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第安大陆这片充满硝烟与变数的战场上。 阿道夫·朗特普麾下的部队屡次出击,并且是水陆大军协同作战。 气势汹汹地朝着明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起初,将士们个个信心满满,仿佛胜利已然唾手可得。 可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记记重锤。 连续几场战斗下来,他们不仅未能占到丝毫便宜,反而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比如水师舰队损失了很多的战船战舰。 其中有不少完整的落在了明军的手上。 前期攻打李定国他们的陆军。 也被李定国他们给打的死伤惨重。 不但先后损失了四五万人的兵力。 还让李定国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草。 这简直就是成了明朝大军的运输队了! 手下的部队在战场上糟糕的表现。 让阿道夫·朗特普心中极为恼火。 遥想上一世,他统领的部队何等威风凛凛? 在战场上真的是纵横捭阖,以一己之力单挑整个世界,将敌人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很多敌人只能望风而逃。 可如今时过境迁,他却接连在明军手中吃了败仗。 阿道夫·朗特普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真的是明朝大军强大到不可战胜了吗? 但仔细想来,双方所使用的武器装备相差无几。 并且己方动用的兵力甚至比明朝大军更为雄厚,战船战舰的实力也丝毫不逊色。 思来想去,阿道夫·朗特普无奈的承认,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兵员素质。 如今他麾下的部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当地土着和昆仑奴组成的仆从军。 这些人战斗能力参差不齐,纪律性也较差,整体战斗力实在是一言难尽。 同时他手下的将领也表现不佳,无论是指挥才能,还是战斗意志,与明朝大军相比都明显差了一大截。 靠那些饭桶的话能够成就大业吗? 这明显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啊! 幸好在阿道夫·朗特普的麾下,还隐藏着一支精锐之师。 这支部队完全由德意志人组成,个个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但武器装备是最好的,战斗意志也是最强大的。 倘若将这支部队派上战场。 那肯定能跟明朝大军一较高下。 问题是这支部队的兵力十分有限,目前总兵力还不足30万人。 跟上一世相比起来,这点兵力实在是微不足道。 阿道夫·朗特普并不想轻易动用这张王牌,毕竟这是他未来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撑。 这也是他最重要的底牌之一,要是这张底牌都没了,那可就完蛋了。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他正在让人精心设计并制造步枪和机枪等先进武器。 希望能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超强的现代化强军。 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不动用这支王牌部队,当前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 若是任由明朝大军持续攻击,他手下的兵力将会越来越少。 在这片大陆上的生存空间也会被不断压缩,以后能够搜刮和利用的资源自然也会越来越匮乏。 这对阿道夫·朗特普他们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局面。 更为严峻的是,如今不仅在西海岸遭遇了明军的强劲抵抗,在东海岸竟然也出现了明军的小股部队。 一旦遭到明朝大军的两面夹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其实,出现在印第安大陆东海岸的队伍,正是董义峰和郑芝豹率领的船队。 当初他们从圣地亚哥启程时,肩负着探索整个大陆情况的重任。 考虑到行动的隐秘性和灵活性,他们并未携带过多的战船战舰。 连同运输船和补给船在内,总共也只有200艘大小船只。 因此,董义峰和郑芝豹行事格外小心谨慎。 他们顺着南印第安大陆的东海岸一路向北航行,沿途发现了敌人的多处据点和港口。 只见敌人似乎正在全力开采各种矿产资源,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且敌人的警惕性极高,稍有风吹草动便如临大敌。 他们继续靠近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到敌人的进攻。 董义峰和郑芝豹深知己方力量相对薄弱。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并未与敌人接触,更没有贸然开战。 当他们航行到佛罗里达地区。 继续往北行进时,发现敌人活动的迹象愈发频繁,敌人的据点和港口规模也越来越大。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初具较大规模城市的雏形,这让他们意识到,敌人的实力远超想象,至少比他们要强出许多。 于是董义峰和郑芝豹选择远远地观察敌情,密切关注敌人的一举一动。 也不会在一片海域多处停留。 只要大概观察到到了敌人的情况,他们就会立刻离开。 没想到正是因为双方从未接触过。 阿道夫·朗特普的手下,误以为董义峰和郑芝豹他们率领的船队,同样是明朝大军的一支部队。 这一误解,给阿道夫·朗特普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尽管他知晓,从欧洲大陆那边,正有无数的运输船满载着人员和物资,朝着印第安大陆赶来。 由于明朝军队在欧洲大陆的不断进攻,使得更多的人被迫考虑向着印第安大陆迁徙。 这无疑会为阿道夫·朗特普带来更多的人口。 有7更多的人口也就有了更多的人力和人才。 但时间紧迫,形势不等人啊! 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为自己争取到发展壮大的宝贵时间。 阿道夫·朗特普为此绞尽脑汁,思索了许久。 最终,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喜欢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