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寻宝记 > 第50章 龙影迷踪(一)

第50章 龙影迷踪(一)(1 / 1)

北京的盛夏闷热难耐,聚宝斋的老风扇吱呀呀转着,却吹不散满屋的热气。我正往行李箱里塞驱蚊水和手电筒,老邻居抱着一摞书推门而入,眼镜片上还带着从空调车下来时蒙的雾气。 "濮阳的资料",他气喘吁吁地把书堆在柜台上,说道,"特别是1987年西水坡遗址那批,我全找来了。" 最上面一本《神州第一龙发掘实纪》的封面已经泛黄,翻开扉页,一张黑白照片格外醒目——泥土中赫然呈现着用贝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 "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啊...",老邻居的指尖轻抚照片,像抚摸情人的脸,"这次当地文管委的邀请函来得蹊跷,说是新发现的古墓群,可我查了,就在当年'中华第一龙'出土地点附近。" 老张拎着三份煎饼果子进来,军绿色短袖被汗水浸透大半,边递给我们煎饼果子边说道,"车票取好了,下午三点的高铁。"他瞥见桌上的书,浓眉一挑,"怎么,这次还有龙?" "说不定比龙更刺激。"我掏出手机,调出昨天收到的邮件,继续说道,"文管委说请我们去鉴定一批特殊文物,但特别强调要保密,连当地媒体都没通知。" 老邻居眉毛一挑,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高铁飞驰过华北平原,窗外的风景由城市渐变为广袤农田。老邻居捧着发掘报告念念有词:"...45号墓主人骨架两侧分别摆有贝壳塑龙虎图案,龙长1.78米,高0.67米...这规模在当时绝对是王者规格..." "你们说,"老张突然压低声音,"这次发现的墓会不会也是那个'王者'家族的?" 我正要接话,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吴先生,到濮阳后直接去宾馆,别联系文管委。有人盯上那批文物了。——知情人」 我们三个交换了眼神。老张默默检查了下随身带的瑞士军刀——退伍多年,他仍保持着这种习惯。 夕阳给这座豫北小城镀上一层金红色。我们按短信指示直接入住预定的宾馆,刚安顿下来,房门就被轻轻叩响。 门外站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短发利落,晒得微黑的脸上有双格外明亮的眼睛。"三位老师好,我是文管委的杨雨桐",她亮出工作证,接着说道,"情况有变,能现在去仓库吗?" 我们三个使劲地点了点头。 白色SUV穿梭在黄昏的街道上。通过后视镜,我注意到她不时观察后方车辆。"三天前我们清理M7号墓时,发现了这个。"等红灯时,她递来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个青灰色的石函,约一尺见方,表面阴刻着蜿蜒的龙纹,在龙眼处嵌着两粒绿豆大小的绿松石。 "龙纹石函?"老邻居的声调陡然升高,"这工艺风格不像仰韶文化,倒像是..." "战国。"杨雨桐接过话头,"所以我们怀疑是后世放入的。但奇怪的是..."她犹豫了一下,"石函是空的,可墓土检测显示里面曾经存放过有机质物品。" 车子拐进一个废弃工厂大院,门口挂着"农机维修中心"的破牌子。杨雨桐解释道,"临时仓库,文管委内部都没几个人知道。" 仓库里堆着几十个贴有编号的塑料箱。杨雨桐带我们走到最里侧的保险柜前,输入密码时,我注意到她的指尖在微微发抖。 保险柜门打开的瞬间,老邻居突然"咦"了一声。柜中的石函与照片上的一模一样,但龙眼处的绿松石光泽黯淡,像是被人匆忙粘回去的。 "被调包了。"老张低声说,他敏锐的目光扫视着仓库,"那个保安,从我们进来就一直盯着这边。" 果然,门口穿制服的保安正假装整理文件,眼神却不断往这边瞟。杨雨桐脸色变得煞白,"不可能...钥匙和密码只有我和委员会一把手..." "先别打草惊蛇。"我假装认真查看石函,实则观察保安的动向。当他第三次偷瞄时,与我对上视线,立刻慌乱地低下头。 离开仓库已是夜幕低垂。杨雨桐执意要请我们吃当地特色的壮馍,选的是家不起眼的小店。油腻的木桌上,她终于道出实情,"上个月连续发现三座古墓被盗,手法专业,都是冲着特定器物来的。