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儿就是两日过去了,酒楼那边已经拾掇利落了,除了李福每日都要试菜,拉着大伙儿吃吃吃吃,基本也没什么活计了。
而距离开业还有四五日呢,时间完全来得及!
李秋霜长长松了一口气,就想去军镇看看儿子,李二爷爷也惦记村里的春耕。
唐甜其实也惦记去军镇种她的玉米和土豆,但她还没给院长送茶叶呢,而且大哥那个书痴一头扎在藏书楼,一直没回家!
这会儿,大伙儿聚在一起吃早饭,唐甜喝了小米粥,抱了一个包子啃着,含含糊糊嘱咐娘亲。
“娘,你等我一会儿。我先把王师傅他们送去豆腐坊,再去看看我大哥,见见院长就回来跟你汇合,咱们一起去军镇。”
李秋霜点头,应道,“行,告诉你大哥别累坏了,还有……”
说到一半,她突然觉得不对,改口问道,“豆腐坊,什么豆腐坊?军镇那边的豆腐坊?”
李二爷爷也是疑惑,附和道,“王师傅他们不是在这里做豆腐吗,怎么又回军镇了?”
倒是李老四对外甥女最熟悉,试探说道,“糖宝儿,你是新张罗了一个豆腐坊吗?”
唐甜有些心虚,小声应道,“那个……咱家这院子太小了,不适合做豆腐坊,以后只卖豆芽就好。我在酒楼对面的后街买了个院子,已经休整好了,明日就可以做豆腐了。”
“新买一个院子?我怎么不知道!”李秋霜从来没想掌控这个闺女,因为她自己也知道,根本管不住。
但五岁的毛丫头,如今做什么事都不记得同家里说一声,这就过分了!
她沉了脸,又生气又无奈。
唐甜赶紧扑过去,抱了娘亲一直道歉。
“娘,我错了,这几天实在太忙,不是故意瞒着你的。这院子是个大哥住的,来往人太多,耽搁大哥读书啊。还有我把二舅舅送去新豆腐坊监工呢,我以为他晚上回来住,一定会同你说,所以才没多嘴。我没想到,他根本没说啊!”
李秋霜差点儿气笑了,一巴掌拍在闺女后背上,骂道,“你二舅舅是个哑巴,你让他怎么说!”
第225章 好孩子一定会心想事成!
这下,可轮到唐甜傻眼了,她还真是忘了这一茬儿!
众人难得见到聪明的胖丫头吃瘪,都是忍不住笑起来。
李二爷爷也帮忙求情,“好了,好了,家里置办的产业多,这孩子忙的忘了点小事也是情有可原。别为难她了,这孩子已经很累了。”
李秋霜下意识看向闺女,好似先前圆溜溜的小脸蛋确实瘦了一圈儿,她又忍不住心疼,“什么事别想着自己张罗,记得跟家里说。”
危机解除!
唐甜笑嘻嘻应着,“知道了,娘!等我回来就跟你去军镇,我还没种我的金豆子呢!”
又说了几句闲话儿,唐甜才带着众人出门儿。
这次可不只是王师傅几个了,李秋霜连同李二爷爷和李老四,还有康大嫂子等人都要去认认新豆腐坊的门儿!
一群人说说笑笑到了门口,就见李银正带着泥瓦匠们做最后的检查。
唐甜预备明日就开始做豆腐,于是偷偷扯了四舅舅到正房的西屋,这里放了六口大陶缸,早就灌满了空间水。另外还有几大筐青菜,也是规规矩矩放在一边。
李老四猜测这水应该是同每日送去唐川那里的一样,就小声问道,“糖宝儿,你是不放心川哥儿,担心他那里没水喝?”
唐甜点头又摇头,嘱咐道,“四舅舅,不只是我大哥用水,咱家豆腐好吃的关键就是这水格外的好喝!你记得,这几日送去书院的豆腐,最后一道煮浆定型这一步,一定要用这缸里的水。我尽量赶在酒楼开业前回来,这里的所有活计都要交给你了。”
说着话,她拿了一只小罐子,罐子里都是石膏粉,石膏粉里还有一只木勺子。
“舅舅,王师傅他们都是老师傅,知道什么时候点豆腐。你只负责把这粉末按照比例化水倒进去就好!十斤豆子一平勺,不能多也不能少!”
李老四捧着罐子,心里哆嗦,这可是豆腐生意的关键,万一泄露出去,或者哪里做不好,可就亏大了。
“糖宝儿,这……我怕做不好误事……”
“没关系的,舅舅!”唐甜不容他拒绝,笑着鼓励,“就算搞砸了,也不过是十斤豆子,可以重新再做!你若是担心,可以慢慢尝试着练习,熟练就好了。你看大舅舅多老实的人啊,如今也是得心应手,做出的豆腐整个军镇的人都在夸!你肯定比大舅舅要厉害啊!”
果然,这话有用,李老四立刻直起了腰板儿!
“好,你放心,舅舅一定把豆腐做好!”
“还有这些青菜,别忘了往书院那边送东西,一日一板豆腐一筐青菜。”唐甜又嘱咐了一遍,“今日的豆腐和青菜,我一会儿捎带手就送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唐甜就当先出了门,留下李老四挖空心思到处藏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