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 第109章 天谴余波,蝗灾再临

第109章 天谴余波,蝗灾再临(1 / 1)

崇祯三年夏,华北大地上,一片焦黄。 "陛下,不好了!"兵部尚书王洽匆匆闯入御书房,额头上的汗珠滚落如雨。 崇祯正在批阅奏章,闻言抬头:"何事如此慌张?" "蝗灾...蝗灾又来了!"王洽喘着粗气道,"而且比去年更严重!" "什么?"崇祯猛地站起,"在哪里?" "京畿、山东、河南...几乎整个华北都遭了殃!"王洽声音颤抖,"据报,蝗虫之多,遮天蔽日,飞过之处,寸草不留!" 崇祯面色铁青:"可有详细报告?" "有!"王洽呈上一份奏折,"这是河南巡抚刚刚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崇祯迅速展开奏折,越看脸色越沉:"竟然如此严重...去年的蝗灾才刚过去,今年又来,老天爷是要亡我大明啊!" "陛下息怒。"王洽劝道,"去年我们已有应对经验,今年..." "今年比去年更严重!"崇祯打断道,"你看这奏折上说,蝗虫密度比去年高出三成,覆盖范围更广!" "这...这是因为去年的旱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王洽解释道,"持续的高温和干旱,为去年蝗灾残留的虫卵提供了绝佳的孵化条件。" 崇祯长叹一声,踱步至窗前:"朕知道了。立即召集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在文华殿召开紧急会议。另外,派人去请毕自严和方正化也来参加。" "遵旨!" 两个时辰后,文华殿内。 "诸位爱卿,蝗灾再临,情况危急。"崇祯环视众臣,"朕要听听大家的应对之策。"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拨粮食救灾。"户部尚书毕自严首先发言,"去年我们已有储备,但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 "粮食从哪里来?"崇祯直接问道。 "一部分从各地仓储调拨,一部分...恐怕还需从江南征调。"毕自严有些为难地说。 "江南?"崇祯冷笑,"那些士绅现在正与朝廷对着干,他们会乖乖交粮吗?" "这..."毕自严语塞。 "陛下,臣有一策。"方正化站出来说,"不如借此机会,对江南士绅施加更大压力。以救灾为名,强制征调粮食,谁若阻挠,便是抗旨不遵,可依律严惩!" "此计可行。"崇祯点头,"但仅靠征粮远远不够。去年的蝗灾已经让百姓元气大伤,今年再来,恐怕..." "陛下,臣有喜报!"农官部主事李时珍突然跪下,"去年推广的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在一些地区表现出色!即使在如此严重的旱情下,它们依然生长良好!" "当真?"崇祯眼前一亮。 "千真万确!"李时珍激动地说,"尤其是在河北北部和山东西部的一些地区,红薯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可达数百斤!这些地方的百姓,至少不会饿死!" "好!好啊!"崇祯拍案而起,"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立即加大推广力度,哪怕强制也要让更多地区种上这些作物!" "遵旨!" "陛下,除了粮食问题,还有灭蝗问题。"兵部尚书王洽说,"去年我们主要靠人力捕捉和鸡鸭吞食,今年蝗虫更多,这些方法恐怕效果有限。" "格物院可有新法?"崇祯转向徐光祚。 "回陛下,确有一些新方法。"徐光祚答道,"化学部研制了一种'驱蝗香',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可以驱赶蝗虫。另外,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涂有特殊粘性物质的'粘虫板',可以大量粘捕蝗虫。" "效果如何?" "在小范围测试中效果不错,但大规模使用还需要更多准备。"徐光祚回答,"不过,比起去年的方法,这些新技术确实更有效率。" "好,立即组织生产,优先供应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崇祯命令道,"另外,调拨军队协助灭蝗,尤其是那些驻扎在灾区附近的部队。" "遵旨!"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救灾计划。散会后,崇祯独自留在殿内,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陛下,您该休息了。"魏忠贤轻声劝道。 "朕怎能休息?"崇祯苦笑,"西北战事胶着,江南士绅作乱,现在又来了蝗灾...朕恨不得分身几个才好。" 说着,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丝鲜血从嘴角溢出。 "陛下!"魏忠贤大惊,连忙上前搀扶。 "无妨。"崇祯擦去血迹,强撑着站直身体,"只是最近操劳过度,休息一下就好。" "陛下,您的身体是国家的根本啊!"魏忠贤急道,"您若倒下,大明何人可托?请您一定要保重龙体!" "朕知道。"崇祯点头,"但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传旨,明日一早,朕要亲自前往灾区查看情况。" "这...陛下,灾区瘟疫肆虐,您若前往,万一..." "无需多言。"崇祯打断道,"朕是天子,理应与百姓同甘共苦。准备吧,明日出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忠贤见劝不动,只得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崇祯率领一小队侍卫和几名大臣,简装出发,前往京畿附近的灾区。 一路上,所见之景令人心碎。