这次M7号墓刚发现,我们就加强了安保,没想到..." "石函里原本有什么?"老邻居单刀直入。 杨雨桐的筷子停在半空:"根据残留物分析,可能是帛书。但最奇怪的是墓主人的骨骼检测——死亡年龄约35岁,可墓葬形制却是六千年前的。" 老张的浓眉拧成疙瘩:"意思是有人把战国的东西,埋进了仰韶文化的墓里?" "更像是...某种标记。"苏雨桐的声音几不可闻,"我们怀疑与'中华第一龙'墓葬群有关。45号墓当年出土后,其实还有几个陪葬墓没完全发掘..." 回宾馆的路上,老张突然拽住我们,闪进一条小巷。透过砖缝,我们看到那个保安正鬼鬼祟祟地钻进一辆无牌面包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跟上去?"老张摸出随身的小手电。 "太危险,"我反对道,"先回宾馆从长计议。"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凌晨两点,我被手机震动惊醒。杨雨桐发来定位和三个字:“他们来了”。 我们赶到定位显示的西水坡遗址时,月光下的考古现场静得可怕。忽然,远处传来金属碰撞声。顺着声音摸过去,我们看到三个黑影正在M7号墓坑边忙碌,其中一人赫然穿着保安制服。 杨雨桐从另一侧包抄过来,手里居然拿着把考古用的探铲。她刚要行动,老张一把拉住她,指指耳朵——又一辆车正驶来。 新来的车上下来两个人,借着月光,杨雨桐认出其中戴黑框眼镜的竟是文管委文物鉴定中心的马主任!他接过同伙递来的东西,仔细查看后满意地点点头。 "动手!"老张一声低喝,率先冲了出去。 混乱中,我扑向马主任,却被他一下推开。老张一个箭步上前,与两个壮汉扭打在一起。他的身手虽好,但寡不敌众,很快被钢管击中肩膀。连老邻居也抄起工地的铁锹加入战局,杨雨桐则趁机用手机拍下整个过程。 "警察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盗贼们仓皇逃窜。马主任临走前恶狠狠地瞪了杨雨桐一眼,"多管闲事!" 警笛声由远及近,但最先赶到的其实是夜巡的村民。等真正的警察到来时,盗墓贼早已逃之夭夭,只在现场遗落了一个绒布包。 包里是半块青玉雕成的龙形佩,断口参差不齐,像是被硬生生掰断的。月光下,玉龙的眼睛——两颗细小的红玛瑙——泛着诡异的光。 "这是..."苏雨桐的手微微发抖,"和87年出土的龙虎图案风格完全一致!" 回到临时指挥部,我们仔细检查这半块玉佩。老邻居用放大镜观察断口后,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你们看,这裂痕有新有旧,最近有人试图拼接它!" "所以他们在找另半块?"我恍然大悟。 雨桐调出电脑里的档案照片:"1987年出土的45号墓只有贝壳摆塑,从没发现过玉器。但如果..."她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如果这玉佩原本就属于墓主人,而有人故意把它分成两半..." "一半随葬,一半留下当线索。"老张按着受伤的肩膀接话,"电视剧都这么演。" 老邻居却严肃地摇头:"不,这更可能是某种契约。战国时期常见'分符为信'的做法,持半符者可..."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来电显示是濮阳本地号码,接通后却只有电流杂音。正当我要挂断时,听筒里传来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机械音: "陈先生,明天中午12点,带玉佩来戚城遗址。想知道'飞龙在天'的秘密,就单独来。" 电话戛然而止。我们面面相觑——"飞龙在天",这不正是《周易》乾卦的第五爻?与"中华第一龙"会有什么联系? (本卷完)喜欢京城寻宝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京城寻宝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恋爱游戏拯救世界 讨债人 变身土豪少女 穿书,恶毒女配养成记 速效救星 小店只卖下午茶 吞天战尊 七零大院:冷面糙汉宠妻成瘾 你好,我真是精神病 说我生不了?二嫁京圈大佬一胎三宝!