,感觉比之前好使胖了一圈儿,她心里越发感慨了。
这孩子出了家门,不再看眼色活命,显见就好起来了。
她当初帮秋霜没图什么,没想到最后却是给人家添了这么多麻烦。以后可要告诉儿孙,一定要报恩,绝对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和接纳!
第187章 这份善待如此厚重!
第二日一早,唐家出动了两辆马车,拉着今日送到营里的豆芽儿,还有就是李金两口子和五婶子一家的行李了。
村里人也不怕冷,送了豆芽儿都没走,聚在唐家门口说闲话儿。
“李大哥,以后你可要发达了,别忘了兄弟们啊。”
有人羡慕的半开玩笑,惹的众人都是笑。
李金憨厚的挠挠后脑勺,应道,“哪有什么发达,我就是去干活儿的!”
倒是兰草比自家男人嘴巴利落一些,笑着回应,“大伙儿别惦记,我们先过去干活儿。秋霜姐家的买卖做得好,以后肯定还要更多人手。到时候大伙儿都有机会!”
果然,这话听的大伙儿都是亮了眼睛,纷纷动了心。
但家里老人清醒,开口吆喝着,“你们都老老实实的,田里马上就要开始种地了。就是有活儿也要等家里忙完春种再说!否则秋日时候交不上粮税,小心挨板子!”
李二爷爷也是点头,嘱咐道,“对,大伙儿都稳稳当当的。秋霜那边的活计总会越来越多,不着急一时。还是田里的庄稼重要!真到了艰难的时候,有银钱也不见得能买到粮食。
“还有秋霜这边耗费豆子太多了,你们家里人手多的,多开点荒地种豆子,到时候卖给秋霜家里,也是一份收益。”
这可提醒了村里人,塞北最不缺的就是荒地了,随便开一块就能种。而且豆子这种东西,比之高粱和谷子都好伺候,产量也高。当真种出来,卖给唐家发豆芽或者做豆腐,简直像捡钱一样容易!
“二爷爷说得对,我家房子后边就有一块地,我这就开出来!”
“我家也是,东边一片地都空着呢!”
李二爷爷见众人转了心思,又说了几句,这才出发去出军镇!
到达军镇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李秋霜正好同周夫人一起从街里回来,家里添人进口,采买起来就是大手笔。
十位老兵配置是十套被褥,十套夹棉衣裤,十套单衣裤,十双夹棉鞋子和十双单布鞋,外加十个木盆,十块擦脸布巾,这是最基本的。
其余碗筷盘子陶盆,吃饭的长条桌子和凳子,还有放在屋里的炕桌儿,喝水的茶壶茶碗,还有存放东西的小柜子……
就算用物大半是买的旧货,但这么多东西添置下来也花了二十多两银子。
周夫人心疼的嘴角直抽抽,一边感慨唐家仁义,当真厚待老兵们,又一边心疼花钱如流水。
十位老兵昨晚睡了个好觉,今早又吃了大碗的疙瘩汤配咸菜,各个都高兴。但吃饱喝足,他们又不知道干啥就有些浑身难受,于是这个挑水,那个砍柴,另一个扫院子,都是努力找活计,努力忙起来,恨不得耗子洞的老鼠都抓出来洗洗澡!
直到自家马车回来,周夫人开口吆喝着。
“沈七哥,出来帮忙啊!你们的新衣服和铺盖到了!”
一个瞎眼的老兵高声应了,他就是沈老七,当初在军中做到了总旗,可惜战场上受了伤,眼睛痛拐带了头疼,好不容易救回一条命就留在了后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