田地干裂,庄稼枯萎,饥民遍野。更可怕的是,时不时有蝗虫群从天而降,瞬间将路边仅存的一点绿色吞噬殆尽。 "陛下,前面就是涿州了。"随行的官员指着前方说。 涿州,曾经是京畿地区的富庶之地,如今却满目疮痍。城门口挤满了逃荒的灾民,有老人、妇女、孩童,个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 "这位老丈,情况如何?"崇祯下马,走到一位老者面前问道。 老者浑浊的眼睛看了看崇祯,并未认出他是皇帝:"唉,老汉活了六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惨状。去年就闹蝗灾,今年更厉害。田里的庄稼全没了,连树皮草根都被挖光了。" "那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崇祯问。 "多亏了去年官府发的那个红薯。"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东西真是好啊,不怕旱,产量还高。我家种了半亩,竟然收了二百多斤!要不是有它,老汉早就饿死了。" "红薯?"崇祯心中一动,"你们这里有多少人种了红薯?" "不多,也就十来户。"老者叹息,"大家都不信这新东西,宁愿种传统的粮食。现在好了,传统粮食全完了,只有种红薯的还能吃上饭。" 崇祯点点头,转身对随行官员说:"立即调查全县红薯种植情况,看看收成如何。另外,加派人手,强制推广红薯种植,不得有误!" "遵旨!" 接下来,崇祯又走访了几户灾民家庭。有的家庭已经几天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只能靠煮树皮草根充饥;有的家庭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每到一处,崇祯都会留下一些银两,并承诺很快会有救济粮送到。 正当崇祯准备返回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 "不好,蝗虫来了!"有人大喊。 只见远处天际,一片乌云般的蝗虫群正呼啸而来。眨眼间,天空被遮蔽,日光变得昏暗,仿佛黄昏降临。 "快躲进屋里!"侍卫们连忙护卫崇祯进入一户农家。 屋内,一家老小正围坐在一起,面前是一锅稀粥,看起来只有少量的米粒和一些野菜。 "你们...是官府的人?"户主惊讶地问。 "是的。"崇祯没有透露身份,"我们来查看灾情。" "灾情?"户主苦笑,"你们看看外面那些蝗虫,再看看我们这顿饭,不就知道了吗?" 正说着,屋外传来"沙沙"的声音,那是无数蝗虫落在屋顶和墙壁上的声音。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地面已经被蝗虫覆盖,密密麻麻,触目惊心。 "这...这简直是天谴啊!"一名随行官员惊恐地说。 "天谴?"崇祯冷笑,"这不是天谴,这是自然灾害!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而不是迷信!" 他转向户主:"你家种了红薯吗?" "种了一小块。"户主点头,"去年官府发的种子,说是不怕旱。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没想到真的长得不错。" "收成如何?" "比种小麦强多了。"户主说,"小麦几乎颗粒无收,红薯却收了一百多斤。虽然味道不如粮食,但能填饱肚子。" "好!"崇祯拍手,"等蝗虫过去,我会安排人送更多红薯种子来,你们一定要种!" "这..."户主有些犹豫,"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种粮食,改种这个..." "老祖宗没遇到这样的灾害!"崇祯严肃地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活命要紧!你们看到了,红薯确实比传统粮食更抗旱,产量也高。" 户主被说服了:"好吧,我们会多种一些。" 蝗虫群过境后,崇祯走出农家,看着满地的狼藉,心情沉重。 "传朕旨意。"他对随行官员说,"其一、加大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的推广力度,必要时可强制执行;其二、调拨更多救灾物资到灾区,优先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其三、组织更多人力物力进行灭蝗,格物院的新技术要尽快大规模应用;其四、对那些借灾谋利、囤积居奇的奸商,严惩不贷!" "遵旨!" 回京途中,崇祯一直沉默不语。直到快到皇宫时,他才开口:"朕看到了希望。" "希望?"随行大臣惊讶地问。 "是的,希望。"崇祯坚定地说,"红薯土豆这样的新作物,格物院研发的新技术,这些都是希望。虽然现在灾情严重,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救灾,总能度过难关。" "陛下圣明!" 回到宫中,崇祯立即召集大臣,部署下一步救灾计划。尽管身体疲惫,咳嗽加剧,但他依然强撑着处理政务,直到深夜。 "陛下,您该休息了。"魏忠贤再次劝道。 "再批几份奏章。"崇祯摇头,"灾情紧急,一刻也耽误不得。" "可是您的身体..." "朕没事!"崇祯坚持道,但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剧烈咳嗽,这次咳出的血更多了。 "陛下!"魏忠贤大惊,连忙呼唤太医。 "不必大惊小怪。"崇祯擦去血迹,"只是些小毛病,不碍事。朕现在最担心的是百姓,是大明的未来!" 望着窗外的夜空,崇祯心中思绪万千:西北战事、江南叛乱、蝗灾旱灾...危机四伏,但他绝不会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竭尽全力去争取!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